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華山論劍"前二論皆動手,為何到三論卻只動口?原因在楊過身上

“華山論劍”可以說是金庸筆下,非常精彩的一段江湖高手比武的劇情,自《射鵰》到《神鵰》可以說是一共有過三次華山論劍。然而奇怪的是不管一論,還是二論皆有動手的情節,可是到了三論,眾人卻真的是隻討論天下高手,並沒有比武就確定了新的“五絕”了,這到底為何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原因:

一、無心名利,看淡是非

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王重陽力壓幾人奪得天下第一,聞名天下!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郭靖與黃老邪拆了三百餘招,後來歐陽鋒與黃老邪交手時一口咬住黃藥師手指,眾人看歐陽鋒雖然瘋了可是武功卻越來越強,所以公認歐陽鋒為天下第一。

到了神鵰俠侶時期,書中曾說過“五絕”都有了進步,神鵰時期十六年後,王重陽早已不在,歐陽鋒和洪七公也已經死了,剩下的原“五絕”只剩下二位:一燈大師和黃老邪。這二人一個出家為僧,一個閒雲野鶴,已經不在乎名利了。

何況本來眾人去華山是去憑弔洪七公以及歐陽鋒的,走到華山後看到一眾宵小之輩在華山論劍比武,所以才起了三論的心思,此時的老頑童以及一燈大師還有黃藥師,畢竟年紀已大,在拉下臉和小輩們比武已經無甚意思。

況且一燈黃藥師已經連任二屆了,早已經不在乎了,楊過一心想著完事退隱江湖,而郭靖則想著是怎麼更好的鎮守襄陽,所以對這次論劍大家都沒怎麼認真,江湖是非名利早已看到。

二、互相熟絡、關係複雜

到了神鵰時期第三次華山論劍,在場的眾人:一燈大師、黃老邪、郭靖、楊過、老頑童、小龍女、瑛姑、黃蓉。這些人關係可以說是非常近,而且彼此太熟悉了,其中更是都有過交手。

比如說楊過在百花谷對戰老頑童,以及後來和黃藥師交手,甚至在一燈面前展示內功逼迫瑛姑出來。所以幾個人都大概知道彼此的實力,都對彼此能夠位列這個“五絕”的位置是心服口服。

“華山論武”的目的就是為了一爭高下,可是都知道彼此的實力了,還需要比嗎?老頑童與楊過當初在百花谷一戰,楊過最後的結論是要想分出勝負,必須要拼內力,那樣的話就會是洪七公和歐陽鋒的結局,很明顯眾人還沒活夠。

三、眾人顏面問題

楊過作為神鵰俠侶主角,最後可是打敗金輪法王的,黃老邪曾經評價楊過《黯然銷魂掌》,就剛猛天下沒與之相比的只有《降龍十八掌》。

三論動不動手,其實完全取決於二個人,一燈大師和黃藥師,因為這二人當了二任“五絕”了,最有資格發言,其餘幾人如郭靖和楊過都是小輩,老頑童在一燈大師和瑛姑面前還是比較不自在的。然而恰巧的是三論“五絕”實力裡面,就一燈大師和黃藥師最弱,老頑童《九陰真經》《左右互搏術》越老越厲害,楊過和郭靖又都是那種剛猛的掌法。

所以一燈大師和黃老邪,自然希望“文論”,不然敗於小輩之手,也顯得不太體面,雖然說二人一大把年紀了,早已看破名利,但是總在乎臉面吧?

個人總結

當然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對於江湖上爭鬥、比武,猶顯得側重,而《神鵰俠侶》這部小說,更多的是講“俠”和“情”,俠骨柔情,對於“武”卻放在次要位置。郭靖終其一生鎮守襄陽,做到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楊過至死不渝,為了小龍女苦苦等待十六年,可以說用情至深。

所以說神鵰俠侶裡面,第三次“華山論劍”,沒有彼此之間能夠比試一番,雖然有點遺憾,但是可以理解。畢竟各自生活的時代,天下百姓已經水深火熱,連年受兵災之苦,自己等人若為了名利,爭鬥不休就說不過去了。

各位讀者對於第三次華山論劍有何看法?歡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