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揚嶺南一派,寫中國意象——布衣學人劉毅峰山水國畫作品欣賞

2021年推薦中國品牌藝術家

藝術家簡介

劉毅峰,字恆源,號布衣學人、半隱居士等,當代中國學者書畫家,1963年生於廣州地區,自少年時代起就愛好美術和文史,1987年畢業於深圳大學工藝美術專業。後在從事工藝美術設計之餘開始研習書畫及藝術理論,旁及“經史子集”,並從早期偏重於西洋文化藝術方面的研究探索逐漸地轉向於中華文化學術藝術方面的研究探索,尤其對“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心學”以及傳統經典畫史論特別是中國傳統“文人畫”理論集大成者書畫大家董其昌的“南北宗”畫論學說與“石濤畫論”以及近現代的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等大家的畫論有著獨到精深的研究和見解。劉毅峰先生又曾得到關山月(已故),黎雄才(已故)、黃篤維(已故)、晏濟元(已故)、王貴忱、劉濟榮等前輩書畫大家和學者的指點,於藝術創作實踐及學術理論上“更上一層樓”,並以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論從史出”的傳統學術精神作為構建自己的藝術理論框架,將“藝”與“道”緊密地結合起來,逐漸形成了自已的藝術理論系統,並始終堅持以“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借古開今的指導思想貫穿於其理論之中,近現當代的許多著名書畫大家的藝術評論文章均出自其手筆。其文每以博古通今之學識而又深入淺出的語言透徹地闡述其中的道理,被有讀者稱讚為“文章大氣中不失細膩,現代中透著古風……”,並似有“筆鋒中常帶感情”,常對當今中國藝壇所存在的不良風氣現象提出頗有深度的批評。劉毅峰先生為原廣東書畫藝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原中國新聞出版社《廣東書畫》雜誌副總編、原《中國書畫家報》學術刊總編、原《中國藝術》雜誌總編、原《中華名人》雜誌藝術顧問、原“幸福廣東”組委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原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原中國書畫家協會學術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現為東方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南畫院副院長、中南書畫院副院長、一級美術師、《文化投資導刊》常務學術顧問、洛陽伊川邵雍易學研究院高階藝術顧問、《國藝》期刊雜誌編委會主任、國藝春秋藝術館名譽館長兼常務學術顧問。

作品欣賞:

劉毅峰先生藝術上最具品牌影響力的是其原創的“散鋒山水國畫”。據劉毅峰所述:其“散鋒山水國畫”主要是受到傅抱石大師的“散鋒畫法”影響啟發發展而來的,早期並曾得到中國畫大家黎雄才和劉濟榮兩老的鼓勵和肯定,再加上此“散鋒畫法”與自己的性情以及審美趣味偏好相適應,才促使他一直堅持走這“散鋒山水畫”藝術創作之路。而劉毅峰經過了這麼多年在此藝術創作實踐上的不斷探索,並堅持以“中畫為體,西畫為用”的藝術創作指導思想,“融會中西畫法”,逐漸形成了一種既能體現中華文化氣象和中國藝術精神又具有個人藝術特色以及南方特色的“散鋒山水”畫風,並且是一種明顯有別於傳統嶺南畫派以“現實主義”審美為主導的山水畫風。劉毅峰的“散鋒山水畫”,按其創作“心得”所述:是將“山水”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藉此表現他對於中華文化之理解,表現中華文化之“美學”精神氣象!這裡面有“儒家”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審美追求;有“禪宗”超凡脫俗的“寂靜空靈”以及“不執著於形相”之審美追求;更有“道家”的“上善若水”以及崇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大美”,以“自然”為宗、“道法自然”、物我為一、“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等之審美追求。劉毅峰以“山水”作為繪畫題材,作為文化載體,以“散鋒畫法”的“筆墨語言”和中國畫藝術所特有的不受“時空”約束限制的“散點透視法”,最大限度地淋漓盡致地表現他對中華文化之理解。他說在中國山水畫藝術史上具有承前啟後劃時代意義的清代石濤大師畫論中有云道:“畫者,從於心者也。”他深諳此“藝道”,故他筆下的“山水”,不是任何客觀現實世界中的“山水”,不是“寫生”而來的“山水”,而是“萬類由心”,“以心造境”,即是他心中“理想化”之“山水”,是他對中華藝術文化理解“消化”之後轉變成“藝術形象”之“山水”,也可以講是更多地追求“大美不言”的“自然天趣”之”大美”而非“人工雕琢”之美之“山水”,又是具有“宗教大愛”情懷的“人文精神”之“山水”,也是能體現作者的現代“隱逸情懷”之“山水”。故其“散鋒山水畫”作品之所以能蘊藉“內美”而耐人品讀,愈看久愈耐看愈多東西看,畫盡而意在。他那獨特的“融會中西”的“散鋒山水畫法”,把“水”的“靈性”、“靈動”氣象以及“上善若水”之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通俗上講就是把“水”的精神氣息畫“活”了!那“筆端中常帶情感”之“筆墨”無不透露出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所以品讀劉毅峰的“散鋒山水國畫”,總感到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激情”在勃發,有一種旺盛的生命力在張揚……透過他筆下的“山水”表現出來,充分體現出集中國文人畫理論大成的董其昌宗師在畫論中所言的“所謂宇宙在手者,眼前無非生機”之藝術精神!這種“筆端中常帶“之”情感”,可以講在其“散鋒山水畫”的藝術創作中獲得最大限度之釋放。(源自《人民日報傳媒平臺》)

揚嶺南一派 寫中國意象

——記學者書畫名家劉毅峰(布衣學人)

中國山水畫風,流派謂多。宋有十家,董巨為源,范寬為峰!元四家、明吳門,北派南宗始有分流。到近代西安一派作山水浩莽,嶺南一派作流麗悅目!當代學者書畫名家劉毅峰先生,深究畫史畫論,對山水畫法、畫風的古今相續,心有諳通,所以他筆下之“意”可師宋元,可法明清,遺貌取神!其筆墨鋪陳亦是一部直觀的丹青文化史!

他是學者型的畫家,作山水可以遂心應手寫文化,道法自然抒心緒!最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理念,也具有“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哲學精神。由是,觀覽他的山水作品,很“中國”!很“東方”!他把中國傳統審美的“精氣神”在山水畫作裡表達得一覽無餘,致備而周全!

劉毅峰磨礪畫法,取法嶺南一派“中西折中”上法!更兼發揚“文人畫”的“尚意”藝術精神!取法為上,經由對名家作品的心追手臨,又因為畫性超人,文修卓越,所以得法亦為上乘!可在把當代文人畫的表現與歷代文人畫的流傳作出襲承橋接,令人在仰觀他的繪畫作品之時,總有可居可遊的愜意,在東崖復沓蔽輕霧,西峰崢嶸噴流泉的體驗中,最有可以極視聽之愉,信可樂矣的收穫!在這一片青綠淺絳的渲染裡,得受清涼世界的陶冶,不覺感懷:丹青之淵妙,代不絕人,“新文人畫”亦是詩情融畫意,卓越不凡!

看他的畫如讀一首唐詩,如吟一段宋詞!空間飽滿,氣象正大,不覺有著心搖目斷興難盡,何時方到三山巔的追尋!中國畫的山水空間,少有立體主義的深度構建。可是劉毅峰先生在經營山水位置之際,卻把嶺南山水善作“中西折中”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三遠”之法再結構散點透視,讓山水可以上突危峰,下覽深谷!又深見富有層次的遠近相須,虛實相生。畫面的空間感相當飽滿,在雲上山巔,寫意四面俊厚!唯有“中西畫法”相融相濟,才可以作得如此不同凡響!因此,他的山水畫是“以中畫法為體,以西畫法為用”的新智慧,豐富了畫面的視覺感受,又不讓中國畫失去傳統審美的身份。折而中和,形神兼備!掛一件這樣的作品在雅廳,當然可以大振心顏,賞心悅目。

揚嶺南一派,寫中國意象。嶺南一派山水色彩渲染流麗,可作水澤豐潤的意象。劉毅峰先生畫山水,就精於此道,水調色彩相當蒼潤,青綠有色澤感,也有光影質。厚重不板,飛逸不飄,山水自然,如置物於眼前!中國“文人畫”的“尚意”精神內涵,經由色彩的流麗渲染,砰然而生,可有一天清淑氣,萬里碧榆風的氣韻生動!唯有兼通“中西畫法”,才可以把嶺南一派做出如此玄機高妙的新表達,搜盡奇峰打草稿,中西兼和融合,先生畫山水謂之能、謂之賢,可以把丹青文化龍脈做出有創意的拓展,作品皆是金畫綿質,意象佳作,文化上品!

子曰美術館顧問 孔令仁 2021年6月10日

《 融合中西畫法,寫中國山水意象》

--記學者書畫名家布衣學人劉毅峰先生

“化腐朽為神奇”,這是對藝術家的形容。學者書畫家劉毅峰就是一位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家。一幅好的山水畫,畫家都會用自己的精神去體悟,要使自己如臨其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其靈韻所在,才能把靈韻深挖放大,使這意境變得神奇有趣。“化腐朽為神奇”並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學識、學養與技法的高度合一體現,並蘊含著很深的哲學思想,在山水畫創作中表達傳統中華民族文化之精髓,故既體現有“情趣”更有“理趣”,讓人歎為觀止!

我以為劉毅峰的山水畫作,乃為一種“文化性”大於“繪畫性”的中國畫,蘊含以“道家”崇尚“自然”為主導等美學思想精華,能體現中國傳統的“文化精神”,有“化陽剛為陰柔”的意象,也就是寓陽剛與陰柔之中、含蓄之中又復歸於一種非人工刻意雕琢的“自然美”狀態。劉毅峰筆下的山水畫作既厚重又靈動,並且墨與色呈半透明感而又層次分明,複雜的筆墨關係又得以和諧統一。劉毅峰的山水畫作能體現筆墨意象的生命狀態和它獨立的審美價值,體現“文人畫”的“寫意精神”!而西方繪畫更多的是體現科學的思考方式和科學的藝術形象,而劉毅峰的畫作更多的是體現“中國藝術精神”!劉毅峰畫畫擅用“破筆散鋒”。一支筆在他手中來回翻滾變化,一種風格獨特的山水畫作多是用“散鋒畫法”寫出來。他在運筆時利用筆根及散開的筆鋒橫皴豎擦,信筆揮寫,把筆的效能和潛力發揮到極致。其破筆亂皴之畫看似雜亂,不守規則,但線條亂而有章法,整體風格和諧統一。劉毅峰作畫很會利用腕力,就是腕上的功力,故有力透紙背之感。他行筆的時候按照自己的思路意向,心到筆到、筆到意到、筆隨心走,他真是隨“意”來創作的。劉毅峰的山水畫有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有一種不為世俗干擾的隱逸情懷。在那些變幻多端的墨彩水氣中,畫出山川、樹木、怪石、流水等的意象,雖看似貌不經意地信筆寫來,卻是“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合一的反映,是藝術境象而非自然景觀的展現,故能讓人感受到夢幻般的山水意境意象!這是畫家“心中”的“山水”!

總體而言,劉毅峰的山水畫作是走“融合中西型創新”探索的藝術路子,其“散鋒皴法”的“筆墨”與充滿動感與自然美以及富有現代氣息的青綠為主的“點彩”,“筆墨”與色彩的對比相得益彰,使畫面顯得“氣韻神彩”更為生動,充滿生機氣息!一幅幅寄情於景,寓理於景的畫作,構圖精妙、意境深遠!給人以行雲流水般的暢快之感!

劉毅峰的山水畫在經營構圖上似乎很注重形體結構與畫面的整體感效果,擅長表現氣勢磅礴的大山大水,佈局比較主動,採取高遠、平遠、深遠等相結合的“散點透視法”,遠往取其勢,近取其質,宏觀的廣大與微觀的精微共同構成了中國山水畫觀賞的文化內涵。確是能體現中國藝術文化精神意象的山水畫作,並且作為嶺南山水畫家,同樣是發揚“融合中西畫法”,但劉毅峰卻畫出了一種明顯不同於“現實主義”為主導的傳統嶺南畫派山水畫風,有自己的藝術特色!

華夏翰墨藝術研究院著名評論家:薛然

2021年6月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