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慧朗禪師:13歲出家,17歲具戒,得悟開法接眾,足不出戶六十餘年

石頭希遷禪師的門人頗多,著名的法嗣有藥山惟儼、天皇道悟、丹霞天然、招提慧朗、興國振朗、潭州大川、潮州大顛等。惟儼在同門中最受希遷器重,他傳法於雲巖曇晟,曇晟傳洞山良价,良价傳曹山本寂和雲居道膺。

石頭希遷禪師的弟子,《祖堂集》載有7人,《景德傳燈錄》謂有21人,其中著名的有慧朗、道悟、惟儼、天然、大顛,此外還有振朗、尸利、道銑等。

慧朗(738-820),與振朗相對,稱大朗,俗姓歐陽,韶州曲江(在今廣東韶關)人。

年十三於鄧林寺從模禪師出家,十七歲時(754年)到南嶽,在此受具足戒,到虔州南康(在今江西南部)參謁馬祖。馬祖問:“你來何求?”回答說:“求佛知見。”馬祖對他說,“佛無知見”,知見的說法屬於魔的境界;“你從南嶽來,似未見石頭曹溪心要”,示意他回南嶽師事石頭禪師。(《祖堂集》卷四<招提和尚傳>)

據星雲大師的說法,“江湖”一詞就由此而來,慧朗從湖南南嶽石頭希遷禪師那兒來的。當時馬祖道一禪師在江西大振禪風,石頭希遷禪師在湖南闡明心要,因此當時學者不是向江西馬大師問道,就是向湖南石頭和尚請法,因此來往“江湖”成為一時美談,“江湖”一語也就延用至今。

慧朗禪師於是又回到石頭禪師的座下。

禮懺石頭和尚之後,慧朗禪師便問:“如何是佛?”

石頭和尚道:“汝無佛性。”

慧朗禪師反問道:“蠢動含靈,又作麼生(蠢動含靈,有沒有佛性呢)?”

石頭和尚道:“蠢動含靈,卻有佛性。”

慧朗禪師問道:“慧朗為什麼卻無?”

石頭和尚道:“為汝不肯承當。”

慧朗禪師一聽,當即信入,心中所有疑結一時消除。

他此後到南嶽希遷的門下,因參希遷的“汝無佛性”的禪語得悟。(《景德傳燈錄》卷十四)(注3)後到梁端住招提寺,不出戶三十年,被人稱為“招提朗”。慧朗禪師後住潭州招提寺,開法接眾,足不出戶凡三十餘年。時人稱之為“大朗”。

慧朗禪師開法期間,凡有學者前來參問,皆答:“去!去!汝無佛性。”

其平生接機如此,大概這正是當初他的悟處,也是他平生的得力處,所以他用起來,自然覺得十分親切。

但能辦個肯心,反求諸已,不向外覓,一旦見著自己的本有寶藏(佛性),一切受用,無不具足。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嶺頭雲,歸來偶過梅花下,春在枝頭已十分!”

一個人只要敢於“擔當”了,自然就發現了自己的佛性,慧朗禪師也許因此而悟。

宋代餘靖《武溪集》卷八<韶州月華山花界寺傳法住持記>,曾為石頭希遷禪師撰碑文的劉軻是他的弟子,也曾為慧朗撰寫碑文。其中說,貞元十一年(795),即希遷去世的第十年,他前往羅浮山,途經韶州曲江南邊的月華山花界寺,見此地“清氣盤鬱,亦足以棲神”,便停在此寺傳法,四方參禪者“尋聲而至,無虛日矣”。

據此推算,慧朗是在廣德二年(764)隨希遷住進梁端的招提寺的,到他離開此寺至韶州月華山時正過三十年。元和十五年(820)慧朗死在花界寺,年八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