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釋永信的一件袈裟有多奢華?用金絲縫製,光一個配鉤就5萬

在我們國家,一般出席重大的場合都要講究“衣著得體”,表示自己對不同場合,不同人物的尊敬。相對於大部分男士來說“西裝革履”就是最有“體面”的衣服,換句話說就是“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因此出家人的裝扮那就是不可或缺的袈裟了,我們都看過西遊記。唐僧將自己的那件袈裟看得比自己命都重要,只會在一般特殊重大的場合才穿。

這也就是說一件袈裟對一個出家人重要性了。然而在當代人們最認可,最著名的僧人無非就是少林寺住持釋永信了,同樣他也有一件光彩炫目的袈裟,釋永信的那一件袈裟已經是無法用錢來衡量它的價值了。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釋永信的那一件袈裟整體都是用18K的金製造而成,而袈裟上那些可圈可點的玉環這是由非常珍貴的翡翠鑄造而成。

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有著屬於那一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或許並不是樣樣精通,但是在他們那個領域中所達到的高度是一般人都望塵莫及的。其中在我國當代的佛教的領頭羊無非就是少林寺住持釋永信了。

釋永信原名劉應成於1965年9月出生在安徽。在60年代也就是釋永信出生的那個時候,社會的狀況還是相對比較落後的,甚至還有一些家庭停留在解決“溫飽問題”上。釋永信家庭情況也千萬普通老百姓一樣。

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釋永信從小就比較信奉佛教。奇怪的是他的家庭也並沒有與佛教有什麼淵源。因此在家1981年的時候,當時的釋永信也十六歲了,他便向父母表達了自己想要出家的意願。聽到釋永信這個想法他的意思父母第一感覺就是特別震驚,但是看著他十分堅定的目光釋永信的父母也並沒有打斷他這個念頭。

於是他就在父親的陪同下一塊去了嵩山少林寺出家,他的師傅也就是當時嵩山少林寺的方丈釋行正方丈,從此他便從劉應成改名為釋永信走上了出家的道路。來到少林寺的釋永信非常潛心好學,幹任何事都是非常踏實認真。

寺廟的的師傅們對他也是非常認可,經常在帶著他去全國各地進行佛學參講。他曾先後來到了江西雲居山、安徽九華山、北京廣濟寺進行學習。這幾次的遊歷也讓釋永信大開眼界,提高了很多的佛學造詣。

在1986年的時候,由釋永信組織並且成立了“少林寺拳法研究會”和“少林寺武術隊”均由釋永信為帶頭者。他憑藉著自己非常出色的經營頭腦將這兩個組織的規模越辦越大,釋永信也開始有了自己名氣,在少林寺上下更是有了一定的權威性。

之後釋永信的師傅釋行正在圓寂以後,釋永信理所應當地接替了師傅的職位。成為了少林寺下一任方丈住持,在任職期間他積極帶領著全寺上下“走出山門”,走進社會。

從1989年開始他就帶著少林寺武術團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巡迴演出,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很好地瞭解少林文化,在推動少林寺發展這一方面釋永信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釋永信雖然是一個出家人,可是無論是他日常的生活還是辦公室裡的裝置都是非常“高階的”。就他平時所佩戴的佛珠也是十分昂貴的,辦公室更是“清一色”的紅木傢俱。如果說這是釋永信的“標配”的話。那麼他的袈裟那更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釋永信的袈裟是按照明代的雲錦袈裟製作而成,雖然說是一個“贗品”,但是和正品相比也是相差無幾。要知道雲錦袈裟在明代的時候一共生產了四件,一直流傳到現在的那一件已經被華嚴寺所儲存。

其中釋永信那那件贗品袈裟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光是它的製作工藝也是相當的繁瑣。整個袈裟的的面料都是從全國各地收集而來稀有的布料,而且縫製這件袈裟的線也不是一般的線,而是用了非常精細的金絲。整個袈裟所用到的金絲摺合下來的人民幣也價值五萬元,而且這還不是最耀眼的。

其中袈裟上的一個配鉤就是用18K金屬打造而成,袈裟上所佩戴的玉環更是有非常昂貴的翡翠製作的。根據一些媒體報道,整面袈裟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非常耀眼奪目,晶瑩剔透。就連不懂行的人看了也直呼:真是一件好寶貝。

為了符合釋永信的身份,袈裟上的配鉤被稱為“如意鉤”,玉環也被稱為“祖玉環”。就這面袈裟的價值保守估計也得價值16萬元以上。

然而人紅是非多,社會上很多人就對釋永信擁有這樣一件昂貴的袈裟展開了爭議。很多人都認為釋永信作為一名出家人自然不應該將這些錢財之物看得過於重要。

反而相比起釋永信他的生活被人們看得過為奢靡,絲毫不像是一個出家人應該有的生活。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和尚更多的應該是衣著樸素,每天吃齋唸佛不問世事。

釋永信也曾經出面解釋過這件袈裟是別人贈送給他的,並非自己花錢打造的。但是似乎人們對他的解釋也不理睬,無論他在怎麼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相對於我們熟悉的大悲寺裡面的僧侶所穿的“粗布麻衣”,釋永信是有點張揚。之後釋永信索性: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不再理會此事。

但是我們也知道如今的的社會是一個發達的社會,即便是寺廟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一入佛門終身不再下山。釋永信也正是在迎合這個社會的發展,利用資訊化來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佛教文化。他對佛教傳承所做出的貢獻同樣也是很難被超越的。

無論是釋永信也好,還是大悲寺的僧侶也罷。他們都是一個有著宗教信仰的“企業”,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更好地在當今的社會中立足。將自己心裡的那份信仰一直傳承下去。我們不能輕易評價任何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對立場,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就足矣。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絡,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