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你的房,我的地”違建拆得了嗎?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景一鳴

一排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民房,逐漸演變成臨街的各類商鋪,緊挨著的不僅有垡頭地鐵站口,還有林立的居民樓。油煙、噪音擾民,外賣電動車、待清洗車輛佔路,居民對這些飯館、足療店、洗車行頻頻投訴,究其根源是“開牆打洞”及違建的滋生。拆除違建要面臨的歷史遺留問題不少,8月底,北京市朝陽區垡頭街道聯合“鄰居”王四營鄉開始了行動。

“這些房屋原本只有一層,經規劃部門認定,加蓋的二層都屬於違建。”垡頭街道綜合執法隊副隊長劉大維介紹,被居民頻頻投訴的問題包括噪音、油煙擾民,還有地鐵站周邊外賣電動車佔路的現象。居民投訴涉及的違建共有7處,違建一直難拆是因為牽扯到了複雜的歷史遺留問題。

“你的房,我的地。”劉大維用簡單的六個字,總結了問題的複雜性。追溯違建形成的歷史,要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當年周邊是一整片平房區,屬於鋼琴廠的宿舍。而現在臨街的這排平房,僅僅是平房區最南側的一排而已。

到1999年,鋼琴廠宿舍經過王四營鄉協調,作為解決當地困難戶的居住房屋被使用了,房屋的權屬在那時發生了變化。劉大維說,隨著時代的發展,周邊地區有了街巷、小區,成了人流密集區,靠南側的這一排變成了臨街平房。這些房屋的門改了朝向,面向大街開門,房屋上也不斷加蓋違建,具備了經營飯館、足療店、洗車行的硬體條件。

“近期周邊地區土地的權屬劃撥到了垡頭街道辦事處,但是地上建築物的權屬仍在王四營鄉,這些房屋所有人的戶籍也都在王四營鄉。要拆除違建,垡頭街道和王四營鄉需要聯動解決。”

近期,經過垡頭街道與王四營鄉的共商,拆違推進的思路不謀而合。劉大維說,王四營鄉幫忙找到房主,經過幾輪的動員,房主和商戶都比較配合執法工作。8月底,7處二層違建的拆除工作基本完畢。在房屋恢復原貌後,下一步屬地街道將繼續研究、引導這些房屋的合理規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