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知青往事:從北京知青到陝北媳婦,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選擇

在陝北一座新蓋的房子裡,一家人正在給一個老人慶祝生日,這位老人和老伴坐在中間,女兒和兒子特意從外地趕過來給老人過生日,這個習慣已經有十多年了。

過生日的老人名叫王愛玲,今年已經70歲了,她是來陝北插隊和老伴陸文才認識的,後來兩個人結婚之後,王愛玲就留在了陝北,說起這段往事,王愛玲說:她從來沒有後悔過,這一切都是她的選擇。

1950年,王愛玲出生在一個北京知識分子家裡,父母都是老師,家裡一共有兄弟姐妹三個,王愛玲是家裡的老大,小時候的王愛玲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好,她最大的愛好就是畫畫,從小良好的教育,在別人的眼中,王愛玲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好姑娘。

按照王愛玲自己的想法,自己長大了要當一名畫家,可是事與願違,人生有的事情,很多事情自己是不能做主的,1968年,作為老三屆學生的王愛玲中斷了學業,和千千萬萬知識青年一樣,重新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當時都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作為在知識家庭長大的王愛玲,依然決然選擇了到農村去,可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一去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1968年9月,王愛玲坐上了北京開往陝北的知青專列,出發的這一天車站聚集了很多人,大家手裡提著大包小包,有人哭著和父母告別,有人臉上流露著輕鬆的表情,王愛玲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她有些不捨,也有些嚮往,臨走時父母特意叮囑她,到了地方一定要寫信報平安。

在火車上,王愛玲看著窗外的風景,思緒萬千,她閉著眼睛,淚水順著臉頰滑落,打溼了衣角,火車上有點枯燥,有知青彈起了手風琴,大家跟著節奏唱起了歌。

知青們兩天之後到達了銅川火車站,之後就被分成了幾批坐上卡車,去了不同的地方,王愛玲這次要去的地方叫姚家店,中間要換乘好幾次車,最後是大家坐著馬車才到達了目的地。

姚家店是一個小村莊,全隊只有百十戶人家,這次來插隊的知青人也少,只有10人,王愛玲在裡面算年紀大的,文化水平也是最高的,隊長姚海生是土生土長的陝北人,說話口音特別重,知青們剛來的時候有點聽不懂,不過隊長姚海生是個熱心腸的人,有陝北人的樸實和厚道。

知青住的是臨時搭建的土坯房子,條件比較簡陋,可是看到老鄉們住的房子,知青們也都釋懷了,剛來半個月知青們並沒有參加勞動,隊長姚海生給大家做思想工作,主要是為了讓大家踏踏實實,把心安下來。

給知青們做飯的是陸文才,個子又瘦又高,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營養不良,陸文才是十里八鄉的大孝子,打從8歲的時候就和姐姐扛起了家裡的重擔,因為家裡窮,姐姐很早就嫁人了,現在和父親相依為命,陸文才父親是木匠,後來因為幹活的時候受了傷,腿腳有些不方便,平時家裡的活都是由陸文才一個人幹。

因為王愛玲文化水平高,隊長姚海生並沒有給她安排體力活,而是讓她做了隊裡的會計,這事本來由陸文才幹,知青來了之後隊長就安排讓他做飯去了。

王愛玲感覺心裡有點過不去, 想找陸文才解釋一下這件事情,可是陸文才覺得王愛玲有文化,確實比自己適合,因為這件事情兩個人也成了好朋友,陸文才每次做好飯,總要給王愛玲送過去,因為王愛玲做了會計之後就搬到隊裡廣播站住了。

1971年,村裡教書的王老師因病去世了,就空出了一個教師位置,當時老師都是由隊裡推薦文化比較高的人擔任,隊長姚海生就推薦了王愛玲,因為父母都是老師,姚愛玲對老師的工作天生就有一份敬意,王愛玲很願意和孩子們待在一起,就答應了,而陸文才又重新幹起來了會計。

1973年村裡發大水,王愛玲為了救學生自己卻被困住了,陸文才知道後,冒著大雨一個人把王愛玲救了出來,就在王愛玲被救出不久,房子也被大水沖垮了,從此之後王愛玲對陸文才就有了不一樣的情感。

王愛玲之前就對陸文才印象挺好,來陝北這些年,陸文才沒少幫助自己,在陸文才身上,王愛玲看到了善良樸實勇敢和擔當,看著這個比自己大二歲的男人,王愛玲有些喜歡。

1976年已經有知青陸陸續續開始返城了,對王愛玲來說自己倒是有些不捨,此時她想鼓起勇氣問個明白,雖然她知道和一個農村男孩子在一起意味著什麼,但是她不在乎,只要他願意娶自己,她就會留下來。

王愛玲找了一個機會,說出來自己的想法,她對陸文才說道“你喜不喜歡我”,陸文才有點不知所措,他心裡其實很早就喜歡上了王愛玲,只不過他心裡有些膽怯,見王愛玲一個女孩子都這麼勇敢,自己又怕什麼,陸文才說道:“我喜歡”,王愛玲又說到“你敢娶我嗎?”陸文才說道:“你敢嫁我就敢娶”,埋藏在心裡的感情,在這一刻再也不用隱藏了。

王愛玲把結婚的事情,告訴了父母,父母在來信中寫道:“我親愛的女兒,希望你自己斟酌,不管做什麼決定,爸媽都永遠愛你”。

1977年王愛玲和陸文才結婚了,她也放棄了返城的機會,留在了陝北,當了一名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