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國人對天下之中的執念,佔據天下之中就有話語權,那天下之中在哪

“中”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視的概念,中華、中和、中庸等詞,都賦予了“中”極高的地位。《中庸》有言“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可以視為中國人對“中”的理論概括。在天人合一思想佔據主導的古代,人世間的秩序也需要按照天人秩序安排。天下之中,自然成為了王者所居之處。

一、洛陽與天下之中

天下之中的概念,在古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周禮·司徒》中記載:“

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然則百物阜安,乃建王國焉。

”先秦時期,尚未建立郡縣制,此處的建王國,其實就是王畿所在之地的意思。天子居於天下之中,乃是合乎天意的表現。《新書》中更明確表達了建都當在天下之中,“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建都

”。

建都於天下之中,既體現了順應天命,表達自身政治最高權威,也有利用地利之便,控御諸侯,管理天下的現實考量。《尚書·禹貢》交代了古代理想的政治地理格局——五服制度。從天下之中,由內到外,是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綏服、五百里要服和五百里荒服。他們各自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和義務,體現了由天下之中而散發開的“

差序格局

”。

雖然天下之中的思想在古代早已萌發,但在史料記載之中,把天下之中作為一個具體地點確定下來的是周公。武王滅商後,尚未來得及治理天下,便病故離世。周公輔佐成王,平定了三監之亂,穩定了周天下的統治秩序。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營建成周——東都洛邑。“

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將九鼎遷於洛邑,說明了對其正統性的確定。從

宗周鎬京

成周洛邑

這二京的不同名稱也可以看出兩者的不同。宗周是周王朝的祖宗之地,而成周之所以成,則是因為洛邑居天下之中,要成周之大業,則必須定都於此。何尊銘文中出現了最早的“中國”,“

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便是指此。

周王朝地圖

從現實的地緣格局來說,當時的經濟、文化重心尚在黃河中下游,也就是華北平原地區。關中平原雖然有山勢阻隔,但相聚華北平原距離太遠,況且關中也靠近戎狄之地。已取得天下的周王朝,想要控御天下,則必須另外選取一個寶地。洛陽,有黃河、洛河、伊河、瀍河、澗河五水環繞,又有山勢之險。更主要的是,洛陽可以憑藉洛河、黃河的上游位置控制華北平原,而向西又有進入關中的通道,自然成為了定都的最好地點。

自此以後,洛陽是天下之中的思想就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共識。自先秦到唐朝,經濟與政治中心皆位於北方,無論是直接定都洛陽,還是以洛陽和長安為東西二京,洛陽都是時人思想觀念裡的天下之中。

二、傳統與佛教知識體系下的天下之中

以上所述的洛陽位於天下之中,是出於政治思想和現實考量下的結果。不可忽略的是,中國古代思想體系對該問題的說明。

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時代,傳統的知識體系需要對現實的政治安排進行解釋。傳統知識體系下,中國人的天地觀念主要有“蓋天說”和“渾天說”。蓋天說中,天地是兩個平面,天在上,地在下。天與地之間依靠擎天之柱支撐,而後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

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天地最相近的地方,就是軸心北極星的位置,被稱為“璇璣”。這種解釋體系應當是古人對所處環境觀察的結果,水往東南流,太陽東昇西落,都可以在其中得到解釋。但是,若按此說法,洛陽則不是天下之中,最重要的是作為軸心的北極星。這種思想體系對古代政治有很大的影響,例如“

君王南面術

”、“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等等,都是將君王比作軸心北極星。

真正使得天下之中地位重要起來的是“渾天說”。渾天說是指天是一個半圓的球殼,而大地則是平面,也就是傳統的天圓地方之說。在這種解釋模型中,並無一個特定的軸心,但是卻有半圓球的中心點,這個點向上是天的最高處,在地上則對應了天下的中心。這種知識體系下,天下之中是需要測量得來。這必須依靠土圭測影法,《周禮》記載:“

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影,尺有五寸,謂之地中

”。其意思便是,在夏至日測量日晷(影子長度),若其與土圭的長度一尺五寸相同,那麼該地就位於地中。

日晷

關於這個地中,古代有兩種爭論,一個是洛陽,一個是陽城。陽城位於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傳說周公就在此測影,確定了天下之中的位置,今日登封仍然有周公測影臺遺址。東漢時期,鄭玄和馬融有過天下之中的爭論,鄭玄認為是陽城,而馬融認為是洛陽。但這種爭論在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波瀾,主要原因在於陽城、洛陽相距不遠,並不影響天子居於地中的說法。更重要的是,地中這個滿含政治意味的概念,在東漢尚未受到質疑,其具體方位只要在中州,便不會引起巨大的政治合法性緊張。

登封測影臺

但佛教知識傳入後,地中的概念卻遭到了質疑。佛教知識認為,夏至日在地中測量,不應有一尺五寸的日影,應當是沒有影子。例如慧嚴和尚指出:“

夏至之日,方中無影,良是地中故也。此方洛南測影臺,至夏至日終有餘分,故非大夏但名東夏也。

”這是對中原王朝地處天下之中固有觀念的強烈衝擊,更何況,他指出了傳統測量日影的缺陷。神清和尚對此也有論述,“

今河南陽城縣,得中夏之中,而影且有餘矣

”,只承認陽城是華夏之中,而非天下之中。

這種質疑引起了持傳統知識立場的學者的反擊,李淳風便直斥,“

唯釋氏一家論天地日月,怪誕不可知也

”。應當說,佛教對於天下之中的質疑,雖然衝擊了傳統的知識體系,引起了中原王朝學者的緊張,但卻並沒有造成巨大的政治影響。原因在於,天下之中的觀念事關正統,不可隨意更改。同時,佛教想要在中國生根,必須順應中國的歷史傳統,如若持論過激,反倒會對自身產生威脅。所以,對於佛教的質疑,後世大多秉持一種存而不論的態度,洛陽或陽城位於天下之中的觀念,並未被消解。

三、正統論下的天下之中

天下之中作為一個政治意涵極強的概念,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極其重要,事關正統,可以說,佔據了天下之中,對自身政權的合法性也多了一層保障。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勢下,各方政權都對天下之中有著爭奪和論述。

如東魏,在高歡的挾持下,孝靜帝將都城從洛陽遷到了鄴城。不久之後,出使南朝的李諧與梁武帝的主客郎範胥有一段有趣的對話。範胥問:“

所訪鄴下,豈是測影之地?

”顯然是以遷都鄴城來質疑東魏的合法性。李諧回答:“

皆是皇居帝裡,相去不遠,可統而言之。

”明顯是在迴避問題。範胥繼續追擊:“

洛陽既稱盛美,何事遷鄴?

”李諧只得以歷史典故回答:“不

常厥邑,於茲五遷,王者無外。所在關河,復何怪?

”此後範胥開始強調南朝的正統,“

金陵王氣,肇於先代。黃旗紫蓋,本出東南。君臨萬邦,故宜在此

”。李諧回答:“

帝王符命,豈得與中國比隆紫蓋黃旗,終於入洛。

”最終還是以洛陽天下之中的地位,來反擊黃旗紫蓋的讖緯之言。可以說,由於從天下之中的洛陽遷都到鄴城,使得李諧對抗範胥的資源不足,最終只得將天下之中的洛陽重新抬出。這次交鋒,應當是南朝佔據上風。

梁武帝

東吳大帝孫權,對居於江東也有一定的憂慮,當其要進行帝王禮儀郊祀時,便疑問道:“

郊祀當於土中,今非其所,於何施此?

”幸虧其大臣幫忙解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以天下為家。昔周文、武郊於酆、鎬,非必中土。

”可以看出,天下之中的思想對於南北朝雙方都有著相當程度的吸引力,也都是要極力爭奪的話語資源。即使不在天下之中,也需要利用其他的證明政權合法性的資源,來對沖天下之中這個概念。

東吳大帝孫權

武則天時期,義淨和尚指出“

洛陽無影,與餘不同

”,不惜偽造自然現象也要將洛陽解釋成天下之中,為武則天遷都洛陽提供合法依據。這一事例清晰地表明瞭洛陽為天下之中的觀念影響深遠,佛教要獲得政權的支援,也不得不利用並順應中國的歷史傳統。

武則天

文史君說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自然沒有哪個地方是天下之中。但我們不應以今人的知識體系苛責古人,而應對古人抱有一種理解之同情。在古人的思想觀念中,洛陽居於天下之中,是天經地義不可質疑的事情。天下之中的觀念一方面有著傳統知識體系的支援,另一方面也支撐著中原王朝的正統地位。這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當時歷史條件下古人對世界、對自身的認知。

參考文獻

龔勝生:《試論我國“天下之中”的歷史源流》,《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王邦維《“洛陽無影”與“天下之中”》,《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孫英剛:《“洛陽測影”與“洛陽無影”——中古知識世界與政治中心觀》,《復旦學報》201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秋山散人)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