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真正的教養,是把舒服給別人

敬人者,人敬之;

愛人者,人愛之。

作者:洞見yebo

前幾天看到網上有人討論:什麼是教養?

這讓我想起了哲人赫拉克利特說過的一句話:

“教養,是人的第二個太陽。”

有教養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讓身邊的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正所謂君子如玉,觸手可溫。

一個人真正的教養,就是懂得把舒服留給別人。

1

學者黃金陵曾在書中回憶過一件往事。

1988年,在一次學術會議期間,黃金陵與物理學家徐光憲同住一室。

會議閉幕的前一天晚上,徐光憲熬夜寫致辭。

黃金陵因為太困,就先睡下了。

等到半夜醒來,他驚訝地發現桌前沒有人影,而洗手間卻亮著燈。

他走近一看,只見徐光憲坐在洗手間一張小凳子上,將稿紙抵在膝上,正藉助微弱的燈光俯首疾書。

黃金陵不解地問:“老徐,你怎麼在這裡寫字,趕緊出來。”

徐光憲笑了笑,輕聲說:

“待在這裡我很自在,你繼續睡,明天的會要開很久呢。”

這時黃金陵才恍悟,原來,老徐是怕打擾他休息,才特意躲進狹小的洗手間工作。

想到此處,黃金陵大為感動,多年後仍將此事銘記在心。

聽過一句話:

“善良,不是輕易地從別處買來貼在身上的標籤,而是你本人的生命裡側,面板底層,滲透出來的光彩奪目的情操。”

心懷善意的人,凡事總是會不自覺地優先考慮別人,把自己放在後面。

讓別人舒服,就是在不動聲色中,給他人最體貼入微的關懷。

2

作家蔡瀾,有次和好友倪匡一起逛書店,被一個女學生認了出來。

這位女學生立即掏出一個本子,拉著倪匡要簽名。

誰知,簽完一個,女學生把本子翻過一頁,讓倪匡繼續簽名,一連簽了好幾個。

蔡瀾就問女學生:“是不是幫同學要的簽名啊?”

女學生不好意思地說:

“那倒不是。別的同學有劉德華的簽名,我跟她要,她非得讓我拿五個倪老師的簽名和她換。”

蔡瀾聽後,大驚失色,以為倪匡聽了會生氣。

沒想到,倪匡卻面帶微笑地說:

“劉德華的名氣比我大多了,五個換一個,你可賺大了啊。我再給你多籤幾個,你可以拿去跟同學多換些。”

隨後,他又認真地簽了幾十個名字。

拿到這麼多簽名,女學生非常開心,收起本子高高興興地走了。

事後蔡瀾對倪匡說:“她拿你簽名去跟別人交換,你能不發飆,讓我很意外。”

倪匡笑著說:

虛名不值一提,何必較真?籤幾個名字,滿足別人一個心願,何樂而不為?

聽了這話,蔡瀾深感敬佩,從此便將他視為摯友。

亦舒曾說過:“涵養與修養並非虛偽,故意使人難堪並非率直。”

對於他人的失禮,或不經意的冒犯,少一點較真,就會多一分體諒。

所有給別人的舒服,其實都是善意的釋放。

那些理解與包容,都來自寬廣的心胸,和源自骨子裡的溫厚。

3

京劇大師譚元壽出身梨園世家,曾祖是被尊為京劇“鼻祖”的譚鑫培。

他本人也是國家一級演員,還多次參加過國宴。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卻一點架子都沒有。

譚元壽幾乎每年都會受邀參加春節聯歡晚會,有時候要表演節目,有時候只是單純的觀眾。

很多央視工作人員都還記得,每次一進央視大門,他就開始給大家拜年。

從門衛到保安,再到工作人員,無論年齡大小,職位高低,他都一一拱手,笑著說:“給您拜年!給您拜年!”

見到接待自己的服務員,他也會說:“您辛苦,我們又給您添麻煩了。”

臺裡的人都說,跟譚先生相處,如沐春風,哪怕站在他身邊,都感覺暖洋洋的。

2015年,後輩王謙詳、李增瑞舉辦合作55週年慶祝演出。

這時,譚元壽已經86歲了,因為年事已高,不便來到現場。

但他還是讓兒子送去花籃與賀信,表達祝賀之情。

而實際上,譚先生與王謙詳、李增瑞兩人,僅在多年前有過一面之緣。

至今王謙詳與李增瑞回憶起此事,仍然感動不已:

“譚先生是泰斗級人物,已經那麼大歲數了,還記得我們,給我們道賀。這份恩德,我倆永遠銘記在心。”

古語云:

謙者,德之柄也。

越是高貴的人,越是能夠放低自己,把自己看得很輕,把他人看得很重。

有一種修養,叫不以身貴而賤人。

把舒服留給別人,是無論自己地位多高,身份怎麼樣,都能處處給他人尊重。

4

1919年,林語堂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

由於學校突然停掉他的獎學金,一時間他的生活陷入困頓。

走投無路之下,林語堂求助北大的胡適;

“能否由尊兄作保,向他人借貸1000美元,待我學成歸國償還。”

收到信後,胡適犯了難,1000美元可不是小數目,誰會借給一個學生呢。

但他不想讓林語堂失望,更不願耽誤林語堂的學業,於是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這筆錢匯去。

他在附言裡說:“此款是北大對你的資助。”

林語堂從哈佛畢業後,又赴萊比錫大學讀博,再次電報胡適:

“請問還能不能向學校申請資助。”

這時,胡適自己的生活也不算富裕,但他還是節衣縮食,湊了1000美元匯過去。

靠著這些錢,林語堂順利學成歸國。

回來後,他到北大向蔣夢麟校長致謝,蔣校長聽後一頭霧水,表示北大根本沒有這項資助。

這時,林語堂才知道,那2000美元,全是胡適自己掏的腰包。

因為怕自己尷尬,用著不安心,還故意說成是北大的資助。

想明白了這一點,林語堂久久不能平靜,立即登門向胡適致謝。

聽過一句話:

“真正善良的人,是能感受別人的難處,卻不讓別人難堪。”

這種人無論何時,都能夠正視他人的處境,理解他人的難處,照顧他人的感受。

但卻從不在意自己的得失,也不考慮任何回報。

讓他人舒服,是一種捨己利人的厚道。

唯有發自內心的體恤,才會寧可自己吃虧,也要成全別人。

5

作家葉聖陶的孫女葉小沫,在採訪中曾提及,爺爺常說的一句話是:

“做什麼事情,都要有為別人考慮的習慣。”

小時候,相比讀書寫字,爺爺更喜歡教她為人處世的原則。

比如,遞給別人刀子的時候,要把刀柄對著對方,這樣對方才好接手;

放碗筷時,筷子要放在碟子右面,調羹把兒要向右,好讓用餐的人拿起來順手;

在公共場所,走路、關門都要輕,放東西的聲音也要輕。

等到葉小沫當了編輯,爺爺告訴她:

寫文章要為讀者著想,句子要通順;抄寫稿子要為排字工人著想,字要寫得工整;稿子發表了要為作者著想,儘快寄稿費。

葉小沫一直遵從爺爺的教導,憑藉素養與口碑,最終邁入業內最知名的編輯行列。

聽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想在世上立足,不僅需要持身守正的品行,更要有推己及人的關懷和慈悲。

所謂教養,不是固守和索取,而是懂得付出和給予。

把別人放在心上,在力所能及之時,多替別人考慮,多給別人方便。

古人云,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把舒服給別人,你才能由內而外散發出優雅和矜貴。

美國心理學家戈爾曼說過:“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了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給別人一份舒適,就如同結一次善緣,也好比搭一座長橋。

有緣在,世間處處有真情;有橋在,天塹也會變通途。

正所謂:

敬人者,人敬之;愛人者,人愛之。

讓別人舒服,在給他人帶去溫暖的同時,也是在成就自己的人生格局。

點個

贊吧

,願你學會善待他人,也終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