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被發現時已經碎成渣的文物,經過10年修復,成為大放異彩的國寶

三星堆文化遺址的發掘,經過了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的過程。在1929年,一位農民在四川省廣漢市的鴨子河南岸發現了一個玉石坑。這立即引起了文物界的關注,並於1934年開始了文物發掘。當時,所有文史專家都對當地寄予厚望,只是發掘工作並不順利,受到抗戰的影響,時斷時續。

建國之後,文物工作者也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勘探,結果也不理想,並沒有比較典型的文物出土,這也讓三星堆文化的熱度消退。現在回想起來,也許反倒成就了它的幸運。

直到1986年,已經轉為磚廠的文物遺址被發現有一號和二號祭祀坑,出土了大量令人驚奇的文物,這才徹底點燃了文博界的熱情。“三星堆文化遺址”由此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充分說明長江流域在中華民族文明源頭上也曾扮演過相當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發掘過程中,也充滿著遺憾和惋惜。比如在祭祀坑內,有一件文物碎成了無數塊,工作人員依稀可以看出,它應該是一種古樹造型的青銅器,只不過樹幹斷裂為三塊,樹枝也有18塊,至於說其它零件更是七零八落,不可計算。

據說當時在現場有位年輕的工作者失聲痛哭,因為他知道,在祭祀坑中的文物,一般都是最能代表當時文化的,也是最為精緻的。顯然,這樣形狀的文物,就是古人崇拜的物件,這對於揭開三星堆文化神秘面紗,也許能起到關鍵作用。但是,那個支離破碎的慘狀,讓人心碎,考古工作人員甚至悲觀地認為,再也不會看到它了。

所以,當這些碎片被小心地整理出來,全部裝箱打包帶走送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時,現場人員為之傷感。然而,另一批各方專家又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他們大多從事青銅器修復、文物鑑定、史學研究甚至材料工程,任務就是讓這件幾乎消失的文物重現人間。

誰都知道,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然而,誰也不會料到,等待竟然長達十年之久。但是,當文物被修復後,立即大放異彩,驚豔世界。所有人看到它們的第一眼,都會認同這種等待是值得的。

之所以稱“它們”,是因為這並不是文物,而是兩件樹形文物。第一棵古樹高約4米,氣勢不凡,底座是三座連綿起伏的小山,樹幹則被製作在山上,有三根樹枝,每層樹枝之上,又有三個枝丫。每一個枝丫的頂端,長著一個果實。這三個枝丫之中,兩個垂下,一個傲然挺立,在挺立的枝椏之上,還有一隻神鳥,姿態萬方,彷彿在俯視蒼生。

要知道,在中原王朝中,數字“三”的含義十分重大,幾乎可以代替無窮。這說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古蜀文明和中原文明在歷史長河中相互融合,相互影響。這棵青銅神樹造型狂放灑脫,匠心獨特,極富有美感。而且,在神樹的一側,還有一條蒼龍,王者之氣盡顯無餘。

另外一棵神樹,就顯得有些遺憾。它的基本結構相思,但表達的內容迥異,然而並不完整。神樹的底座如同圓盤,它生長出三根樹枝,上面各跪著一個人像。此人彷彿懷抱著什麼東西,對著上面的神樹祈禱。然而,在往上的主體部分,卻已經蕩然無存了。從大體的結構來看,這棵古樹的尺寸大小,絕不應該次於完整的那棵青銅古樹。

祭祀坑中出現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商周時期的社樹。“社”是與神明溝通的場所,社樹又是祭祀場的核心。夏朝以松樹為社樹,商朝以柏樹為社樹,周朝以慄樹為社樹。不知道這兩棵書是以哪種為原型,但肯定是當時的信仰支柱。

青銅神樹的修復,緩緩揭開了三星堆文化的神秘一角。但是,因為沒有文字記載,還是留給後人很多遐想。完整的那棵青銅古樹被命名為1號,破損的被命名為2號,1號青銅古樹被三星堆博物館收藏,在汶川地震中還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卻最終完好無損,在2002年被列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