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蜀道有多難?來看今晚要開通的這段高速公路

12月31日,四川宜賓至雲南彝良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宜彝高速”)四川段通車儀式在高縣服務區舉行,當日24時,這條高速將正式併網通車。宜彝高速公路四川段全長約130公里,為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小時。中國中鐵六局承建的宜彝高速公路SG6標段全長19。5公里,包括28座主線橋樑、15座匝道橋、3座隧道,標段內橋隧比例高達68%,是全線地質環境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標段之一。

百米高空架“天橋”

作為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樑,四方碑溝特大橋的建設過程可謂“高處不勝寒”。該橋跨橋距離谷底最大高差達191米,相當於60多層樓的高度。百米高空的風力最高能達到10級左右,高空作業給建設者們帶來巨大挑戰。

對於高空作業,首當其衝需要解決的就是材料運輸問題。建設者們在主墩左側架設2臺塔吊,先後按照空載試驗、額定載荷試驗、動載試驗、靜載試驗進行試吊,確保塔吊各項技術引數均滿足設計要求,並將塔吊節段預先放置到合適位置,以便根據施工進度隨時調整塔吊高度。同時在其餘橋墩處設定大型汽車吊,保證施工材料從地面源源不斷地輸送至百米高空。

要建成全線最高132米的主墩,最難的就是解決高標號、高強度混凝土垂直運輸澆築的問題。為此,專案部組織成立技術攻關小組,採用先進的預應力反壓技術替代傳統的堆載預壓技術,選用優質玄武岩、水泥作為主要原料生產出穩定性較高的混凝土,並採用大型泵車和高強度泵管裝置泵送混凝土至橋墩的各個部位,有效解決了混凝土垂直運輸的問題。

在建設者們的不懈努力下,歷經800多個日夜的艱苦鏖戰,這座架在百米高空的“天橋”正式建成。

“豆腐渣”裡打隧道

行至蜀地,十萬大山綿延不絕,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建設“出蜀通道”,不僅要克服高空作業的風險,還要經歷隧道施工的艱辛,而新田灣隧道就是全線地質最為複雜的隧道,也是決定宜彝高速能否按期通車的關鍵性節點。

“一鏟挖出半米,破碎的圍巖一下湧出兩米,打隧道就像在‘豆腐渣’裡打洞。”這是建設者們建設新田灣隧道的真實感受。

為了攻克這道難關,專案部多次邀請相關工程技術專家深入現場研討論證施工方案,最終決定採用“兩臺階預留核心土開挖法”,將斷面分成環形拱部、上部核心土、下部臺階三部分,減少上、下臺階施工干擾。同時透過小導管注漿,將軟綿、破碎的圍巖凝結成一體後再開挖,初期支護及時封閉成環,最後仰拱二襯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築,有效避免洞身開挖造成較大的收斂和下沉,保證隧道結構強度。

崇山峻嶺築通途

在位於筠連縣筠連鎮德勝村的崇山峻嶺間,一條雄偉的“巨龍”盤踞其中,它就是西部洞群互通,這是宜彝高速公路四川段的最後一個重要節點。

西部洞群互通是宜彝高速公路與神羊洞風景區的連線點,由8座匝道橋與主線橋樑相互銜接組成。由於各匝道橋曲線半徑不一,最小的匝道橋曲線半徑僅為100米,架橋機作業相當於在圓上畫了一條切線,架樑喂梁作業空間極為受限。要架起這座“巨龍”,比登天還難。

辦法總比困難多,為了架起這座空中“巨龍”,專案部在進場後經過多次研討,最終決定採用2臺130噸級吊車,配合架橋機旋轉調整梁體角度,最終圓滿完成205片梁體的架樑任務。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在中鐵六局建設者的努力下,這條古人口中的艱難蜀道如今變成出川連滇的“交通大動脈”。作為四川南向的重要組成部分,宜彝高速公路(四川段)的開通,將結束四川宜賓筠連縣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成為當地居民穿越十萬大山的“咽喉要道”,助力當地走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