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皇帝駕崩後,宮裡的妃子們都要為皇帝殉葬嗎?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相信經常看宮廷劇的朋友都有一個疑問,在皇帝駕崩後,究竟是如何管理後宮妃嬪的呢?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有記載:“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意思是宮中沒有子嗣的妃子們都要為皇帝殉葬,這確實是挺殘忍的。但也有其他的處理方式,如女皇武則天,在唐太宗逝世後,武則天被遣送到感業寺誦經祈福,這與之前的陪葬相比,確實是人性化不少。下面就是今天即將要討論的話題,寺和廟是一體的嗎?兩者究竟有沒有區別呢?

如今大家都將寺廟連在一起讀,這樣雖毫無違和感,但實際卻混淆了寺與廟的真實含義,現在為大傢俱體講解一下寺和廟的區別與來源。

在《說文解字》中明確記載:“寺,廷也,有法度者也”,由此可知,寺與法有關聯。在秦之後,官員們任職的地方,統稱為“寺”。例如大理寺,便是官員辦案的場所。不明所以的朋友便產生疑問,大理寺聽起來像是高僧雲集之地。但實則不然,大理寺是中國古代掌管邢獄的機關,也就是電視劇中狄大人辦案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大理是古老的官名,而不是雲南的大理的意思。

在佛教傳入我國本土之前,我國就早已有“寺”了。這時的寺與佛教無半點聯絡。在佛教傳入後,寺才開始有了新的變化。公元64年,劉秀之子漢明帝做了個奇怪的夢,便召集大臣前來解惑,大臣傅毅便說皇帝大概是遇見西方的佛了。於是漢明帝便派遣使者前往西域拜求佛經佛法。這便是史上記載的“漢明感夢,初傳其道”,這也是印度教傳入我國的最早記載。

西域僧人來到我國後,帶來許多佛經,由白馬遠道馱來,為表歡迎,我國便在鴻臚寺旁修建一座新的府邸,名曰“白馬寺”。“白馬寺”便是中國出現的第一座寺。在隋唐之後,寺作為官署用途越來越少,而漸漸成為中國佛教建築的統一稱呼。

而與寺相對應的廟又是如何?在《禮記》中記載:“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由此來看,廟便是古代有關祭祀的建築。在古代只有位高權重者享有建廟資格。

漢代時期,“廟”的含義開始發生改變。古人深深畏懼神靈,於是廟與神社和為一體,成為陰間管轄江山河瀆、地望城池的神社。所以在廟中還供奉有鬼神,因為大家相信人死後會進入陰曹地府再次經歷輪迴。

因此為了紀念那些有建樹的亡故之人,特地為他們修建廟宇,例如紀念孔子的文廟、關羽的武廟,這些廟被世代供奉,這些偉人也活在大家心中。所以由此可得知“廟”是佛教並無聯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