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新聊齋|猴妖盜孩

新聊齋|猴妖盜孩

明朝永樂年間,梧州府有一婦人,名叫姚真氏。她生於農戶家庭,半生清貧但為人賢惠,又十分孝順父母,因此得媒婆牽線,嫁給了一個秀才為妻。

秀才名叫張白,家境一般,但考得秀才之後,得領官府的俸祿補貼,倒也不愁吃穿,平日裡對姚真氏亦是百般寵愛,夜裡纏綿不盡。

不久,姚真氏便生下一個七斤重的男嬰,長得肥肥白白聰明可愛。

張白對此十分開心,本想好好留著家中陪伴妻兒,可惜時值科試來臨,只得整理行囊,辭別前去赴考,臨別前張白含淚說道:“近日眉頭頻跳,也不知此行能否順利,但無論如何,為夫都要努力考取功名,讓你母兒過上好日子!”

姚真氏抱著剛滿月大的兒子,依依不捨地與丈夫道別,送他去趕考。

未料,才過得兩日,到了夜裡,姚真氏卻發現丈夫張白回來了,一身的青衫長袍滿是汙泥,妻子忙問道:“夫君,你遇到了什麼事,為何這般狼狽而歸?”

張白蒼白著臉容,半日不說話,獨坐在書房裡發愣。姚真氏便為他熬得一碗薑湯,勸得幾句見張白仍是不理自己,身體睡意襲來,便先行抱子回房睡了。

不知睡了多久,姚真氏迷糊中聽聞兒子不停啼哭,一看兒子不在身邊。她慌忙爬起來一看,只見張白摟住兒子,詭異地走出了院子朝黑暗的樹林去了。

姚真氏急得邊追邊喊道:“夫君,你要帶兒子去哪裡?”張白頭也不回,腳步輕盈迅速,抱著哇哇大哭的嬰兒,順著月色而走。

姚真氏雖是弱小女子,但親生兒子有危險,當即爆發出驚人的行動力,快步飛速緊追,一點都不曾落後。

兩人就此一前一後,來到一處山崖樹林下,只見張白突然停住了腳步,抬頭望著一棵大樹,發出類似猴的叫聲。

片刻後,一隻巨猴從樹頂攀爬下來,此猴渾身白毛,面目猙獰,眼睛發出幽綠精光,那猴伸出巨臂,張白竟神使鬼差的把兒子交給了白猴。

隨即,張白一瞬間就猶如摔地畫卷,癱軟萎縮倒地,流出一灘濃郁血水,剩下一層皮囊就一動不動了。

姚真氏躲在岩石下,將一切看在眼裡,驚慌無比。

但這時見到兒子被白猴當繡球一樣,拋來弄去,內心萬分的擔憂,當即就飛步上前喊道:“猴妖,還我孩兒!”

那白猴見姚真氏不要命地撲來,呲牙發出一陣尖銳刺耳的叫聲,一爪子將她拍倒在地,自個便摟住嬰兒,爬上高高的大樹頂不見了。

姚真氏眼看兒子被帶走哭得一塌糊塗,但片刻後她就停住了哭泣,想起近日鎮上來了一位雲遊道人,能力非凡,便匆匆忙忙趕下山,尋那道人救命而去。

黎明時分,姚真氏總算是找到了那個道人,說明事情來龍去脈,那道士便掐指一算,驚訝說道:“此乃猴妖作怪,你丈夫恐怕是早被它害死了,且用妖術操控他的屍首,回家偷孩子!”

姚真氏聽完,哭得梨花帶雨,追問道:“道長,我的孩兒怎麼辦,那猴妖抓他作甚?”。道士嘆息著說:“這猴妖極通人性,懂得利用人去偷嬰兒,經常把嬰兒玩膩了就當成盤中餐!”

姚真氏細思極恐,當即下跪求道人救孩子一命。那道士亦是義無反顧,一邊準備法器,一邊喊姚真氏到街上買來兩籮筐香蕉,以及一包巴豆粉。

兩人準備完畢,顧得一個腳伕挑香蕉,便匆匆入深山,尋那白猴去了。

旭日東昇過後,姚真氏帶著道士等人來到那白猴消失的大樹下,道士便讓腳伕幫忙把兩籮筐香蕉剝皮,擺成一堆撒入巴豆粉,完畢後便紛紛躲在不遠處的草叢裡靜察事情發展。

不一會兒,那樹上的巨型白猴便摟住嬰兒悄然爬下來,見到滿地去皮香蕉,不疑有詐,將嬰兒放在樹下,撒手就狂吃起來。

沒多久,一大堆香蕉就被那白猴吃光,只待得香蕉裡的巴豆藥效發作,白猴發出幾聲悶哼,連嬰兒都顧不及抓,便急匆匆爬上樹丫進行解手。

頃刻間,一坨坨燻臭的猴屎從樹下啪啪直落。道士顧不得許多捂住鼻子,悄悄走進樹下一伸手就把嬰兒抱起,折返回去,交給了姚真氏。之後,道士忙讓腳伕護送姚真氏與孩子下山,自己卻留在旁邊,伺機斬殺猴妖。

半日後,那白猴方才從拉肚子的折騰中緩過來,拖著疲弱的身子爬下樹來,想去抓嬰兒。卻發現嬰兒不見了,急得嚎叫不斷。

道士便趁機飛跳而出,撒一把特製的炭鱗粉在白猴身上,隨即飛出一道火符引燃白猴。

那白猴萬萬沒想到,道士出招迅速,自己因拉肚子沒能及時反應過來,胸前的猴毛瞬間就被火引燃,憤怒與道士鬥打得幾回合後,便慌忙上爬大樹,順著成片的樹林枝幹,往河裡逃去欲滅火。

未料,此道人來自梧州的山城,從小擅長爬樹爬山,且善於在各棵樹幹之間跳躍行走,功力一點不比白猴差勁。

兩者就此爬樹而行,你追我趕,即將來到大河邊時,道士猛然飛出一劍就此從背後刺穿那白猴精的心臟,讓它從高高的樹上砸落,掙扎得幾下就斷氣了。

道士成功除妖,但見白猴死後精氣不散,害怕它死而復生,當即毫不猶豫地把猴頭割掉,帶到十里之外,挖一個深坑給埋了。為此,猴精被手首異處,隔得三日三夜,精魂方才煙消雲散。

事後,姚真氏深感失夫之痛,又慶幸兒子失而復得,為此決定無論如何辛苦都要把他養大。多年後,這孩童讀書非常的勤奮,一朝長大成人,便前去赴考,竟中了進士。

(本文作者|唐有時)靜月齋寄語:

人要出事前,往往會有些不好的預兆,這一點用科學也很難解釋。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都會親身遇上一些事例,如人的眼睛、眉頭跳等等,但具體預示有什麼事,只能等到發生後才會恍然大悟。

張秀才趕考,感覺到可能發生不祥之事,然而在趕考的大事面前,也不可能就此放棄,所以就這樣丟了性命。還好妻子勇敢,請道士救回了孩子。

故事告訴我們,出門在外,一定要小心謹慎,特別是不熟悉的地方,凡事多留個心眼。人這一輩子,不求大富大貴,只要平安便是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