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歐班列“整備師”:日行10公里為列車“問診”

鄭寧強檢查車輛制動缸。李偉攝

(新春走基層)中歐班列“整備師”:日行10公里為列車“問診”

中新網鄭州1月11日電 題:中歐班列“整備師”:日行10公里為列車“問診”

中新網記者 韓章雲

彎腰、探身、鑽車、檢查……1月10日晚,身穿黃色反光作業服的鄭寧強和工友們在中歐班列(鄭州)整備作業點,“叮叮噹、叮叮噹”,伴隨著鐵錘敲擊車體的金屬碰撞聲,當晚的班列整備作業開始了。

今年60歲鄭寧強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北車輛段檢車員。他所在的班組主要負責中歐班列(鄭州)所用車輛的檢修整備,像醫生一樣為班列“問診”,對不符合技術標準的配件進行更換、處理,消除故障隱患,保障班列安全執行。

鄭寧強檢查車輛車輪踏面。李偉 攝

整備作業往往是辛苦而又枯燥。中歐班列(鄭州)的平板車底盤比較低,受空間限制,檢車員探身或者跨步時,有時候要爬進車底才能完成作業專案。

“我們整備一列班列平均耗時4個小時,檢車員平均彎腰200多次,在車底下鑽爬200多次,行走近10公里。”鄭寧強介紹,檢車員們的工作強度如此之大,與中歐班列(鄭州)的特殊使命密不可分。

鄭寧強(右)與工友配合檢查車輛。李偉 攝

穿行在亞歐大陸上的中歐班列(鄭州)猶如一支支“鋼鐵駝隊”,把中國的貨物送往歐洲,而後又將國外的貨物運返回中國,常年不歇。

2013年7月,中歐班列(鄭州)首班開行。2023年,是中歐班列(鄭州)執行的第十個年頭。十年來,中歐班列(鄭州)越開越密、越跑越快,從每週“單趟對開”到如今每週最高往返32列,業務範圍覆蓋40多個國家140多個城市,成為河南省“陸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載體和平臺。

中歐班列(鄭州)整裝待發。李偉 攝

中歐班列(鄭州)執行里程達7000多公里(國內段來回距離),列車執行速度相比普通列車更快,因此車輛都是優中選優,整備要求也更高,以確保列車運輸安全。

“每檢查一輛車,都要做到錘到、眼到、精神到。”鄭寧強介紹,為中歐班列(鄭州)整備作業有著嚴格的技術標準,每輛車的集裝箱鎖頭、車鉤、輪對等部位都要仔細檢查到位。

“閘瓦(火車執行制動時直接摩擦車輪使火車停車的制動零件)的厚度要求不能低於20毫米,你看這塊剛閘瓦的磨耗已經相當嚴重了,得換下來。”鄭寧強指著一塊閘瓦說,整備作業時需要對每塊閘瓦進行鑑定,一列班列僅閘瓦數量就超過500塊,每一塊都要鑑定到位。

鄭寧強與工友進入中歐班列(鄭州)作業整備點。李偉 攝

“這個班下來,我和工友們共鑑定車輛閘瓦440塊,更換不合格閘瓦39塊。”寒風中,鄭寧強的臉被凍得通紅,但手腳依舊麻利。1月10日晚23點32分,55輛中歐班列(鄭州)所用車輛試風作業結束,鄭寧強才和工友們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班組。

今年也是鄭寧強從事中歐班列(鄭州)整備作業的第10個年頭,他所在班組已累計整備班列10萬餘輛。到4月份,鄭寧強就該退休了,這是他為班列“問診”的最後一個春運。

“每當看見親朋好友餐桌上擺放著中歐班列(鄭州)帶回的‘洋貨’,我就有一種自豪感,因為我參與了班列的保障工作。”鄭寧強如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