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漢代重慶人"城會玩" 看完相撲聽"rap"

▲漢代陶俑

早在千年之前的漢代,巴蜀地區的居民們,就已經以欣賞相撲競技作為茶餘飯後的一大休閒方式,同時他們還喜歡聽上一段“rap”。

5月15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推出煥然一新的“巴蜀漢代雕塑藝術”展廳,用160件(套)石闕、畫像石、陶俑等巴蜀地區漢代雕塑類文物,再現漢代巴蜀地區人們的吃穿住行。

▲車馬出行宴飲伎樂畫像石棺

早在千年之前巴蜀百姓就看相撲

說起相撲,人們腦海裡第一想到的是如今在日本非常流行的體育運動。可是你知道嗎,這項風靡日本的體育運動,是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早在中國春秋時期,相撲就已經出現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裡。

在此次重新布展的巴蜀漢代雕塑藝術展廳裡,就有這樣一組出土於重慶九龍坡大竹林漢墓內的裝飾畫像磚,向觀眾們展示千年之前相撲競技的精彩瞬間。

而這組畫像磚更是迄今為止重慶地區發現的唯一一例裝飾畫像磚,在它的一刀一鑿之間,漢代的生活場景穿越千年,最終走入了觀眾們的視線之中。

據展覽策展人介紹,其實相撲這種競技體育運動,源於中國的春秋時代,只是從春秋到秦漢時期,它有著另外一個名字——“角抵”。

▲九龍坡大竹林出土畫像磚

在《漢書·刑法志》裡,就這樣記載著,“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併為戰國,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誇視。而秦更名角抵……”。

而在南北朝到南宋時期,這門體育競技才改名為“相撲”,並在宋代時從武術中分化出來,只撲不打,更不許踢腳,以將對方扳倒為勝,這就更現代的相撲競技規則差不多了。

那麼相撲是從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呢?

策展人說,直到唐朝,相撲才傳入日本,成為了日本一種流行的體育運動,並最終成為了日本的國技。

▲漢代說唱俑

賞完相撲漢代人還要聽“rap”

如果說漢代就有相撲競技已經讓你非常驚奇,那麼你知道,早在漢代,人們就已經開始聽“rap”了嗎?

在展廳裡,一尊尊來自漢代的說唱俑,用他們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將當年“說唱”的快樂帶到了千年之後。

展覽策展人說,說唱在現代叫“rap”,在古代叫“俳優”,“俳”就是詼諧滑稽的表演,“優”則是指演員。

在漢代,從事“俳優”這一行業的是侏儒,專供人消遣取樂。《漢書》中就記載著,漢武帝身邊“俳優侏儒之笑,不乏於前。”

帝王都喜愛的娛樂方式,自然在民間也非常流行。漢代“俳優”大致以調諧、滑稽、諷刺的表演為主,並以此來博得主人和觀賞者的笑顏。他們往往隨侍主任左右,作即興表演,隨時供主任取樂。

▲門吏石墓門

在展廳中出現的東漢說唱俑,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這尊說唱俑身高51。6釐米,出土於成都羊子山,原由西南博物院收藏。

策展人說,巴蜀地區的說唱俑,是漢代陶塑藝術中非常具有神韻、造詣極高的作品,現在展廳中陳列的這尊,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這位兩千年前的民間藝人面部表情非常豐富,不僅嘴角翹起,眉眼彎彎,就連它的額頭上,都笑出了“抬頭紋”,而它手中,則抱著一面小鼓,手舞足蹈的造型展現了“說唱”時的歡樂場面。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攝影?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