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以陽曆計算的"元旦",應該算"外來節日"還是"傳統節日"?

慶祝了這麼多年的“元旦”,不知道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我們今天慶祝的“元旦”,是以公曆的1月1日來計算的,而我國明確規定使用公曆紀年的時間是在1911年。

那麼,此前有“元旦”這個節日嗎?

“元旦”的特殊性:節日傳統在先,日期確定在後

“元旦”這個節日並不是中國獨有的,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會慶祝,最少在公元前46年的時候,西方就已經將其確定為新年的第一天了。

中國的“元旦”要更早一些,但還不是今天意義上的“元旦”,不過二者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中國“元旦”的歷史,從傳說上能追溯到五帝之一的顓頊,還有說法是堯舜禪讓之後,舜帝祭祀堯的那一天,被定為了“元旦”。這兩個傳說記載的時間距今都有四五千年曆史了。

但這些只是傳說,無法認定其真假,甚至牽強附會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因為在

先秦時期,“元旦”的日期並不固定。

我國古代的歷法不是簡單的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即太陽和月亮都是參照物,所以在很長的時間段裡都比較穩定。

這種穩定只是相對的,先秦所採用的“曆法”和我們今天的農曆也不是一回事兒,甚至粗糙很多。比如閏月放置在歲末,會出現“十三月”,甚至一年兩閏,就出現了“十四月”。

這樣一來,曆法上的歲首就是一個不固定的日期。如果以當今農曆為參考的話,夏曆以一月為正月,殷歷以十二月為正月,周曆以十一月為正月,而秦又以十月為正月。

直到漢武帝時期,司馬遷等人改良曆法,推定《太初曆》,以春季一月為正月,一月一日為“元旦”才被確定下來。

“元旦”一詞雖然從目前的文獻來看,最早是出自《晉書》,但是這個節日卻是早就存在了,只不過有不同的叫法,比如

“元辰”、“元朔”、“元春”、“元正”

等等。

這種現象直到清朝末年才得以改變,因為陽曆傳入了中國,西學東漸的影響下,很多人開始推行改良,接納一些西方的文化。

清政府統治被終結,民國建立之後就曾明確提出:

“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

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開始了農曆、陽曆的同時使用。這一年是1911年,而實際推行是在1912年。

但是,新規定中雖然表示要使用陽曆,但只是說將陽曆的一月一日定為“新年”,並沒有明確講叫做“元旦”。

因為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正月初一即為“元旦”,所以私下裡將陽曆的一月一日也稱為“元旦”,並且被用在了一些在這一天簽署的重要檔案的落款上。

說到這裡就應該清楚了,

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元旦”,實際上就是今天的“春節”

,只不過是因為陽曆在日常應用上更為廣泛,所以就把新曆法的一月一日稱呼為“元旦”了。

那麼,之前的“春節”怎麼辦呢?

剛才我們提到過,在陽曆施行之前,“春節”這個稱呼幾乎是不使用的,通常的叫法是“元旦”。

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才規定陽曆的一月一日為“元旦”,而農曆的正月初一,因為恰好靠近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所以改稱“春節”。

由此可見,“元旦”實際上是外來歷法的時間,傳統文化的內涵,那它應該如何分類呢?

“節日”中有一種特殊的存在,極容易引起誤會

如今一提到“節日”,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是兩種,即傳統節日和外來節日。

比如說,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就屬於誕生在中國本土上的傳統節日;而諸如聖誕節、萬聖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等,都屬於外來節日。

但是,就像“元旦”,誕生於本土,同時也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明顯就不適用這樣的分類方式了。

由此,很多節日不能簡單地做“傳統”和“外來”的區分,節日的內涵是不斷變化的。

比如說今天依舊很受重視的“中元節”,它雖然產自我國本土,但後來卻融入了很多佛教的元素。

“中元節”最初是人們祭祀先祖的節日,非常肅穆、隆重。我國古代的“祭祀”活動是對祖先表達尊敬的行為,用以振奮、激勵後人,努力進取,重點在於激奮作用。

但是後來道教、佛教的宣傳,需要將自己的觀念融入到社會中去,所以就編寫了很多故事,將“中元節”變得更為豐富多彩了。

最為典型的就是佛教裡“目連救母”的故事,地獄、鬼魂等等元素被“中元節”的內涵所吸納。

這個時候的“中元節”已經不是純粹的本土節日了,但同樣也不能算作外來節日。

“元旦”和此類似,不能因為它具有傳統內涵就視為“傳統節日”,畢竟公曆元旦的出現時間只有120年左右;但也不能因為外來歷法的傳入,就抹殺了其傳統色彩。

這種特殊節日隨著我們與世界的交流日深,也變得越來越多,並且還因此鬧出過不少的矛盾。

比如說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因為歷史原因,中華文明向周邊輻射極廣,朝鮮半島上的“端午祭”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並且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含義。

而恰巧因為近代以來紛亂的歷史,使得文化出現了一些斷層,從表象上看確實是兩種關聯不大的節日,但端午祭慶祝時間、形式都和中國傳統文化有關,這才引起了“申遺”糾紛。

像端午祭這一天雖然不會賽龍舟、吃粽子,但用菖蒲、吃艾子糕、貼硃砂辟邪等等習俗與我國的端午節是極為相似的;而其所推行的男女愛戀內涵其實更是來自於中華文明,因為在傳統文化裡,“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等等特殊日子,都有“情人節”的涵義。

不僅僅是傳統節日在外國發生了變化,就連我們本土的節日也在逐漸地受到外來文明的影響。比如“清明節”提倡送花而不提倡燒紙,過年提倡儘量減少鞭炮的燃放,有些地區春節不只是在家吃團圓飯,還會出去旅遊度假。

同樣的,很多外來的節日也開始逐漸變得本土化,就像有人開玩笑說:

聖誕節當然要過,怎麼過呢?吃餃子啊!

可以想見,未來必然會有著越來越多的“節日”,無法再用“傳統節日”和“外來節日”區分,就像陽曆的“元旦”這般,綜合著兩方面的因素,但並不妨礙人們對於“節日”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