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品差到不敢恭維,卻“流芳”後世的三個人,不知騙過多少人

流芳百世與臭名昭著,是現代人評價古人的兩個極端,可這些評價大都是給予史料記載的人為事蹟。既然是文字傳承,就難免會有一些不真實的地方,因為歷史上,有很多人是披著才學的外衣,做著令人不齒的行為,可偏偏史書上對於這些人的記載又都是正面的,因此也有人說:所謂史書,就是上位者用來傳功頌德的工具,向來是記好不記壞的。

對於史書的評價,不是一兩句話可以概括的,不過“記好不記壞”這種說法,卻是真實存在的,就比如說下面這四位“流芳”後世的名人,很多史料上都只是記載了他們的才學,卻忽視了他們的人品。

這第一位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元稹,那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讓多少對情感充滿嚮往的年輕人痴迷。而元稹也因為這句詩,被冠以“痴情男子”的美名。可真實的元稹,卻是不折不扣的渣男一枚,還用自己的才學,將濫情包裝成了痴情,他不僅始亂終棄,還經常周旋於多個女人之間。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著名的古代禁書《西廂記》中的故事原型,就是元稹,一個負心人和苦情女的故事愣是被他包裝成了痴情男和怨懟女。想來如果現代的某豬有元稹這樣的功力,說不定所謂的“多人運動”都有著被洗白的可能,所以說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元稹就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第二位德才不一致的人,就是歷史書中戊戌變法的倡導者康有為。不得不說,在那樣的亂世中,敢於出面公開反抗舊社會,提倡新社會,確實需要足夠的勇氣,正是這一點成就了康有為的“美名”。

可實際上,對那段歷史有更多瞭解的,都知道康有為實際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在變法失敗後,戊戌六君子沒有一個服軟認慫的,但是康老師卻果斷拋棄了事業,帶著錢財逃到了海外,他的逃亡與孫中山的逃亡可完全不同,孫中山是伺機而動,康有為就是徹底放棄。

另外,康有為還假借光緒皇帝的衣帶詔,騙取海外華人的錢財,拿著這些錢財去享樂。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康有為還曾想過盜取陝西的佛像,並打算將這些佛像賣給外國人換錢。這樣的人成為了歷史書中提倡變法的英雄,說來多少是有些諷刺的。所以後世總有人說康有為是欺世盜名之人。

再說這第三位名人,南宋傑出科學家沈括,一部《夢溪筆談》奠定了他的歷史地位。當然《夢溪筆談》作為一部古代科學著作,沈括因此收穫美名,也無可厚非。但是這些美名也掩蓋不了他道德敗壞的事實。這一點,從他和蘇軾的關係就可以看出。

在“東坡詩案”發生之前,蘇東坡在朝堂中的地位極高,是沈括遠不能比的,彼時沈括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對蘇軾是極盡諂媚,可是後來“東坡詩案”出現,蘇軾的地位一落千丈。這之後,沈括就開始極力與蘇軾撇清關係,還在朝廷之上公開唾罵蘇軾,生怕自己受到蘇軾的牽連。

雖說在那樣的環境中,趨炎附勢保全自己是很普遍的現象,可不畏權貴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像沈括這樣前後變化如此之大,他的道德底線相較於才能來說,著實讓人有些不敢恭維。

當然,雖然功過不相抵,這些人在做人方面或許都有一些瑕疵,但是在才學方面的貢獻也不應該被忽視。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大家詆譭這些人,只不過是希望每個人在看待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的過程中,更加客觀,更加公正。這也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