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人喝茶這件小事

茶具。視覺中國供圖

現代人喝茶,只需要放一個茶包,開水一衝就好了,簡單迅速;講究一些的,就備一套茶具,過幾道水,引得圍觀的人拍掌叫好。但是,和古人喝茶相比,我們這些“茶道”就遜色太多了。古人對茶的講究與重視,大大超過現在。

那麼,古代人喝茶到底有多講究?

魏晉南北朝,喝茶就是“胡辣湯”

據說,中國茶的歷史從神農時期就已經開始,戰國時期的《爾雅》中,便有關於茶的記載,其《釋木》一篇,講到“檟,苦荼”,“荼”古音正是chá。但是中國茶史真正的起源,到目前為止仍然眾說紛紜、爭議未定,大致有先秦說、西漢說、三國說。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則是在兩晉南北朝,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士。

西漢時期,飲茶之風已逐漸興起,士人王褒在《僮約》中,就寫有“烹荼盡具”“武陽買荼”。同時代的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一隻竹笥在其標籤牌上寫有“檟笥”二字,正是一件盛茶葉的器具。西漢還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今天的湖南茶陵。不過,秦漢時期,茶並非普通百姓的日常飲品,更多是因其藥用效果出現在人們的病床旁。東漢華佗的《食論》中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說,記錄了茶的藥用價值。

後來,民間出現了煎茶的雛形,即粥茶。根據三國時期魏國人張輯的《廣雅》記述,四川人採摘某種樹葉,將老葉子製成餅的形狀,再放上濃稠的米漿。飲用時先用米湯浸泡,再用無焰炭火炙烤,將其烘乾變紅,再搗成碎末放入瓷壺,注入沸水飲用;也有的再加入蔥姜、橘子,以調和苦澀味。

這種茶和我們現在喝的不一樣,更像一種類似胡辣湯的食物,喜歡喝的人會覺得味道相當“酸爽”,不喜歡喝的人便覺得難以下嚥。唐代茶聖陸羽便吐槽這種“胡辣湯”:“用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

六朝時期,粥茶成為南方人的流行飲品,吳主孫皓曾在宴會上以茶代酒,桓溫也曾用茶宴客。但是面對粥茶,當時北方來的客人實在是無法接受,都普遍飲用牛乳類飲料,並嘲諷茶為“酪奴”。

唐朝的煎茶法

唐朝時期,中國人開始用煎茶法飲茶。因為煎茶法的出現,飲茶之風方才盛極大江南北,“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中唐以後,茶已經進入民間,成為老百姓喜愛的飲料。

而茶葉命運的改變,要歸功於陸羽。“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陸羽著有《茶經》三卷,對茶道論述詳盡。他提倡飲用以茶餅碾碎而成的末茶,茶末以米粒大小為宜。首先,煎茶前先烤茶,將餅茶用高溫“持以逼火”,並且經常翻動,“屢其翻正”,否則會“炎涼不均”,烤到餅茶呈“蝦蟆背”狀時為適度。烤好的茶要趁熱包好,以免香氣散失,至餅茶冷卻再研成細末。

與此同時,將鮮活山水放在茶釜中煮,當燒到水有“魚目”氣泡,“微有聲”,即“一沸”時,加適量的鹽調味,併除去浮在表面、狀似“黑雲母”的水膜,否則“飲之則其味不正”。接著繼續燒到水邊緣氣泡如“湧泉連珠”,即“二沸”時,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策在沸水中邊攪邊投入碾好的茶末。如此燒到釜中的茶湯氣泡如“騰波鼓浪”,即“三沸”時,加進“二沸”時舀出的那瓢水,使沸騰暫時停止,以“育其華”,這樣茶湯才算煎好了,可以舀出飲用。

陸羽還主張,飲茶要趁熱連飲,因為“重濁凝其下,精華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另外,飲茶時舀出的第一碗茶湯為最好,稱為“雋永”,以後依次遞減,到第四五碗以後,茶味就已經沒有了。《紅樓夢》裡就講,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三杯便是飲牛。

陸羽之後,煎茶法繼續被髮揚光大,斐汶撰《茶述》,張又新撰《煎茶水記》,溫庭筠撰《採茶錄》,皎然、盧仝作茶歌,乘勢發展,使中國煎茶道日益成熟,茶藝具備了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等五大固定環節。如今,日本的煎茶道保留了中國煎茶道的精髓,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

宋朝的點茶法

晚唐時,唐人又發明了一種“點茶法”,即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裡,一邊衝入滾水一邊快速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點出來的茶湯,上面會泛出一層乳白色的泡沫,以泡沫鮮白、久聚不散為最佳。看煮出來的茶,就能評價煮茶人茶藝的高低。點茶法能發揮末茶的特點,加上注水時要注意對水流、水量、落水點的掌控,有頗多講究炫技之處。

不過,“點茶法”在宋朝時才成為飲茶的主流方式。

宋人特別講究茶餅,味道上追求“香甘重滑”,不喜茶中苦澀原味,並以茶色“純白為上真”。為了製作理想的茶餅,他們在工藝上精益求精。首先精選原料,只選取茶葉的茶心一處,用泉水浸漬,然後上鍋蒸,再用小榨榨去水分、大榨榨去茶汁,以求色白味甘;榨過之後,將茶放在盆裡研磨,好的茶餅一般要研磨一天以上,等到盆中膏狀物勻滑細膩後,再加入龍腦等香料,和上香米熬成的薄粥,一併揉成茶餅。

費了這麼多功夫製成的茶餅,因為有澱粉,樣似牛乳,因摻有香料,口味甘香,與之前粥茶法下的鹹湯茶味道截然不同。

茶道大師製作的茶餅,價格堪比如今的學區房。宋仁宗時蔡襄製作的“小龍團”,一斤售黃金二兩,還極難買到,時人稱“黃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徽宗時,鄭可簡用“銀絲水芽”製成“龍團勝雪”,每餅不但售價四萬錢,還需要搖號限購。

當時的人對於點茶也非常講究。首先,要將茶餅烤乾、捶碎,再用茶碾細細碾成茶末,茶末碾得越細越好。隨後將茶末倒入篩茶的茶羅中,篩取細碎茶末放在茶罐中,以備飲用。接著,先將茶盞烤熱,這是為了避免開水注入冷茶盞降溫影響口感。茶盞烤熱後,用長柄小茶勺從茶罐中舀茶末置於盞中,倒入一點開水將茶末調勻,再用長嘴茶壺注水,同時以筷子、長柄勺或是筅(圓形竹刷)攪勻。攪勻之後,再注入更多的水,水的標準是“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的初沸之水。

最後一步是調茶,須得“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達到“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直到茶麵上銀光翻湧,才算是點好了一盞茶。

由於點茶手法太過講究,是個名副其實的技術活,所以宋朝有錢有閒的人常以“鬥茶”為樂,比試高下,規則是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鬥茶主要考量茶和水的融合程度,攪動茶水轉動,先在茶盞上留下痕跡的算輸。茶色純白,比鬥時盛在黑盞中最為明顯,所以福建建陽的建窯所出產的黑色茶盞,最受當時的人歡迎。蘇軾、蘇轍兄弟就喜歡跟人鬥茶,還專門寫過鬥茶的詩詞。

元明不再講究泡茶法

到了元朝,隨著飲茶群體的擴大,國人不太講究茶道了,畢竟煮茶實在太耗費時間和精力,真不如把茶葉直接用水泡著喝。從那時起,中國人便在採茶後將茶葉焙乾,直接在茶壺裡沏茶喝,茶葉不再摻澱粉、香料,也不再製餅、碾末。隨末茶一起消失的,還有用來製作末茶的一系列複雜茶具,只有裝開水的長嘴茶瓶變為茶壺,繼續被人們使用。

明代皇帝喜歡泡茶喝。洪武年間,朝廷提倡節儉,下令禁止製作高階茶餅,由此,散茶基本一統“江湖”。既然大家都泡茶喝,那麼茶壺的工藝便與時俱進。由於紫砂的透氣性適合泡茶,新的茶文化開始流行,紫砂從明代崛起,皇帝百姓都喜歡。這種壺也便於攜帶,一直流行到如今。

由粥茶、煎茶、點茶到泡茶,飲茶方式的小小轉變折射的是古人生活方式的轉型。不過現代社會,依然有人堅持用煎茶、點茶等古法飲茶。從一葉茶到一個杯、一張桌,再到一個房間、一座城市、一個國家,茶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每個人都可以留一點時光給自己,去品茶、去做一些講究的小事,找回內心對精緻的嚮往。

(作者系青年曆史學者)

徐飛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