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在細雨中呼喊》:一個人生來就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曾經有過幸福...

作者:summercc03

一次偶爾刷短影片看到李健說他讀過餘華的所有作品,最喜歡的還是《在細雨中呼喊》。如此促使我在讀過《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之後,又讀了餘華的這部作品。

餘華寫作的最大特點是苦難意識和宿命現象,無論是《活著》裡面的徐福貴,還是《許三觀賣血記》裡的 許三觀 ,他們都是社會底層的貧苦男人,一輩子為生計奔波勞碌,無論是勤勞本分還是狡猾精明都難逃貧窮的宿命。《在細雨中呼喊》則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長經歷和心靈歷程,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回憶了孫光林兒時的諸多時光,這時光裡充滿了孤獨,以及由此帶來的隱隱陣痛。

餘華採用了《百年孤獨》式的開篇形式,首先展示的就是一個男孩在細雨黑夜躺在床上聽雨聲的場景,他孤獨地躺著,孤獨地回憶自己孤獨的年少時光……

這個叫孫光林的男孩排行老二,既沒有老大孫光平與生俱來的家族地位,又無法得到老么孫光明作為斷腸子的特殊厚愛。於是,六歲的孫光林被送人。在那個新家裡,他幸運得到了一絲家的溫暖,遺憾的是養父出事自殺後,孫光林不得不又返回到南門的家,重新回到被嫌棄被忽視被孤立的生活之中……

他每天一個人坐在田埂上不言不語,看著哥哥橫行霸道,看著弟弟耀武揚威,看著父親囂張無賴,看著母親恬退隱忍,看著祖父卑躬屈膝……

孫光林目睹著,思考著,沉默著。沒人在意他,也沒人在乎他。他的世界沒有親情,家人把他看作沒有扔出去的包袱,因返回南門當天時逢家裡起火,他又被看作是家裡的災星,一家人都遠離他,所以他把自己置於家人的視線之外,哥哥打人時他沒去助力被看成軟弱,弟弟溺水後他沒有當眾嚎哭被定性為冷漠。

其實,他的內心非常柔軟非常渴望溫情,因醫生用手在生病的他額頭試過溫度,他甚至就站在醫生下班的路口等待,渴望醫生能再撫摸他一下。

他骨子裡也有血濃於水的親情,他會在無人的深夜跑到溺死弟弟的水邊哭泣。他同情祖父的唯唯諾諾,理解他不得已的撒謊。他更心疼忍辱負重的母親,所以他極其痛恨自己的父親--孫廣才。

餘華筆下的孫廣才是一個蠻橫殘暴的流氓無賴---對妻子不忠,對父母不孝,迫害兒子,侮辱兒媳,可以說是個極端醜陋的父親形象。

他渴望二兒子從家中永遠滾蛋,經常暴打他;當小兒子因救人而喪命後,孫廣才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痛苦,而是異想天開地想以死去的兒子為資本來獲取名利,幻想吃兒子的人血饅頭來過上幸福的生活。

他完全不受傳統家庭倫理道德的規約,從容地出入於寡婦家,將糧食也背到寡婦家去;對自己的父親百般虐待;甚至破壞兒子的婚事,對兒媳動手動腳。在

他身上讀者看不到任何作為父親本應承擔的責任,父親的形象、尊嚴、權威蕩然無存。最後他死有餘辜的掉進了茅坑裡。

孫光林親情上的缺失促使了他寡言少語毫無自信的性格,他渴望友情但是自己不敢去靠近別人,只敢站在遠處看著蘇杭蘇宇,從蘇宇那一天主動走到他身邊起,受寵若驚的孫光林就全身心的把他當做了朋友,無論他最後做了什麼壞事,孫光林都堅定不移地和他站在一起。

多年以後當孫光林長大遇到受欺負的小魯魯,他自告奮勇做了小魯魯的朋友和靠山,在小魯魯的身上孫光林才療愈了自己童年的孤獨。

一個人生來就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曾經有過幸福後再跌入孤獨。

孫光林在養父家的六年裡得到過家的溫暖,也曾擁有過國慶、劉小青那樣的好朋友。但當他返回南門以後他一下子失去的友情,也找不到親情。

一個12歲的男孩每天面對的是城鄉生活的差異,家人的漠不關心,父親是地痞流氓、母親軟弱隱忍、兄弟間的殘殺,沒有一點家庭的溫暖,只有滿嘴的苦澀。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時候,他卻總沒有陪伴,總是他自己一個人孤單地踽踽前行。

有句話說“你終歸要一個人,嚐遍所有人生滋味,孤勇前行。”那些排擠和孤立並沒有摧毀孫光林,他在荊棘中奮力穿越,遍體鱗傷但收穫了堅強的意志、孤獨而高貴的靈魂。最後他離開南門隻身去了北京,去創造屬於他的美好世界。

《在細雨中呼喊》中有孤獨,有拋棄,有威脅,有誣陷,有青春的懵懂和迷茫。它不單單是一個故事,他是在告訴讀者什麼是成長。每個人的心中,都曾經住著一位脆弱敏感的少年,但少年終究是要長大的。少年內心的荒蕪和孤單,是每個人渴望去擺脫的。但擺脫的方式不是逃避,也不是抽身而退,而是勇敢、從容去面對,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請記住,那些無法摧毀打敗你的,一定會使你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