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今年最後一波裁員中,35+歲遊戲人又妨礙了誰?

導語

35歲遊戲人的這一年

這段時間,小淺所在的公司又裁了一波。

小淺看著內部通訊軟體上越來越“簡潔”的組織架構,身處其中的他不免感到陣陣寒意。

就在一年半前,小淺剛進公司時,公司以行業裡具有競爭力的薪水、福利進行大力擴張,上馬多個專案,一時烈火烹油。而今年外部環境急轉直下,公司現金流吃緊,不得不斷臂求生,除了砍專案外,還凍結了HC(Headcount,招聘名額)和漲薪。

行業景氣度“速凍”之快,好似這兩天席捲南方的寒潮。

接近30歲的小淺曾在頭部大廠工作多年,去年加入了這家新銳廠商,就是看中了專案潛力,希望能完成一次職業生涯的跳躍。“我這個崗位30歲就是一道檻,如果專案不成功,可能到了35歲職業生涯就結束了。”

35歲,這個熟悉又刺眼的詞語再度映入遊戲茶館的眼簾。在遊戲行業,真有35歲的隱形門檻嗎?帶著疑惑,遊戲茶館採訪了多位35歲上下的從業者,聽聽他們的故事。

PART I

大齡未育女性

她的求職debuff疊滿了

如果說男性從業者在35歲時會撞上那道檻,那麼女性從業者的年齡焦慮可能會提前到28歲。

現年34歲的大吉對此早有體會。早幾年大吉臨近30歲時,每當面試官問完業務技能後,他們都會禮貌地追問一句:“家庭規劃方便說下嗎?”

離開老東家後,大吉於今年年初回到了廣州生活。已有7年主美經驗的大吉本希望謀得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但由於能力、年齡以及有懷孕的打算,讓她未能如願。

大吉告訴遊戲茶館,她此前的產品經歷主要以超休閒為主,雖做出了大賣的爆款,但遊戲畫風相對簡單,並不匹配當下遊戲公司“卷美術”的需求。

“現在廣州公司普遍需要擅長歐美卡通風格的美術,而我並不擅長。”大吉並非美術科班出身,美術技能還是在工作中逐步練成,所擅長畫風相對狹窄,是她一大硬傷。

這兩年國內遊戲公司在美術迭代上下了血本,將入行門檻提高了許多。大吉透露,現在主美崗除了要求會原畫和管理外,還需要會UI、3D、特效甚至技術美術等技能。總之就是需要一個全能型人才。

大吉另一大求職不利因素就是生育問題。

每次面試時,大吉會開誠佈公地表示自己考慮懷孕,但承諾一定會處理好工作。不過得到的答覆往往是“知道了,我們內部討論下,請回去等訊息吧。”

毫無疑問,大齡女性求職門檻更高

“行情不好,他們身上也有著繁重的KPI壓力。招一個備孕中的女性,能用多久是個問題。”大吉表示她完全理解專案組leader的顧慮。

回憶起自己做主美時,大吉也曾面試過不少育齡女同胞,也招進來過備孕中的女生,“當時我已經做好她一旦懷孕,就自己頂上的準備了。”

在用人公司眼中,大吉這樣的大齡未育女生不僅無法經常加班,甚至連正常上班時間都無法保證,顯然不是最佳候選人。因此,大吉投出去的簡歷所獲迴音越來越少。

找工作屢屢碰壁後,大吉不得不過上了家庭主婦的生活。還好她有此前開發獨立遊戲的銷售分成,還能“自食其力”。

她每天起床後首先運動,接著做家務、做飯,同時也要拿起畫筆,不忘專業技能。看起來,大吉過上了多少打工人夢寐以求的生活。但大吉並不開心,她認為宅家不能實現自我價值,也真的不喜歡被家務捆綁。

女性從業者往往會因生育問題而暫別職場兩三年,再出來工作時若有“恍若隔世”之感,將面臨更多困難。如此巨大的犧牲,不啻於一場諾曼底登陸戰。

PART II

從年齡焦慮中緩釋

他在不斷變化的業務中收穫自信

如果只看外貌的話,遊戲茶館很難想到範驌已經36歲了,歲月在他臉上只留下少許皺紋。範驌在一家上市遊戲廠商做發行,此前也曾在海外工作過多年。

範驌坦言自己也曾有過35歲焦慮。2020年,他決定回國工作。範驌透過內推以及招聘網站投簡歷的方式,投了數家公司,也面試了數次,但最終都沒有拿到offer。很多次都是一開始聊得好好的,然後就沒下文了。範驌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微信壞了”,不然怎麼連內推的反饋都沒有呢?

來到現東家後,範驌的焦慮逐漸緩解。

他目前正在負責一款新遊的海外本地化工作,海外的人脈與資源正好有用武之地。工作推進起來雖不說遊刃有餘,但也稱得上條理清晰。而此前他們團隊發行的一款手遊,首月流水過億,達成了既定目標。

範驌感謝現東家提供的平臺,不僅能讓他發揮此前工作中的積累,還能嘗試新業務,學習新東西。雖然工作壓力在環境變化下驟然增大,但他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獲得感。

到了35歲門檻就不好找工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是用人單位顧慮從業者精力不夠,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另一方面則是擔憂從業者學習能力減弱,不能勝任新業務。

對範驌而言,業務變化從來不是新鮮事。從畢業後開始做內容,到現在做發行,範驌一直根據公司戰略變化,在不斷地更換業務賽道,適應新形勢。在工作中,範驌逐漸建立起一套方法論:即分析現有資源與現實條件,達成目標還需要什麼,怎麼補短板,然後逐步實踐推進工作。

“就拿發行而言,其實同做內容也有相似之處”範驌向遊戲茶館解釋道,“都需要找準用戶畫像,目標使用者在哪,他們行為習慣是什麼樣的,競爭對手是怎麼做的,那麼我們就知道如何去影響這群使用者。”

現在回過頭去看自己前幾年的35歲焦慮,範驌笑言就算自己失業去賣水果,他做得也一定不差。同時,他也看到身邊的同齡朋友基本也沒撞上35歲這道劫,事業反而越走越高。

PART III

兩度最佳員工

他主動選擇離開

北維在遊戲行業已經摸爬滾打了15年了,當他加入現在這家大廠時已經36歲了。在這家人才濟濟的公司,北維表現一點也不輸任何年輕人,他兩度拿下大部門最佳員工。

今年遊戲行業裡的頭部公司,帶頭“降本增效”。北維所在公司自然也不能獨善其身,自上而下都在壓縮成本。北維最明顯的感受,以往無限供應的抽紙,從年後開始定額限量供應。當公司開始壓縮如此細節的成本時,北維就預感到離業務調整不遠了。

其實,北維也不是第一次面臨業務調整、最佳化。幾年前,老東家調整產品線,將北維所在的業務線全部裁撤。幾經考慮後,北維決定選擇離開,去外面看看機會,而不是內部轉崗。

今年北維再度站在抉擇的十字路口上。

4月,北維所在部門決定將業務重心調整至海外市場,同時停運了一個已上線遊戲。北維周圍的年輕同事,不少都是海外留學歸來,英語溝通毫無問題。他們雖然從運營轉型成商務或者產品經理,基本也算平穩過渡。而北維在工作中已經多年沒碰英語了,無論詞彙量還是聽說讀寫能力,都不及年輕同事。讓北維去對接海外,確實有些困難。

北維明顯感受到,自己已不再勝任新的崗位。

作為部門優秀的老員工,領導大機率不忍讓北維“畢業”,而北維又自覺怎麼幹都很彆扭。於是北維主動提出離職,大家好聚好散。現在北維再回到公司約老同事聊聊時,大家都其樂融融,資訊互通有無。

8月離開公司後,北維在朋友公司幫忙,倒也自給自足。北維向遊戲茶館直言,如果他現在去找工作,可以預見並不好找。

不過北維並不焦慮,他的心態還很年輕,依然保持著學習的習慣。他始終認為,80後身上的一些特質、技能,不是隨著年齡漸長所能被抹去的,就能被年輕人所取代的。多年的工作經歷,讓北維在事件洞察上,在使用者喜好反饋上,有著比年輕人更深的理解。

20%的從業者轉型順利

遊戲茶館瞭解到,近期騰訊、心動、疊紙、Garena中國、完美世界甚至米哈遊都砍了一波專案。可以說,遊戲行業沒有一家公司是安穩的。

獵頭公司澤方諮詢合夥人蘋果告訴遊戲茶館,在今年業務最佳化中,確實有不少35+歲的遊戲從業者選擇了離開。據她觀察,這些從業者大多流向VR、區塊鏈遊戲以及元宇宙方向,也有部分轉向諮詢、智慧汽車行業。

不過,蘋果表示這些從業者中大約只有20%的人能順利轉型。另外80%的人經過嘗試後會發現轉型後工作並不適合自己,會再度尋找新的機會。“大約經過6個月的試錯期,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在蘋果看來,相比35+從業者的精力問題,遊戲公司更擔憂大齡從業者持續學習能力的弱化,無法跟上快速變化的行業。

而在海外遊戲公司裡,不少40~50歲的從業者還是團隊的頂樑柱,像《MGS》系列的小島秀夫(59)、《魂》系列宮崎英高(47)、《戰神》系列的Cory Barlog(47)等等,無不是40歲以上,從業時間長達數十年。為何海外就沒35+歲焦慮現象呢?

很難想到,小島秀夫已是年近六旬之人

蘋果認為主要是因為海外主機遊戲受眾年齡也是30+歲,自然需要更為年長的遊戲製作人;而國內遊戲主要群體還是20歲的年輕人,因此更年輕的從業者更能瞭解玩家的需求。

蘋果樂觀地認為,此輪行業低潮期如果沉澱出一批真心熱愛遊戲,有志於終身投入遊戲行業的人才,那麼未來在國內也會看到40~50歲的遊戲從業者。

“立足當下,建議從業者還是要評估下30歲前能不能達到一定高度的職位。如果不能,就需要提前幾年佈局,保持持續學習。對於女性從業者,建議年輕時該拼事業就拼事業,掌握事業主動權。”

國內遊戲行業過去十多年裡發展迅猛,從端遊時代一路快跑進入手遊時代,有時確實顯得些許浮躁。行業熱點變化極快,需要從業者保持持續學習。隨著國內遊戲玩家年齡漸長,市場規模逐漸觸頂,我們可能也需要經驗更加豐富的從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