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琴聲起,世界靜,為何魏晉古人要做"琴"人

古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之一,憑藉著獨特的音色和文雅的氣質深受中國古代文人的喜愛,並被視為高雅的代表,在中國已經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 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都以彈奏古琴為榮。

但是真正做到將彈奏古琴發展成社會潮流的還是要數魏晉名士。

魏晉名士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個文人群體,他們放蕩不羈,他們品行高潔,甚至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象徵。

就在人們因他們的事蹟而大跌眼鏡的時候,他們卻用才學為自己的形象扳回一局。

原來這群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名士竟然個個是琴痴,以琴會友也是常事。

而這古琴和音樂也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影響著這群人的精神世界,與琴共生,琴人合一,琴聲起,世界靜。

那這古琴究竟有著什麼魔力可以促使魏晉名士成為“琴人”呢?

1,七賢與他們的“琴”誼

魏晉時期,時代動亂,政權更替頻繁,百姓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這個時期有很多文人意識到自己命運坎坷,無奈於國家艱難,所以他們常常不甘於世俗而放浪形骸。

這些文人就是所謂的魏晉名士,魏晉名士中又出現了一批代表人物,如“謝家”和“竹林七賢”等。

“竹林七賢”可謂是魏晉名士裡的標杆人物,更成為了“魏晉風流”的代名詞,引領一眾魏晉風尚。

對於魏晉名士來說,琴與人就如同魚與水,缺一不可,“竹林七賢”也不例外,下面就講述一下“竹林七賢”和他們的“琴”誼。

“目送歸鴻,手揮五絃”的嵇康,世人對於嵇康的記憶基本都停留在嵇康的絕世之作《廣陵散》。

相傳,嵇康的一位朋友呂安被人陷害毆打母親,這種不孝的行為在當時的處罰十分嚴重,所以呂安慘遭流放。

此時重情義的嵇康站出來了,他堅定地站在朋友呂安這邊,主動為呂安作證,說明情況,可惜當地官員是一個諂媚的小人,他深知嵇康屢次拒絕上層指派,上頭很不高興,所以為了展現自己為上層領導分憂,他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嵇康抓了起來。

統治者本來不願意冒著殘害名士的風險而殺害嵇康,但是小人不斷進諫讒言,嵇康最終被送上了刑場。

按照慣例,臨刑前,犯人可以提一些要求,所以嵇康便要求臨別一曲,而這一曲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廣陵散》。

刑場上忽而琴聲錚錚,旋律激昂交錯,猶如高山流水,又如江水滔滔,在場聽聞者皆歎服,可惜曲終人散,嵇康最終離開了這個混濁的世間。

臨終之前,嵇康都要彈奏一曲,可見琴對於嵇康來說已經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

“竹林七賢”中還有一個嗜琴如命的典型代表人物,那就是阮籍,與其他文人相比,阮籍似乎與古琴有著更加深厚的淵源,他的父親就是魏晉時期著名的琴師阮瑀,所以史料中記載阮籍不僅嗜酒更以琴為好, 能彈善奏。

阮籍的詩文中也可以處處看到古琴的身影,青雲蔽前庭,素琴悽我情等等。

嗜琴如命的阮籍和嵇康在琴上還有一定的交際,相傳阮籍的母親去世,有一個叫做嵇喜的人前來弔唁,他表現出很傷心的樣子,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阮籍卻對著他大翻白眼兒。嵇喜不高興了,拂袖而去,回到家中遇到自己的弟弟嵇康,他把阮籍對著自己翻白眼的事情告訴了弟弟,沒想到嵇康笑說,這是哥哥自討沒趣。接著嵇康自己準備了酒和琴登門拜訪弔唁。而阮籍看到嵇康帶的酒和琴馬上就現出了青眼與嵇康彈琴飲酒。

可以見得,琴對於兩者來說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魏晉時期,名士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引領一個時期的潮流風尚,而“竹林七賢”對於琴的鐘愛更是被眾多文人看在眼中,所以琴就成了君子風度和高雅情操的代表。

2,名士與“琴”之間的關係

魏晉名士對於古琴有著特殊的情感,更是有不少名士對於古琴更是達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那前者與後者究竟有著什麼關係呢?下面我們就透過一個小故事來了解一下。

嵇紹是魏晉名士嵇康的兒子,同時也是魏晉名士當中的風雲人物,而他的琴藝與其父親一樣也是極好的。但是有一次嵇紹去參加一個王公貴族的宴會時,卻發生了一件令人不悅的事情,宴會上王公大臣直接把琴抬上來,命令嵇紹為他們彈奏,而嵇紹雖然在社會地位上不能與這些大臣們平起平坐,但是面對這種無理的要求,他還是斷然拒絕了。

嵇紹是一位琴技高超的名士,但是他彈奏並不是為了趨炎附勢,在他看來,撫琴彈奏是撫弄高雅、志趣高潔的象徵,是高尚的情操和精神追求的體現。彈琴與為人是一樣的,琴是高潔的象徵,而為人也正如此品質高尚。

所以名士與琴兩者在魏晉時期是不可分割的,古琴錚錚,就像魏晉名士的不屈志向。

而這就是魏晉名士與古琴的關係。

1,琴能淨化心靈,養生養神

《左傳》中說道,音樂就如同一味藥材,有益於身體心靈。而透過科學研究,我們可以得知音樂確實可以作為人們心靈的理療師,淨化人們的心靈,起到養生養神的作用。

這就可以解釋為何魏晉名士會沉迷於古琴彈奏了,因為這嫋嫋琴音或許就是他們心靈上的一片淨土和樂園。

魏晉時期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動亂不堪的年代,權貴門閥一手遮天,矇混過關,人民百姓生活險惡,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思想活躍,文化極為開放的年代。魏晉名士意識到封建禮教對儒士的束縛,所以勇敢地打破限制,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解放,所以才會有諸多名士做出許許多多荒誕的事情。

而撫琴,顯然也是他們追求精神自由的一部分。同時撫琴聆聽樂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緩人們的精神壓力,淨化心靈。

在政權更替之際,朝政大權掌握在統治者手中,所以面對一些不依附的文人,他們大多數選擇殘害他們,而嵇康就是被殘害的一個例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環境的險惡程度,文人階層是被迫害的一方,如果不依託權勢,他們大機率不能安穩度日。

深知社會情形的文人心中憂悶,又無人訴說,只能將一腔煩躁化作琴音,釋放出來,這裡的古琴就起到一個排憂解思的作用,同時琴音正好可以短暫地安撫文人的情緒。所以王璨才會在自己的詩中說道,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古琴為文人排憂,恐怕這些文人也會憋出內傷來。

而古琴在另一方面竟然可以使人“延年益壽”,也就是所謂的養生。

要知道魏晉名士可是一群追求長生的狂熱分子,在當時憑藉著長生的由頭,“五石散”還被賣得脫銷呢。

所以一說撫琴可以延年益壽,一群魏晉名士自然會對其趨之若鶩。

時人稱撫琴的過程中可以血氣暢通,使身心得以滋養,達到一個修身養性的目的,嵇康也是強烈贊成這種說法,在自己的著作中還說道,如果想要養生,就跟我一起撫琴。

這種名人效應的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在這種風潮下,古琴就成了魏晉名士的第二生命。

2,抒發情感,進入另一世界

魏晉時期,思想主張大融合,人們思想活躍,不再顧及對儒士的束縛,樂於發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但是在此之前,這都是不被允許的。禮教思想就是對人性情感的束縛,乘著時代動盪的東風,封建禮教的枷鎖鬆動,哪怕是普通百姓也可以隨意抒發情感。

而浸潤在這種社會當中的名士,更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黑暗,所以在自己作品中就強調個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以此表示對社會的反抗。

這種情感流露更多的還是出現在名士們的琴聲當中。

很多魏晉名士撫琴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感情蘊含其中,透過情感的抒發,他們彷彿飄飄然進入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沒有戰亂、動盪、險惡……

其中的代表人物如嵇康,在名士當中嵇康的傲骨也是數一數二的,他的音樂學術著作《聲無哀樂論》中就多次強調要重視音樂創作的情感體驗,並提出了“聲無哀樂”的音樂美學觀點。

很顯然在嵇康的認知當中,音樂表達最首位的就是情感,無論是何種主觀情緒都應該被表達出來。

所以撫琴才會逐漸成為人們生命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現代中國人民撫琴或許只是為了聆聽高雅的樂曲,因為我們的社會安詳和平,但是追溯魏晉歷史,我們明白了世道的艱難,社會的險惡,人心不古,明白了魏晉名士的各種荒誕舉動,也明白了為何這群古人會熱衷於做琴人,因為琴聲起,世界便靜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