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以心換心,人與人之間講的就是情感之間的真誠交流

孔子云:“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句話的意思是:領導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要嚴肅謹慎、專心認真地辦理各種政務,嚴守信用,勤儉節約,愛護人民,在農閒季節才攤派勞役。”

“體恤”就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按老百姓的說法就是“將心比心”,照時下流行的提法就是“換位思考”。

在佈置一項工作、下一個任務、制定一個指標時,不妨設身處地從下級的角度想一想:他們的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大,完成任務有什麼困難。這樣一來,決策的科學性就可能增強,下面執行起來就更容易,成效會更顯著。

當然,提倡體恤之情,不是說讓各級領導都去當“好好先生”,因為無原則地遷就會導致工作質量的下降。該壓的擔子還要壓,該籤的責任狀還得籤。

正確的態度是一方面嚴格要求,一方面關懷愛護。讓下屬設身處地為你著想,多出一份力,多盡一點責。這樣,就會產生“上下同心,其利斷金”的效果。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使盡渾身力氣,冷風凜冽刺骨,結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行人春意上身,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領導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體恤下屬,多點人情味,從而使下屬去掉包袱,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如果領導是魚,下屬就是水,領導體貼下屬,則能如魚得水;如果領導是舟,則下屬就是水,領導愛護下屬則水能載舟,領導不得人心則水亦能覆舟。要做一個受歡迎的領導,就要懂得體恤下屬,將心比心。

吳起做將軍時,和最下層計程車卒同衣同食。睡覺時不鋪席子,行軍時不騎馬坐車,親自背乾糧,和土卒共擔勞苦。士卒中有人生瘡,吳起就用嘴為他吸膿。

這個士卒的母親知道這事後大哭起來。別人說:“你兒子是個士卒,而將軍親自為他吸取瘡上的膿,你為什麼還要哭呢?”

母親說“不是這樣。曾經,吳公為他父親吸過瘡上的膿,他父親作戰時就一往無前地拼命,所以就戰死了。現在吳公又為我兒子吸瘡上的膿,我不知他又將死到哪裡?因此我才會哭。”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得到下屬的心,領導者必須懂得體恤下屬。

領導活動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則是這活動中相互作用的主體。人是有血有肉的,在相互的交往中必然會產生情感上千絲萬縷的聯絡。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是一種雙向交流的心理現象,有所予才會有所得。如果你擁有某種權力,那不算什麼權力,不能征服人心;如果你有一顆富於同情的心,那你就會擁有許多僅靠權力所無法獲得的人心。講究入心,人情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心理特徵之一。

俗話說,以心換心,講的就是情感之間的真誠交流。可以這樣說,某一組織內的人們要團結起來,共同信仰是前提和基礎,情感則是組帶。領導關心、愛護下屬,下屬才會尊重、擁戴你,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