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漫天小白蟲,給人們帶來困擾,專家:是世界農業害蟲,很難治

前言

進入9月份以來,皖北多地出現一種白色的飛蟲,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嚴重的地方雖不能用遮天蔽日來形容,但也達到了漫天飛舞的地步,有網友表示,對於具有密集恐懼症的他來說,已經多日不敢出門了。

雖然相關專家再三強調此類害蟲不會對人體帶來傷害,但出行的人們還是戴上了口罩和眼鏡,尤其是騎行的人們,若不採取以上措施,小白蟲就會飛進眼睛和鼻孔,為人們的正常生活,帶來了較大的困擾。

甚至有人把它和楊絮聯絡在一起,歸結為春秋兩季的“自然災害”,那麼,這種小白蟲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蟲子,在農藥應用相對成熟的當今,有沒有比較有效的防治辦法呢?

小白蟲的來歷

大家看到的小白蟲,學名叫白粉蝨,又名小白蛾子,屬半翅目粉蝨科,是一種世界性的農業害蟲。

我國自50年代開始發現白粉蝨,但一直未成為主要害蟲,直至大棚溫室的出現,為白粉蝨提供了繁衍的溫床,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繁衍,如今白粉蝨在我國已經由北向南逐漸蔓延,危害的目標也由溫室擴散到露天作物,城市綠化植物也不例外。

也就是說,白粉蝨主要危害農業,之所以出現在城市中,主要還是遇到了合適的生活環境,繁殖氾濫的結果導致。

今年白粉蝨為啥多

白粉蝨危害的作物眾多,尤其是菊科、茄科、葫蘆科、豆科等作物,另外很多花卉也是白粉蝨爆發的重災區,據農業部門統計,當前白粉蝨危害目標已達112個科,合計600多種植物。

隨著城市綠化得到重視,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自然也成了白粉蝨青睞的物件,從鄉村到城市,對於遷飛性害蟲來說,彷彿並不是難事兒。

今年白粉蝨之所以偏重發生,除了以上因素,還和白粉蝨的生長習性有關。

“幹生蟲,溼生病”,今年黃淮大部區域天氣呈乾旱狀態,這為白粉蝨的爆發,提供了契機,尤其是氣溫在25-30℃的九月份前後,更是白粉蝨繁殖的最佳氣溫。

白粉蝨體型雖小,但繁殖能力卻超強,一頭雌蟲可產卵100-500只,在合適的環境裡,每一個月就能發生一代。

乾旱天氣+適合氣溫+超強繁殖能力=白粉蝨的爆發

白粉蝨能治嗎?

那麼,如此眾多的白粉蝨,能採取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嗎?

據當地農業專家、農藝師高捍東表示,白粉蝨對農藥敏感,但卻相當難治,這也是白粉蝨成為世界性害蟲的原因之一。

以農業防治舉例,很多種植戶都清楚一個問題,即施藥防治後,都能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但農藥持效期太短,向辣椒、茄子等秋季作物,往往間隔三兩天就要重新防治一次。

效果較為理想的烯啶蟲胺+呋蟲胺+展著劑配方,持效期也僅有5-7天。

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是白粉蝨的遷飛性所致,田間作物若不能達到同防同治,就容易造成某種害蟲的泛濫蔓延,類似同等現象的還有薊馬、跳甲等頑固農業害蟲。

而城市綠化較為分散,為同防同治施藥增加了難度。

不過,氣溫是白粉蝨的主要剋星,一旦氣溫降至25℃以下,白粉蝨數量就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