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當出版社開起了自營咖啡店探索純文學的另一種可能|文化觀察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近些年來,隨著參觀博物館成為大眾文化生活中的組成部分,博物館開發出精彩紛呈的文創產品,深受人們喜愛。與此同時,在媒介融合速度不斷加快的當下,傳統出版機構也在不斷創新、銳意進取,尋找將自身發展與時代潮流融合的好方法,努力在變幻莫測的時代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比如有著“文學出版國家隊”之稱的人民文學出版社,開起了自營咖啡店,利用自身的文學出版優勢,做起了“人文之寶”文創盲盒。6月25日晚,人文社還找來知名主持人陳魯豫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義大利語教授文錚在店內開直播,暢談“文學加咖啡”文化,在網上引發不小的關注量。3個小時的直播,僅在人文社官方微博和微信影片號就吸引了超過五十萬人觀看,#咖啡館如何影響了世界文學# #朝花夕拾文創咖啡供銷社開業啦 #等相關話題閱讀量過百萬。

用陀思妥耶夫斯基手稿玻璃杯喝“威尼斯商人”海鹽拿鐵

咖啡館位於北京朝陽門內大街166號西側的咖啡店門面清新醒目。青灰色的石磚襯著白色的招牌,招牌上“朝花夕拾”四個深紅色花體字透著文雅氣息,朝東的茶色玻璃門窗映著太陽,門旁是鐵質的“朝內166”地址牌。面積不大,內涵卻很有文學味兒。經典的美式咖啡被命名為“老人與海”。

美式咖啡極簡的配方,與海明威樸實、直白的語言風格不謀而合,還有定名“威尼斯商人”的海鹽拿鐵,名為“神曲目錄”的espresso……或許顧客點單的瞬間也收穫了與中外文豪和經典名著的共鳴,這正是文學愛好者們靈光相撞的瞬間。

在咖啡店裡,可以看到人文社開發的“正子公也三國水滸卡”等卡牌產品,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手稿玻璃杯、“李杜CP”帆布包,“神話中國:山海經”圖書文創禮盒、千古一夢繪紅樓”文創禮盒為代表的多款熱門文創產品。

據人文社副總編輯肖麗媛介紹,人文社的文創部成立於2019年4月1日,團隊從2人到7人,歷經1180天,研發文創產品566種,銷售18萬餘件,累計銷售額近2900萬元。朝花夕拾文創咖啡供銷社,是在文創產品線上的又一次嘗試,“未來要將朝花夕拾文創咖啡供銷社打造成為當代文學家、藝術家與廣大讀者、文學愛好者的交流地。人文社的編讀往來傳統始自五十年代,從早年的書信往來,到存續幾十年的“讀者服務部”,再到網際網路時代的電子通訊,朝花夕拾·文創咖啡供銷社是人文社探索與讀者溝通的新形式,也是打造精品文創產品、豐富文學傳播方式的新嘗試。”

為何是咖啡店?咖啡與文學關係密切

國內外很多與文學結緣的咖啡館,比如有兩百多年曆史、歌德、安徒生、波德萊爾、拜倫、易卜生等文豪都曾到訪的羅馬古希臘咖啡館,波伏瓦、薩特等文學巨匠青睞的巴黎某咖啡館,因普希金而聞名於世的聖彼得堡文學咖啡館,鮑勃·迪倫創作《答案在風中飄蕩》的紐約某咖啡俱樂部,三毛、白先勇等人經常光顧的臺北明星咖啡館,魯迅、丁玲、夏衍、田漢等作家常去的上海公啡咖啡館等等。

主持人陳魯豫是一位資深的文學愛好者,在直播中她漫談圍繞咖啡文化與文豪、與文學作品的故事。談到巴爾扎克,陳魯豫分享“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其實找不到可靠的出處,最初很有可能來源於有關奧地利作家彼得·阿爾滕貝格的相關評價“他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對於“朝花夕拾”這間小店,人文社文創部負責人鄺芮表達了這樣的願景:力圖以飲品的形式呈現更多的文學核心,讓文學與咖啡發生反應,讓文學走出紙本與電子螢幕,真正走向現實,走進生活。

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臧永清認為,作為國家文化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出版行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是一種創新,更會成為一種趨勢。

隨著資訊介質的不斷演化,融合出版、跨界出版,乃至“泛出版”概念,正在出版業悄然興起。在純文學不太可能成為出圈的大眾話題的情況下,將文學的因子,透過新的媒介,融人到現實生活當中,或許是一個好方法。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