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成書近四十年首度改編話劇,《鐘鼓樓》:熱熱鬧鬧一縷人間煙火

一部30萬字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鐘鼓樓》濃縮至2個多小時的話劇舞臺上,雖然僅僅演出了一場,依然因文學厚度而備受關注。這部由北京九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聯合出品的原創話劇《鐘鼓樓》,在北京保利劇院的首演,更引來了原著作者劉心武的到場。

《鐘鼓樓》是當代作家劉心武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更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鮮有的描寫北京題材的小說,2019年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小說講述了鐘鼓樓下一座擁有四戶人家的北京四合院中,以薛家二兒子薛紀躍的婚禮為主線,勾勒出一曲熱熱鬧鬧的“80年代京味市民交響曲”,一幅盛滿煙火味道的“老北京清明上河圖”。成書近四十載,此次首度改編話劇,作為導演黃盈新京味戲劇的第十部作品,也是他首次嘗試茅盾文學獎經典作品的編創。

全劇的改編創造性地使用了“迴文互現”的方式,在時空中透過不同的視角,分別圍繞這座充滿煙火氣的四合院中薛家、荀家、張家和澹臺家四個家庭的生活百態,構成並行而又交叉的故事線,讓觀眾可以在時間的重複中,看到一個事情不同的側面。與世無爭的衚衕大爺、外表光鮮生活卻一地雞毛的名角、恐婚新郎、委屈兒媳。。。。20個藝術形象粉墨登場,傳遞的則是老北京人的精神遺產——寬容與溫情。與此同時,話劇《鐘鼓樓》也延續了原作中對於“時間”這一概念外延與內涵的探索,如同鐘鼓樓那樣敦厚、堅實、巍峨、永恆,向觀眾傳遞一種歷史傳承感:“過去已成為過去,但是,正是這些歷史中樸素的溫暖造就了我們今天的美好”。

正值中軸線申遺的關鍵階段,話劇《鐘鼓樓》也完成了一次對於老北京人“寬厚”和“溫情”的精魂描寫。劇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原汁原味的京腔京韻不僅是一次經典文學創新改編的戲劇作品,更是中軸線上人類精神遺產的謳歌與再現。不僅如此,鐘鼓樓作為時間的象徵,見證著國家邁進的一個又一個蓬勃的歷史階段,普通百姓更是一次次告別舊的生活進入下一個明朗的新徵程。

記憶裡的蝙蝠袖、喇叭褲都在舞臺上覆活,而道具上,劇組更是從市場上淘買到真實的80年代孤品,1980年代的報紙、“四個喇叭”的收音機、三轉一響的機械錶、85年印製的中國地圖等等,都營造了真實的時代氛圍。黃盈稱,“話劇創作是建立在中國文學史高峰的基礎上,但文學性越棒,越是一流的作品在改編成其他藝術樣態的時候越費勁。可劉老師給了我一個特別開放包容的態度,從區域性來看,原著是非常寫實紮實的一部文學作品,有極強的現實主義能力,但站在全域性的角度,從結構上和時空跳轉的理念上來講,又是極具現代性的。”

從60多歲的大爺到6歲多的小朋友,原著中的20個人物被保留了下來,改編時,作為編劇兼導演的黃盈沿著婚姻觀、戀愛觀、家庭觀重新審視這部作品。“我們以1982年的12月12日早晨5點到下午5點12小時發生的事,把時間流轉當成一個圈,看到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鹽,見識他們的寬厚堅韌,回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歷史當中那些純粹的樂觀的奔向幸福生活的人,他們定格在歷史裡永恆存在。”

演出結束後,原著作者劉心武登臺表示,“40年的故事,凝聚北京市民文化、中軸線文化,或者說是四合院文化、衚衕文化,普通人不管身上帶有多少弱點缺點,他們之間不管有多少碰撞摩擦不愉快,到頭來北京人有一個非常可貴的精神遺產,就是能夠做到寬廣、寬容、厚道。即便是經過摩擦,終能夠懂得在精神層面,到頭來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鄰居同事,除了互相理解和諒解,退一步去為對方著想,沒有別的出路。我們在流逝的時間裡面,用這種寬宏和溫情,為了我們的人生向前跋涉。就像劇中說的那樣,時間是一條直線,從1982年放射到現在,我們一起度過了平凡而又能夠回味起來有滋有味的人生。”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編輯/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