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不速之客”出沒社群還偷吃貓糧 它的“真實身份”許多市民已並不陌生……

圖說:“貉”在社群道路上出沒 來源/採訪物件供圖

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張欣怡 記者 徐馳) “你們看那是什麼?”“是小浣熊還是狗獾?”“這個好像是保護動物吧……”昨天傍晚時分,在六泉橋社群,居民們正在排隊核酸取樣,隱約看到不遠處的草叢裡有兩隻似貓似狗的小動物正在“偷吃”居民投餵給流浪貓的貓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又是它!我前幾天剛遇見過。”居民周先生回憶,前幾日晚上八點左右,他下班剛回到小區就看到有一團棕色的“小東西”正在爬院牆,“它還挺聰明的,知道有人在看自己就停止了動作,和我‘大眼瞪小眼’。”周先生說,“我是第一次見,想知道是不是什麼野生動物。”但也有不少居民表示擔心,“小區裡有挺多小朋友的,不知道它們是否具有攻擊性。”

經專業人士辨別,原來,這是新民晚報記者們曾多次報道過的動物“貉”。它的體色呈烏棕,吻部白色,四肢短呈黑色,尾巴粗短,臉部有一塊黑色“海盜似的面罩”。“這是犬科非常古老的物種,體型短而肥壯,介於浣熊和狗之間。”區林業站專家陸萬鵬介紹,“目前野生的貉已經從‘三有‘動物升格為‘二級’保護動物。在松江、閔行、青浦等上海多個區都有出沒,一般不會隨意襲擊人類。”

從兩三年前開始,安亭新鎮就常有貉出沒。“一開始只是偶爾在夜間見到,現在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安勇社群社工沈維告訴記者,它們的膽子似乎也變大了,最近,還有居民在白天看到,4、5只貉“成群結隊”,在空置的院子裡“大搖大擺”地曬著太陽,絲毫不畏懼人類的目光。難怪,許多小區市民也已對它們的出現不再感到陌生。

不過,也有居民表示擔憂,野生貉是否會攻擊人類?如何才能與它們和諧共處?陸萬鵬介紹,貉出現的地方大多生態環境良好,可供隱藏之處較多,且食物豐富。他建議,市民們還是要保持平常心,不要隨意投餵和打擾它們。“若是給流浪貓投餵貓糧,儘量將未吃完的食物及時收走,否則給貉提供了充足的糧食,它們容易留在社群裡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