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成都圖書館“深夜書房”:透過老照片觸控百年前的成都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成都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4500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那麼,百年前的成都是什麼樣的?當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之時,城市的模樣或許可以透過影像的方式定格於一瞬。

3日晚,在成都圖書館主題分館天府人文藝術圖書館內,幾張老成都茶館的座椅彷彿帶領讀者們再次回到那個百年前的閒適錦官城,在這裡,一場關於成都歷史人文風貌變革的對談正在舉行。

活動現場

這是由主持人周東、作家馮暉,成都圖書館館長肖平,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張宇參與的“看得見的城市——《百年影像裡的成都勝蹟》與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對談”。

《百年影像裡的成都勝蹟》的作者馮暉,常年專注於城市微觀史及歷史影像的研究,該書中所用影像資料,從時間範圍劃分為1949年以前和1949年以後。1949年以前的照片,均出自“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來源或拍攝者資訊都已清晰標註。1949年以後的照片,則是2021年為本次出版特別徵集的,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歷史內涵,能較好地反映在連續的時間段裡成都各個時期的城市風貌。

馮暉從歷史價值、拍攝手法、藝術評論等多個角度對有關成都的老照片進行深度解析。除了把照片放入準確的歷史背景中,挖掘其背後更多的資訊外,還儘可能多地結合天府文化,用通俗易懂並富有故事性的文字去進行創作,讓成都百年風雲的宏大敘事與普通百姓的日常記憶產生聯絡和共鳴。

《百年影像裡的成都勝蹟》

有趣的是,翻開《百年影像裡的成都勝蹟》,會發現其中有許多關於老照片批註的“修正”痕跡。比如說,當初拍攝者可能把成都東門與成都南門混淆的時候,馮暉會根據光線影像、旁邊的植物、煙囪等等,來映證拍攝者的錯誤,並在書中加以批註。

馮暉透過畫圖的方式來說明拍攝者的錯誤

讓周東印象深刻的是,馮暉在書中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和影像資料來記錄成都的老公園。提及該部分,馮暉笑著說,老成都的公園裡有很多“三板”——梭梭板(滑梯)、蹺蹺板和鞦韆,在沒有電腦和手機的時代,公園裡的“三板”為成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憶。“在我這本書中,有一張照片是兩個女孩在很開心地玩蹺蹺板。這個蹺蹺板是四川省郵電管理局一位楊姓木匠的作品。很多人都會去看這位木匠做蹺蹺板,等做好後,就會一起把蹺蹺板搬運到公園裡,楊木匠為了感謝幫忙的大傢伙,還給每人發了一根飛燕牌香菸。”

書中玩蹺蹺板的小女孩

據成都市圖書館館長肖平介紹,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耗時3年,收集了1896年至1949年間的3000餘張老成都照片,從工商、建築、河流、街道、軍政、文化、名勝古蹟等多方面鮮活地反映百年來成都各個時期的城市風貌,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歷史內涵。

據悉,該資料庫已於2020年8月正式上線,這是成都文化機構首次對老成都影像資料進行系統收集,彙集一個城市老照片數量之多,且資訊著錄完整、規範、全面,在國內公共圖書館自建照片資料庫中尚屬首例。同時,“老成都影像館資料庫”中的老照片均標註了原始出處及拍攝者資訊,還對其中一些照片進行了必要的文字說明,讀者可以根據每張照片的資訊,查詢到對應的資料,如具體的出處、攝影作者、所在的刊物期數等,想要查閱的讀者可到館免費查閱使用。

紅星新聞記者 段雪瑩 實習記者 毛渝川 實習編輯 毛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