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誰是歐洲能源危機的最大受益者?德國人終於忍不住說話了

歐洲人在品嚐“隨美起舞”的苦果時,也逐漸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孔。

誰是歐洲這場能源危機的最大受益者?德國人似乎開始逐漸醒悟。

5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公開抱怨,以美國為首的“友好國家”,以過高的價格向德國供應天然氣。

眼下,歐洲能源危機的解決已然迫在眉睫。作為“老大哥”的美國卻趁機抬高氣價,狠宰“隊友”一刀。如此操作,讓一直緊隨美國、步步加碼制裁俄羅斯的歐洲人,怎能不心寒?

德國吐槽

德國人終於忍不下去了。5日,哈貝克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大倒苦水”。他說:“一些國家,包括‘友好國家’,有時會向我們供應天價天然氣,這真的很成問題。”同時,他還呼籲歐盟委員會能代表成員國與“友好國家”進行對話。

專訪中,哈貝克還特意點名美國。他表示希望美國方面能在歐洲能源緊張的時候給予更多支援。“在石油價格暴漲的時候,美國轉向了我們,動用了戰略石油儲備,我認為這種互助應該也用在抑制天然氣價格上。”哈貝克說。

哈貝克吐槽進口氣價太高,呼籲“友好國家”發揚互助精神。圖源:DW

此外,哈貝克還建議歐盟統一利用市場能力,協調成員國理智、同步地進行採購。他認為,此舉不僅能提高議價籌碼,還可以避免成員國之間互相抬價推高成本。

曾經,德國等歐洲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但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盟緊隨美國對俄施加多輪制裁,而制裁所帶來的反噬效應,卻令歐洲陷入能源供應緊張、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整體通脹水平居高不下的艱難境地。

無奈之下,一些歐洲國家不得不尋求以高昂價格向美國和卡達等國購買液化天然氣。可誰料想,美國非但不念舊情,反而做起了“趁火打劫”的買賣。

國際能源署資料顯示,今年6月,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首次超過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商業內幕”網站報道稱,美國能源商以大約6000萬美元的價格將大型運輸船裝滿液化天然氣,運到歐洲後,價格飆升至2。75億美元,一趟運輸下來就能賺取上億美元的暴利。

史無前例

德國的處境是許多歐洲國家的縮影。3日,國際能源署釋出天然氣市場季度報告,警告歐洲在今年冬天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天然氣短缺風險。

報告顯示,為保證供暖季結束前天然氣儲備始終充足,歐盟成員國的用氣需求應比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降低9%至13%。其中,大部分改變不得不由消費者做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歐洲天然氣的使用成本幾乎是美國的八倍。一些美媒注意到,如此高昂的能源價格正在迫使部分歐洲製造業廠家轉移至美國。

歐洲天然氣的使用成本幾乎是美國的八倍。圖源:CBS

9月,總部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化工企業OCI宣佈,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擴建一座合成氨工廠。今年早些時候,丹麥珠寶企業潘多拉和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也宣佈了擴大美國業務的計劃。

這無疑引發了人們對歐洲“去工業化”的擔憂。“很少有歐洲企業沒有被捲入到這場能源危機中,只是,當前的痛苦究竟是暫時的,還是一個‘去工業化’時代開始的標誌?”《華爾街日報》這樣問道。

事實上,能源領域的問題很快就傳導到了經濟與民生領域。德意志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梅耶認為,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歐洲經濟將陷入低增長和高通脹並存的局面。

德意志聯邦銀行日前釋出月度報告預測,主要受能源危機影響,德國經濟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出現萎縮。

團結不再

能源緊缺、通脹高企、經濟停滯……歐洲人在品嚐“隨美起舞”的苦果時,也逐漸看清了美國的真實面孔。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長期以來,美國對歐洲的主要政策是透過北約實施軍事影響,或者介入到特定的地緣政治衝突中。歐洲能源當前的弱勢地位,使美國又多了一個可以深入影響歐洲產業發展,甚至政策設計的重要經濟槓桿。

漸漸有所警覺的歐洲,眼下也只能自己想辦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5日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歐盟需對進口天然氣設定臨時性的價格上限,直到歐盟方面制定出新的天然氣價格基準。

馮德萊恩認為歐盟需對進口天然氣設定臨時性的價格上限。圖源:reuters

此前,歐盟委員會一直不贊成對天然氣價格設限,他們擔心此舉會加劇歐盟能源供應問題。外界認為,馮德萊恩此番表態意味著,歐盟委員會在這一問題上態度的轉變,歐盟有望在近期出臺具體的限價方案。

但歐盟的這個打算卻遭到了挪威的強烈反對。雖然不是歐盟成員國,但俄烏衝突爆發前,歐盟地區使用的天然氣有20%至25%來自挪威。在俄羅斯大幅削減對歐天然氣供應後,挪威成為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

除了挪威,此刻正靠天然氣狂撈歐洲一筆的美國肯定會更不滿吧。諸多分歧之下,西方國家之間的團結似乎正在煙消雲散……

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

撰稿 深海獺

編輯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