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最美林業故事】寶秀蘭:治沙種樹,帶頭致富

“以前村子裡沒有多少樹,全是沙。一年裡有8個月,窗戶上都要加一層塑膠佈防風沙。”寶秀蘭站在家門前,望著外面滿眼綠色,講述著過去的情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包頭嘎查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地。20世紀90年代,這裡風沙能埋房,牛羊難養活,種地更是困難。想要生存,就得種樹治沙。那時候沒有通路,寶秀蘭和丈夫就趕馬車、拉駱駝走沙梁,到20多公里外的地方買樹苗,來回需要一天時間。沙地種樹十分艱苦,成活率也不高,當時村裡有人質疑:種樹能填飽肚子?寶秀蘭堅持了下來。20多年來,她一共綠化了兩萬七千多畝沙地。自家的草場變好了,牛羊也多了。如今,寶秀蘭一年的收入能達到30萬元以上。在她的帶動下,包頭嘎查村民們也紛紛開始種樹治沙,綠化沙地,保護草場。隨著生態好轉,當地牛羊養殖數量得到了合理提升。透過舍飼養畜,2017年包頭嘎查存欄牛2700多頭,羊2200多隻,人均純收入近1萬元。

7月6日,寶秀蘭在承包的沙地裡檢視一棵折斷的老榆樹。種樹治沙之前,這棵榆樹是附近唯一的一棵樹

7月6日,寶秀蘭走過一片她親手種下的灌木林

7月7日,寶秀蘭(右)和丈夫陳鐵柱在自家圈舍喂牛

7月6日,寶秀蘭在治沙地裡採摘樹種,來年可以繼續播種

7月6日,在綠化沙地上,寶秀蘭發現了一片自然生長出來的沙蒿

7月6日,寶秀蘭在庭院裡採摘蔬菜

今年4月份,寶秀蘭僱人在離家5公里的沙地邊緣種植了1千多畝樹苗(7月7日無人機航拍)

7月6日在奈曼旗包頭嘎查拍攝的一戶村民的羊圈。隨著生態好轉,當地牛羊養殖數量得到了合理提升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記者劉磊 攝

小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