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乾隆在位六十年,歷經八位內閣首輔,善終者僅四位

清朝軍機處制度始於雍正朝,軍機處的創立是雍正年間因西北軍務籌備所需要而設立的臨時機構,主要體現了在一個“軍機”字上。

軍機處為了更好的保證事務的機密性,對朝中大臣也嚴格限制進入軍機處,並專以文盲為軍機處差役,隨著時間不斷的推進,軍機處不斷加以改進,最終在乾隆時期得以完成,軍機處體制特殊在於,

有官無吏,其官制也頗為簡練,沒有實際定員,都由皇帝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增減。

軍機處是滿清最高核心權力機關,入職軍機處是任何一個滿清要求政治進步的官員的最高夢想。

軍機大臣好像是位高權重,當朝宰相,但實際上,軍機大臣就是皇帝的秘書。

在乾隆朝,

軍機大臣之間也有等級差別,領班大臣實際上就是軍機處的領導

。乾隆皇帝在位60年,

先後有39位大臣入主軍機處,有八位滿漢大臣擔任領班軍機大臣

,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了解一下這8人。依照乾隆要求,宗室不得擔任領班軍機大臣。所以乾隆朝以後,並無宗室出任領班軍機大臣。直到同治朝恭親王奕訢才打破這一慣例。乾隆第一任領班軍機大臣是

鄂爾泰。

1、鄂爾泰(1736年-1745年4月)

鄂爾泰,

西林覺羅氏

,字毅庵,

滿洲鑲藍旗

人。國子祭酒(大學校長)鄂拜之子,與張廷玉同為雍正帝心腹。二人也是雍正朝的軍機大臣。

鄂爾泰是雍正帝留給乾隆的輔政大臣,鄂爾泰仕途起步很低。直到雍正四年,46歲的鄂爾泰才被雍正任命為雲貴總督,因執行雍正帝改土歸流的政策有功,未造成地方動盪、因而得到雍正帝的賞識,雍正十年鄂爾泰(52歲)被召到京城,授予保和殿大學士,居內閣首輔之位。乾隆登基之後,為領班軍機大臣,

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

經筵講官

,管

翰林院

掌院事,加銜太子

太傅

,充

國史館

、三禮館、

玉牒館

總裁,賜號襄勤伯。位居張廷玉之前。

當時鄂爾泰與張廷玉形成了門戶之爭。多次受到乾隆斥責。

乾隆十年病逝,享年六十六歲。

諡文端

配享太廟

,入祀京師賢良祠。乾隆二十年),因其侄

鄂昌

與門生胡中藻之獄,被撤出

賢良祠。算是善終。

2、訥親(1745年5月-1748年9月)

鄂爾泰去世後,乾隆帝並沒有提拔與鄂爾泰實力相當的張廷玉為領班軍機大臣,反而是讓沒有任何資歷,各個方面顯然都不如張廷玉的訥親為新任領班軍機大臣。顯然,乾隆開始有意削減勢力龐大的“張黨”。再就是無論是鄂爾泰還是張廷玉都是雍正的人,並不是自己的人,已經登基十年乾隆開始用自己人當“宰相”。

鈕祜祿。

訥親。是滿清貴胄出身,

滿洲

鑲黃旗

人,開國五大臣

額亦都

曾孫,康熙朝輔政大臣太師

遏必隆

之孫,內大臣

尹德

次子,姑媽鈕祜祿氏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真可謂是根正苗紅

,他是雍正重點的培養物件,

因其勤謹廉潔,被雍正提拔內大臣。雍正十一年升任為軍機大臣,並開始參與機務

。雖然張廷玉曾經提醒雍正,訥親才幹不足以勝任軍機大臣,但雍正沒有采納。乾隆帝繼位後,訥親成為乾隆最先培養物件。因此得以擔任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乾隆十年被實授保和殿大學士,接任了領班軍機大臣一職,至此訥親成為權傾一時的人物。但後來的一系列事情, 表明張廷玉所言不虛。再就是訥親辜負了乾隆的信任。

乾隆十三年,金川之役爆發,乾隆命訥親以經略頭銜主持大小金川之役。然而訥親毫無軍事經驗,乾隆讓訥親領兵就是用人不當,當然,這是為了給訥親政治檔案上加分,結果

訥親

不僅僅是亂指揮,而且與川陝總督張廣泗不睦,將帥不和導致接連失利,不僅虛報戰功構陷同僚,乾隆在查明情況之後,氣得簡直是無法忍受,一怒之下在乾隆十四年,以其祖遏必隆之遺刀,命訥親自盡。訥親也成為首個被賜死的領班軍機大臣。成為第一個被殺滿清宰相。

3、傅恆(1748年10月-1770年7月)

富察·傅恆,字春和,滿洲鑲黃旗人、外戚,康熙朝戶部尚書米思翰之孫,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第九子,乾隆元后富察氏弟弟。就是乾隆的小舅子。傅恆雖然是外戚,但絕非依靠裙帶關係上臺二代。可以說,在乾隆朝八位

領班軍機大臣裡,他不僅是最年輕的一個,也是出色的一個。

乾隆十三年,27歲的

傅恆

就被授予保和殿大學士,

歷任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理藩院尚書,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步軍統領,會典館正副總裁,五朝國史館監修總裁官,經筳講官,殿試讀卷官。

在訥親獲罪後傅恆出任領班軍機大臣,

傅恆擔任領班軍機大臣長達22年,是乾隆時期在任時間最長的一位領班軍機大臣。這如果沒有乾隆的絕對信任,傅恆不能擔任22年的宰相。

其子

福康安

更是一代名將。據傳,

福康安是乾隆與

傅恆妻子有染所生。

傅恆27歲已經達到了別人一生的頂點。傅恆文武雙全,是乾隆一朝名將,先後領兵平定了金川之亂和準噶爾之亂,後又奉命督師緬甸,不過在督師緬甸期間傅恆身染惡疾,最終一病不起。於乾隆三十五年病逝。年48歲。

傅恆去世讓乾隆痛惜不已,乾隆賜諡號“文忠”。嘉慶元年得以並配享太廟。善終。

4、尹繼善(1770年7月-1771年4月)

尹繼善,

章佳氏

,字元長,滿洲鑲黃旗。清朝大臣,其父是

東閣大學士尹泰

的兒子,是乾隆朝第一對父子宰相,尹繼善是

雍正

元年進士(劉墨林三兄弟之一),起家翰林院

編修

,從戶部郎中做起、歷任江蘇巡撫、河道總督、刑部尚書、雲南川陝兩江總督,

文華殿大學士

兼翰林院

掌院學士

尹繼善擔任領班軍機大臣,不過他在位的時間不長,連一年的時間都不到。尹繼善是滿洲鑲黃旗人,乾隆三十年尹繼善入京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管兵部尚書,兼上書房總師傅,也算是顯赫一時了。在傅恆病逝後,尹繼善繼任領班軍機大臣,這是乾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臨時的替班。任內沒有作為。而且第二年就去世了,終年75歲。善終。

5、劉統勳(1771年4月-1773年11月)

劉統勳,

字延清,號爾鈍,山東諸城人。東閣大學士。大學士

劉墉(

劉羅鍋

的父親、是乾隆朝第一個漢臣

領班軍機大臣。

劉統勳雍正二年進士步入仕途。在雍正朝劉統勳的官職並不高,

初為庶吉士、在乾隆開始崛起,歷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太子太傅兼陝甘總督、

工部尚書

、刑部尚書、

軍機大臣

、吏部尚書賜紫禁城騎馬、

翰林院掌院學士

,乾隆二十六年任

東閣大學士

兼管禮、兵,吏、刑部上書房總師傅、國史館總裁。

在乾隆三十六年,因領班軍機大臣尹繼善去世後,71歲的劉統勳被乾隆帝任命為領班軍機大臣,不過劉統勳在任上兩年就以73歲高齡去世。劉統勳去世後,乾隆贈太傅,諡號文正,成為清朝大臣中得文正的第一人,劉統勳深得乾隆皇帝信賴,被乾隆帝稱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

為政四十餘年,清廉正直,敢於直諫,在各個等方面均有顯著政績。善終。其子劉庸更是名噪一時,但比起

劉統勳差的太遠。

6、于敏中(1773年11月-1779年12月)

于敏中,

字叔子,一字重棠,號耐圃,江蘇

金壇

人。山西學政於漢翔之孫

,他是乾隆二年的狀元,也得乾隆朝第一個狀元宰相,步入仕途後,

文思敏捷,通熟掌故,文章冠絕一時,以文翰受

乾隆帝

的賞識,直

懋勤殿。乾隆二十五年,于敏中成為軍機大臣,乾隆三十六年升為協辦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在劉統勳病逝後,41歲的于敏中被任命為領班軍機大臣。

當時無論是在朝廷,還是巡幸在外,于敏中都是御前須臾不可離開的最顯眼的人物。朝中的許多重要決策,有些就是皇帝採納他的意見作出的,此時的他已經成為朝中第一權臣。而且他還是乾隆朝為漢臣首揆執政最久者。乾隆四十四年,比乾隆小於敏中病逝,終年66歲,乾隆帝下詔賜諡文襄,入賢良祠。但次年因其子與其叔爭奪家產被乾隆得知,乾隆一查,才得知

原籍家產竟值銀二百萬兩,引發乾隆震怒,又因王亶望貪汙案牽扯于敏中。因此,乾隆將於敏中撤出賢良祠,以昭儆戒。

7、阿桂(1779年12月-1797年8月)

阿桂,章佳氏

,字廣庭,號雲巖,滿洲

正白旗

人,清朝名將,大學士

阿克敦

之子。

于敏中病逝後,阿桂出任領班軍機大臣,他也是乾隆後期在位時間最長的領班軍機大臣。

阿桂是乾隆朝有名的出將入相的人物。阿桂自乾隆三年中舉,開始步入仕途,

授戶部郎中、

軍機章京

。之乾隆十三年起就長期擔任武將並駐防邊境,歷任

參贊大臣

、鑲紅旗蒙古副都統。

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他一直在前線作戰,他先後參與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亂、征討緬甸,參加大小金川之役、鎮壓甘肅回民起義等。可以說,阿桂這輩子都在打仗,阿桂是和珅最懼怕的一個人。

乾隆四十二年,60歲的阿桂被授予武英殿大學士,充玉牒館、國史館、四庫全書總裁,文淵閣領閣事經筵講官。理藩院事、兵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等職。到乾隆四十四年,62歲阿桂成為領班軍機大臣。至此他已成為清廷“總理部務,贊襄樞要”的第一重臣。嘉慶二年,阿桂病逝,終年八十一歲。嘉慶帝追贈阿桂為太保,贈諡號為“文成”,並允准他入祀賢良祠。阿桂四次被繪像於紫光閣,兩次列名第一。善終。是乾隆朝出將入相的少數重臣之一。阿桂前曾言:最大遺憾不見嘉慶親政(指和珅就得死)

8、和珅(1797年8月-1799年1月)

和珅是乾隆後期最受寵的大臣,先後擔任和兼任眾多關鍵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但他始終沒有成為領班軍機大臣。

阿桂在世時,和珅雖然受籤領的寵信,但只要阿桂不退休,就始終壓和珅一頭,直到阿桂去世後,和珅才得以升任領班軍機大臣,所以說,乾隆雖然寵信和珅,但和珅始終沒有當上領班軍機大臣。直到嘉慶朝,和珅才如願以償成為領班軍機。但此時他離死亡已經為期不遠。乾隆剛剛駕崩,嘉慶立即馬上清算和珅,宣佈了他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白銀,相當於大清20年的國庫收入。

縱觀乾隆的8位領班軍機大臣中,只有傅恆、尹繼善、劉統勳和阿桂得到了善終,訥親和與珅獲罪被賜死,鄂爾泰和于敏中死被“清算”。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