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敦煌寫本《壇經》裡的一首偈語,每一句都充滿禪理,值得我們一讀

當年考古工作者在敦煌莫高窟不僅發現了驚豔的壁畫,同時還從裡面發現了很多失傳已久的經典古籍,其中就有寫本《壇經》,這部著作一度失傳了很久,而且裡面記錄了很多的經典詩作,其中就有四首惠能所寫的偈語,而且每一首都充滿了禪理,這樣的作品也是極不少見,每一首都給人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所以讀這樣的作品,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一定是會有收穫。

惠能禪師是唐代有名的詩僧,俗姓盧,唐代嶺南新州人氏(也就是今天的廣東新興縣),他是唐朝得道高僧,黃梅五祖的得意弟子,對於佛學極為有研究,而且在民間的名氣也是很大。據說當年黃梅五祖為了選出一位得意意弟子來接替自己,於是命人寫一首偈語,於是惠能禪師脫口而出,寫下《菩提偈》,從而深得黃梅五祖的賞識,成功接替了他的位置。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就是第一偈語,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這首《菩提偈》也正是在敦煌莫高窟裡所發現,出現在《壇經》裡面,要不是記錄了這首作品,很有可能就會失傳,使得我們無法讀到這麼一首經典之作。通篇寫得很有趣,同時也很細膩,詩人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寫得極為深刻,畢竟對於惠能禪師來說,他看透了一切,自然就能夠創作出如此深刻的作品。

高僧與常人的區別,那就是他們活得更加通透,也更加的深刻,無論是對於現實的感知,還是對於生命的體驗,他們都比常人要更為有感觸,在這首作品中,惠能其實是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同時也把心理的變化,還有對於生命的體驗,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作品與眾不同,每一句讀來都讓人拍案叫絕。

如果我們從字面上來看的話,作品顯得通俗易懂,並沒有什麼深刻的地方,其實我們還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作者是佛門中人,每天過著青燈古佛的日子,已經是超凡脫俗,為此在這開篇的兩句中,他就寫得很深刻,“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菩提原本是沒有樹,眼前明亮的鏡子也不是臺。這兩句看似什麼也沒有寫,其實是講述了一個道理,只要心靜看到一切都是猶如幻影,無形無影,這也是詩人最高的境界。

最後兩句寫得就更有趣,也更加的深刻,“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就沒有一物,何處會有塵埃。這世間萬物本來就是空無,只要心如止水,不會有任何的祈求,不會有過多的慾望,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爭鬥,也就看不到這世上的塵埃,畢竟世間的一切都很明淨,一切都是顯得很通透,這兩句與前面的兩句,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從而讓這首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可見詩人也進入了另一個層次。

每個人對於人生的看法,其實是不一樣,惠能作為得道高僧,他在這首偈語裡,所營造出來的意境,其實是一種空無,也就是沒有的意思,正是由於他活得很通透,對於世間萬物沒有了更多的追求,已經是達到了另外的境界,自然而然對於人生的感知,對於現實的認知,要比常人更加深刻。在這首偈語中,他把人生所看到,還有自己所悟到的哲理,全部都寫進了作品中,從而使得這首偈語處處充滿了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