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雲鯨 J3 體驗:如何滿足我得寸進尺的懶惰?

作者:WHYLAB

都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別忘了還有一句:「懶是推進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

其實無需覺得「懶」字不好聽,所謂的「懶」,其實與「解放雙手」互為低、高情商說法;科技的發展一向是為滿足人們的「懶惰」而展開的,否則洗衣機、洗碗機又何必走入尋常百姓家呢?看近幾年掃地機器人的發展與迭代,或許更能見證我們越來越「懶」的生活狀態變化,也是「懶是推動進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此話的最好佐證。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家務奧運會」,那麼掃地、拖地將會是「家奧會」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專案,如今也將是最拼技術的兩個專案。

吸塵器的發明,一定程度上簡化、輕量化掃地這項「運動」,而後吸塵器經歷了小型化和無繩化的過程,讓掃地這項「運動」變得省力且高效。

掃地機器人的發明,讓掃地這項「運動」的行為主體由人轉向了機器,而人更像是一個監督者和事後清理者;隨後掃地機器人的進化,讓人類非必要的監管越來越少,雙手被解放了,卻似乎沒完全解放。

機器既然能替我們掃地,那麼為什麼不順便幫忙拖地呢?於是帶有拖地功能的掃地機器人誕生,出生牛犢的它們還非常不成熟,不合理的設計卻讓人越來越操心,於是在普通掃地機器人基礎上進化迭代衍生出新的物種,它們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自清潔式掃拖一體機器人」。

自清潔式掃拖一體機器人進一步將掃地、拖地、清理拖布、保持拖布清潔的活兒都攬身上,而人類只需要定期補水、傾倒汙水、加清潔劑、清理塵盒、維護耗材即可。

如今,有的自清潔式掃拖一體機器人還攬走了補清水、倒汙水、補清潔劑的活兒,人類剩下的只有定期清理、維護耗材這兩個動作。

市面上已經有多個品牌推出了自清潔式掃拖一體機器人,有那麼一個品牌,它的產品線暫不算豐富,但聊到這類產品,我總會想到它 —— 雲鯨。它是市面上最早推出自清潔式掃拖一體機器人的品牌,在 2019 年就推出了第一代產品 J1 的廣告也打得挺響亮,雖後來有越來越多品牌加入了這個賽道,它仍有條不紊第更迭著自家的產品,推出過第二代產品 J2,如今來到了全新的第三代產品 J3,定位雲鯨產線中的旗艦級別,售價 4999 元。

雲鯨 J3 繼承了雲鯨往代產品的設計基準,大體純白且整體溫潤的機身,相比起隔壁某款高階產品的硬朗典雅設計,造型上侵略感更低的 J3 其實更易融入大多數的家居。

雲鯨 J3 的完全體由一個基站、一個掃拖一體機器人主機構成,基站的作用除了充電外,還是機器人拖把的清洗、烘乾站,這一次基站頂部右下角用了一塊彩色圓形觸控屏,可以在這塊螢幕上實現 90% 功能的操作。

實際測量 J3 的基站尺寸,整體身高 43cm,左右寬 42cm,靠牆前後 37cm,不過日常需要多預留至少 3cm 的空間,當中原因後面再聊。

掃拖一體機器人本體就是個普通圓形掃地機器人的模樣,簡潔而無多餘的設計,耐看不花哨,頂部突起的是較成熟的 LDS 鐳射雷達的定位模組,囊括定位模組的總高度 11cm,基本輕鬆鑽得進大多傢俱的底部;而官方稱 2cm 的越障能力,實際的表現要比我想象中更好一點。

雖然雲鯨是最早推出自清潔式掃拖機器人的品牌,但前兩代 J1、J2 用的是模組化掃地、拖地的設計 —— 也就是說使用者只能掃地、拖地二選一,且切換模式時需要使用者手動更換邊刷或拖布模組來實現,講真還挺麻煩;而這次 J3 終於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掃拖一體」,翻開機身背部掃地的邊刷在前、滾刷和塵口在中間、三角旋轉拖布在後,不再需要手動更換模組,能直接實現先掃後拖,而在系統上也可以直接選擇「先掃後拖」、「掃拖同時」、「掃地」、「拖地」四種模式,比起上兩代,體驗直接上了兩個臺階。

回到基站這邊,既然是拖地機,就需要用清水和排廢水,甚至是清潔劑 —— 從 J2 起,雲鯨就提供了兩套供水模式:傳統的雙水箱,一個清水箱用以浸潤清洗拖布用,另一個汙水箱儲清潔拖布後的汙水,使用者需要定時傾倒汙水、增添清水;另一種是新增的自動上下水系統,接入市水和排水管道,免去使用者定期手動加水排水的步驟。

J3 的這套上下水功能目前為免費,還提供專人上門安裝服務 —— 它的上下水模組安裝其實並不複雜,但為體驗完整的服務,且免除自己操作不當造成損壞的可能,我也預約了上門安裝。

上門幫安裝的是一位年輕的小哥哥,配上他們統一定製的工裝,面貌挺符合品牌年輕調性的。首先小哥向我確定基站安裝的位置,我選擇了洗手檯的附近(當然最遠可以安裝在上下水源 6m 的地方),隨後小哥著手準備安裝 —— 拆開所有零件擺在專用的墊子上面,自動換水模組、水管轉接頭、三通閥、清水濾網、防爆管,以及較細的清水管、較粗的汙水管和裝飾管各一 —— 用三通閥裝上洗手檯後的閥口上將水分流出來,接到控制盒(一來減低水壓、二來控制水的通止),水從控制盒出來經過清水管流入基站。

而基站這邊也需要做好準備 —— 卸下基站內部原配的兩個水箱,將自動換水模組安裝上內部,並將水管轉接頭安裝在基站背後,接通內部的自動換水模組,並直接將清水管、汙水管分別接轉接頭上,再將控制盒的線接上基站即可,汙水管這邊可以直接引到排水口上,我們這邊直接引到洗手檯後的汙水道下。前面提到基站背後需要多留至少 3cm 的空間,就是為自動上下水所需的轉接頭預備的。

如果各管道太長的話,可以選擇切短管道,只不過我這裡考慮到以後可能會挪位置,讓小哥保留了原有的管道長度,直接藏在洗手檯櫃下,門一關啥都看不到;而裸露出來的部分,小哥幫我用裝飾管包起來了。

不過有上下水管道的露出,也會一定程度影響家居的美觀度,因此在選擇、安裝自動換水模組前建議先做好規劃,個人建議家居可放在陽臺(最好是封閉式陽臺)、廚房內,或者是原先已布好上下水管道的客廳裡。

當然,如果家庭沒有安裝上下水的條件,原裝的 4500mL 清水箱 + 4050mL 的汙水箱體驗也還算不錯,只不過需要定時手動加清水和傾倒汙水;所幸 J3 的清潔劑是可以自動新增的。

掃拖一體機最重要的是「掃地」和「拖地」這兩件事,掃地的邊刷、滾刷,拖地的拖布,這三個機構是可活動的 —— 拖布在非拖地、遇到地毯的狀態下會自動抬起;而吸塵口的滾刷只會在掃地的時候下降工作,而拖地、回充時抬起;至於掃地的邊刷會在拖地的時候後靠,甚至是收起 —— 如此一套機械結構能保持各任務執行時的質量。

關於「掃地」的方面,J3 給我最大的印象是噪聲小、不刺耳,並不像其它掃地機器人只要運行了噪聲就很大,J3 只有在執行掃地的過程才啟動吸塵電機,普通的走位、地圖建模過程都是安安靜靜地執行的,個人認為這是它的加分項;不過它最高 3000Pa 的吸力並不是市面最大的,其風道設計也會決定實際的清掃效果,紙巾屑、餅乾碎什麼的,用正常檔的吸力走過 1~2 次都能清理掉,強勁檔基本一次搞定。

這一次 J3 配了一個 480mL 容積的集塵盒,內建的 5200mAh 電池,純拖地的話,大概能支撐 150 平方米的空間拖兩次。

雖說 J3 有純掃、純拖、先掃後拖,以及邊掃邊拖四種模式,先掃後拖清潔效果最佳,而邊掃邊拖效率較高,且機器人在經過已清掃的區域會主動收起邊刷以免造成二次汙染,這方面雲鯨想得挺周到。

「拖地」其實才是 J3 的拿手好戲,可升降的 180 r/min 三角形雙拖布比起純圓形的拖布更適應角落的清潔,拖地時會對瓷磚地面有最高 12N 的下壓力,提升拖地的效果,木板地面壓力會自動降低到 7N,配合三檔溼度,已能滿足普通家居的拖地清潔了。

J3 主機本身是沒有水箱的,拖布的浸潤需要在基站完成,一次清洗、浸潤大約能拖 10 平米的空間,然後再回基站重新清洗、浸潤拖布接著繼續拖掃;有趣的是 J3 這次新增了一個名為 DirtSense 的檢測系統,每次回基站清洗拖布時,系統會依據汙水的骯髒程度來判斷之前拖地區域的乾淨程度,如果太髒會自動安排重拖對應的區域,至乾淨為止。

講真,J3 來回清洗拖布的拖地清潔效果好,但效率其實並不算高 —— 我們辦公室環氧地面,先掃後拖我們 63。15 平米的「客廳」總耗時 2 個鐘;而最「地獄級的」Hard 環境:我們複雜多障礙物的辦公區地面,174。73 平米,J3 拖地共耗 10 小時 —— 這也是這類清潔方式的掃拖一體機通用缺點,沒辦法,不過雲鯨給 J3 配備一個較為智慧的「鯨靈託管」模式,無需使用者多想、刻意去規劃掃拖計劃,能感知較骯髒的區域,自動地劃區清掃、清掃模式和次數等,用弓型路徑來來進行清掃,儘可能保障清潔無死角,甚至會每週進行一次深度的清掃,特別用「扭屁屁」的形式加強對邊角部位的清潔補漏。

雲鯨 J3 體驗:如何滿足我得寸進尺的懶惰?

我們的這臺雲鯨 J3 是負責辦公室地面清潔的,掃地、拖地、清洗拖布、烘乾拖布由它負責,那我還需要負責什麼呢?

負責定期傾倒塵盒裡的垃圾、定期清理基站底部的搓衣板,啊不,是搓布板,以及數個月定期更換一次耗材即可。

雲鯨 J3 的耗材主要有 6 個,清潔液、拖布、邊刷、塵盒濾網、水箱過濾海綿,以及滾刷,我也刻意去找一下它們的更換成本,但如今官網只上線了清潔液、拖布這兩種耗材,價格分別為 129 元/支、49 元/雙,其它耗材還需要等日後官方上架才知道價格。

雲鯨 J3 體驗:如何滿足我得寸進尺的懶惰?

用了一段時間,本人對雲鯨 J3 這款產品大體上是滿意的,它能算是如今掃地機器人這類產品最接近終極的形態,使用者需要操心的已經非常少了,在執行的過程省心,噪聲也較小,越障、防纏繞效能不錯;不過雲鯨 J3 最大的遺憾是暫時沒有接入其它智慧家居平臺,而云鯨自家平臺的生態暫時還較為薄弱,雖說它的 app 功能、視覺化等方面做得足夠到位,若能接入其它生態,那麼會是加分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