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8旬農村老人不聽勸阻,堅持給18名晚輩發壓歲錢,聲稱這是尊嚴

01

8旬農村老人發壓歲錢

每到大年初三,村裡趙大娘家就熱鬧非凡,尤其是挨個發壓歲錢的場景,在村裡著實屬於難得一見的場景。

年逾8旬的趙大娘有6個女兒,外甥外孫多達18名,在發壓歲錢時,為了避免錯發漏發,每年都會讓孩子們排成一隊,由趙大娘帶頭挨個發放,女兒們依次跟在身後,那場面既壯觀又熱鬧。

據趙大娘表示,每年給孩子們發壓歲錢,都是她最開心的時候,在她看來,孩子們越多越好,只要她還能動彈,就要把發放壓歲錢堅持到底。

因為,如此龐大的“親友團”,看著就是一種驕傲。

對於壓歲錢數額,趙大娘表示,按她早些年制定的規矩,每年壓歲錢發放的標準是50元/人。

既然制定了規矩,她就要帶頭完成,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一是透過發放壓歲錢,藉此找回尊嚴,讓晚輩們感受到她還不是連壓歲錢都發不起的無用之人。

二是以身作則,堅決維護自己制定的標準。

由於女兒較多,經濟條件不一,在壓歲錢越發越多的當下,說不定哪位女兒認為50元壓歲錢太少,就帶頭“漲價”,對於家庭條件相對較差,且孩子較少的女兒來說,就是一種不公平,久而久之,姐妹之間就會形成隔閡,甚至會發生較大爭執。

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她想要的,而50元/人的數額,既能讓每個女兒家庭都能拿得起,又能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長輩的關愛。

即便如此,18名晚輩的壓歲錢就高達900元,這個數字對女兒們來說到還能承受,但對於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的趙大娘來講,也算得上是一筆“鉅款”了。

02

老人的智慧

走路已經有些顫巍巍的趙大娘,發壓歲錢時像個孩子,看著晚輩們手中拿著的一沓壓歲錢,她還不忘“調侃”一句“若是把手中的綠色換成紅色,豈不是更壯觀”!

頓時,就有孩子跟著附和,現在給50元壓歲錢確實有些少了,即便是在農村,基本上都是百元起步,何況是咱們這個大家庭呢!

聞聽這話,趙大娘面色一正,鄭重說道:“有我在,壓歲錢就是不能漲”!

在趙大娘看來,發壓歲錢的目的,就是祝願孩子們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過春節發放壓歲錢的風俗習慣,確實能烘托熱鬧祥和的歡樂氣氛。

所以,長輩給晚輩發放壓歲錢,關鍵在於心情,而不在於壓歲錢的多少。

如果長輩因為發放壓歲錢而導致大家逃避過春節,或者每到過春節都會影響好心情,壓歲錢的發放,就失去了意義。

親戚之間,講究的就是團結和互動,在春節期間難得一次互動的過程中,實在不應因為壓歲錢的發放,而產生隔閡。

所以,已經年逾八旬的趙大娘,不但要堅持發放壓歲錢,還要把發壓歲錢的氛圍給延續下去,將做人的智慧和道理,傳給身邊每一個孩子。

03

老人的尊嚴

按理講,已經喪失勞動能力,且沒有退休金的農村老人,完全沒有發放壓歲錢的必要。

發放壓歲錢的事宜,完全可以傳承給有經濟能力的下一輩進行互動。

但在老人看來,事情卻沒有那麼簡單。

在老人們看來,春節期間晚輩們都要過來給自己拜年,如果沒有壓歲錢,就完成不了和晚輩之間的互動,在他們心裡,老而無用的念頭就會更加強烈。

所以,對於失去了創造能力的農村老人來說,春節期間能給前來拜年的晚輩發放壓歲錢,既是一種面子,更是一種尊嚴。

即便這種尊嚴要靠自家孩子來幫忙輸送,他們也樂於如此。

以趙大娘舉例,每年春節前,她家女兒們都會提前把壓歲錢給準備好,並在銀行換成嶄新的50元/張面值,從而讓老人有足夠的信心和底氣來面對這個春節,也不會因為如何發放壓歲錢,而影響了老人們的過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