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如何幫孩子記住枯燥的概念?視覺+細節=忘不了!

期中考試,有一道地理題,孩子卡殼了,過來問我:

清明節外出旅遊,會看到綠油油的麥苗嗎?

我說,當然啦,清明節前後,正是麥苗努力生長的時節,肯定綠油油的。

孩子似乎有點懊惱。對城市裡的孩子而言,記住麥子的生長、成熟週期,確實有點困難。

如果清明去農村遊玩過,見過麥田,這就是“送分”題了。

如果沒有見過麥苗清明節生長的“實況”,只能根據麥苗生長的週期來“計算”,就很難了。沒有幾個城市孩子能對麥子的生長週期瞭然於胸,麥子什麼時候綠、什麼時候黃,對他們而言,都是一團漿糊。

於是我給孩子引入了一個概念——麥假。

其實這個概念,別說現在的城市孩子,即便現在農村的學生,也不知道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假期了。

他們熟悉的,是暑假。

所以,就從暑假說起。麥假大概在暑假之前一個月左右,時間很短。

麥假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部分農村地區學生特有的一個假期。這個假期不是用來休息的,是用來幹農活的。

為什麼要有“麥假”呢?光大人們收麥子還不夠嗎?為什麼要讓學生放麥假,幫著幹活呢?

麥假在機械收割不普及的時代,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麥子一旦成熟,會連片迅速成熟,成熟期、收割期非常集中,勞動強度非常大;麥收時節,恰恰又是夏季,雷暴天氣多,經常突然間降下“豆大的雨點”,收割、晾曬不及時,很容易造成損失。

有個詞叫“搶收”,說的就是這:要從老天爺手裡搶糧食。

隨著機械化收割的普及以及天氣預報準確性的提高,麥假就成了過去時。

孩子對暑假是有直觀印象的,麥假一般比暑假早一個月,那麼,他對麥收時間就有直觀印象了:每年的6月份。

然後,你需要告訴孩子:麥子黃起來,就持續那麼幾天;而清明節一般是4月5日,那時候的麥苗,當然就是綠油油的了。

視覺影象就“編織”出來了:

從自己的暑假(7月份開始),聯想到麥假(6月份),再想到搶收搶種(麥子黃了),然後推理到1個多月之前的清明節(麥子黃了意味著成熟,成熟期只有短短几天,不可能到清明節就變黃),從而就能推理出“清明節麥苗綠油油”的結論。

估計你會覺得好笑:一個簡簡單單的概念,至於繞這麼大的彎子嗎?

這個“彎子”,牽扯到了大腦記憶中的兩個秘密:

一個叫“視覺表象”,一個叫“精細加工”(又稱“增細加工”)。

問你兩個問題:

1。你家裡有幾扇窗子?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共多少個字?

哈哈,你的心思,被我一眼看穿: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是不是默默地閉上眼,想象著自己轉過家裡的每一個房間,數一數到底有多少窗戶?

第二個問題也一樣,多數人——只要能背過——都會默誦一遍,數一數到底多少字。除非你以前回答過這個問題,才會省略這個步驟。

這是記憶中的一個奧秘:視覺表象。

思考概念或者問題的時候,人們會先在腦海中構建一幅畫面,然後得出答案。據說愛因斯坦在思考時候,想象自己在一束光柱旁邊運動,從而發現了相對論。

對概念進行“精細加工”,會大大提高記憶水平。

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考察細節加工對記憶的作用。

他們讓實驗參與者先看一些句子,然後根據記憶來填空,比如先看句子:“醫生恨律師。”然後做填空題:醫生恨()。

第一組被試者,就是“先看句子再填空”,純粹考察記憶力。

另一組則進行了精細加工,比如“醫生恨律師”這個句子,變成了“因為醫療事故,醫生成了被告,他恨這個律師。”細節豐富了。

結果,第一組被試者,最終的回憶正確率只有57%,而第二組被試者填出正確答案的比例達到了72%。

真相簡單而粗暴:一個概念,孩子獲得的細節越豐富,就越容易記住。

如果把精細加工和視覺表象結合起來,既有豐富的細節,又有生動的視覺形象,那這個概念或者問題,孩子幾乎可以記住一輩子。

就像清明節麥苗那件事兒,其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清明節前後,去郊外,見到麥田,還打了幾個滾兒。

有細節、有形象,這種題目,怎麼可能答錯呢?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階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讀史記故事·秦漢霸業》《少年讀史記故事·列國春秋》《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