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趙高是誰?一個太監,不斷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的功績,終成皇

在古代社會,皇宮是最神秘的地方,因為高大的宮牆,因為裡面的主人可操天下權柄,還因為裡面有一群無法用性別區分的人。

太監,帝王龐大而特殊的後勤服務隊伍。他們因為在權力的周圍,所以比一般人近水樓臺先得月。中國封建王朝開始的時候,就有一位太監親身示範瞭如何擅權,如何將一切控制在手,又如何走向滅亡。

趙高,一個宦官,沒有人知道他的追求,只知道他在不斷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的功績,最終與王朝一起埋入煙塵。

趙高

◎做個有文化的太監

秦王朝的短暫與趙高身份的特殊使得其在主流史書《史記》中並沒有單獨的列傳,雖然《史記》是紀傳體史書,但在司馬遷生活的年代以前,除了趙高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外,太監根本不夠資格上列傳。

對於趙高的背景,史書只有一句簡簡單單的話:

趙高者,諸趙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賤。

從記載看,趙高是從底層爬上來的,雖然疑似他是趙國或者秦國宗室的遠親,但到這一輩只是底層民眾。

為什麼說趙高不確定是秦國還是趙國宗室,只因為秦趙兩國是同一個祖先,追本溯源,都是嬴姓部族。

在秦始皇時期,像趙高這樣的人沒有特殊才能是無法進入皇帝的眼中的。所以趙高丟擲第一項才能——法律系高材生,別看趙高出身低,但他法律學得好,換句話說,他對於秦朝的法律研究的很透徹。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所以對於法精通的人會受到統治者的青睞。這不,秦始皇直接讓趙高做了皇子胡亥的法律老師。僅從這一點看,趙高是真有內涵的,不然估計也無法把嬴政忽悠過去。

但就如此深諳法律的人,竟然會知法犯法,讓蒙毅抓到並準備嚴肅處理。

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決獄。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當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首先明確的一點就是趙高犯的是死罪,證明事情較為嚴重,而且是嬴政讓蒙毅治罪的,但奇怪的是嬴政又放過了趙高。這說明嬴政根本不想治趙高的罪,但秦朝走的是法家思想路線,對於這樣的事肯定要走下過場,這裡面關鍵的還是趙高取得了嬴政的信任。

秦律

◎那一刻他洞察了所有人的私心

嬴政閱人無數,估計就在趙高這裡看走了眼。公元前二百一十年,秦始皇在巡遊的過程中走到沙丘這個地方病逝了,沙丘這個地方曾經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也死在這裡,那也是一場政變。

當時跟隨嬴政出遊的有三個關鍵人物,一是嬴政的兒子,天真小夥胡亥,二是屌絲逆襲的丞相李斯,最後就是嬴政信任的趙高同志。

嬴政一開始病逝,此三人的反應:

胡亥的反應,可以忽略。

李斯的反應,開始從政局穩定考慮,秘不發喪,當做沒有這回事。

趙高的反應,扣留遺詔,準備忽悠李斯一起幹件大事,把傻小子胡亥推上皇位。

趙高也如此反應,完全是出自本能,他的本能反應成為後世太監掌權的條件反射。嬴政去世,趙高要想做點事,那就繞不開李斯。至於胡亥,趙高根本沒有放在眼裡,讓他去頂本屬於他大哥的位子,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再說趙高還是他的老師。

趙高之所以敢改遺詔,是因為他知道李斯不是一個大公無私的人,放在現在趙高可以做心理學家。

趙高曰:‘’不與丞相謀,恐事不能成。‘’乃見丞相斯曰:‘’上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事將何如?‘’

趙高在短時間內就確定李斯是必須要站在自己陣營的,他知道李斯是聰明人,所以一照面沒有任何隱瞞,直接暴露意圖,他掐住了李斯會同意。雖然李斯裝做生氣,但趙高將李斯所處的情況一一分析後,毫無疑問李斯被趙高成功洗腦。

丞相斯以為然,乃相與謀,詐為受始皇詔,立胡亥為太子。

以趙高為核心的政變小組成立了,接下來就是掃除威脅,主要威脅就是公子扶蘇和將軍蒙毅,愚孝的扶蘇很簡單就被送上路了。

接下來就是胡亥登基,而趙高成為功臣,胡亥恨不得親一口趙高,這一切都是老師趙高所賜,胡亥不能忘,於是趙高很自然成為皇帝的經紀人。

趙高和李斯

◎一邊忽悠傻孩子一邊拆傻孩子家

趙高因沙丘之變,從嬴政信任的人變為胡亥信任的人,可以說是胡亥的精神導師,胡亥這傻孩子完全活在趙高編制的幸福生活中,而趙高開始清除一切對王朝有用之人,大肆破壞秦朝的根基。

其一,殺人

趙高掌權時,可以發現,他殺人似乎沒有什麼規律,但目的都是為了讓胡亥與他自己的地位更穩固一些。

蒙氏兄弟被逼殺,連胡亥的兄弟們都被殺的差不多。

其二,安排親信

趙高為了更好控制上下,將自己兄弟趙成和女婿閻樂安排在重要崗位上。一個是中車府令,另一個是咸陽縣令。

中車府令是趙高曾經的職位,能自由進出皇宮,而咸陽縣令就是所謂的縣官不如現管。

其三,處死李斯

其實,李斯一開始跟趙高合作,就決定了他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誰讓丞相的職位權力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尊貴呢。

死之前,李斯做了預言,‘’必見寇至咸陽‘’。在李斯死後,丞相就是趙高。

其四,以忽悠胡亥為名,行清除異己之實

在除掉主要威脅後,趙高沒有停止行動,他繼續忽悠胡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指鹿為馬,讓胡亥從精神上完全受控於趙高。

高自知權重,乃獻鹿,謂之馬。二世問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馬也。‘’

胡亥之所以認為自己沒有認出是馬,是因為衝撞了神靈,殊不知是趙高製造了一種從眾現象,也許胡亥在這一刻只有逃避。

在趙高禍害朝堂時,秦王朝已經烽煙四起,先有陳涉吳廣兩位哥們揭竿而起,後有劉邦項羽追隨起義。

王朝的牆壁已經四處漏風了,但趙高還是繼續忽悠胡亥天下太平,他只管吃喝玩樂,管理朝政交給趙高就可以了。

可胡亥還沒有到無可救藥的地步,當自家最後一個大將章邯投降項羽時,他知道大事不妙了,老師趙高可能忽悠了自己。

趙高一看自己的忽悠計劃不奏效了,開始準備直接除掉胡亥這個傻孩子。於是趙高在前面安排兄弟趙成和女婿閻樂發揮了重大作用。三人配合發動望夷宮之變,直接殺了胡亥。

閻樂曰:‘’臣受命於丞相,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麾其兵進。二世自殺。

秦末

◎擅權的下場

趙高殺了胡亥之後,直接立子嬰為王。因為秦朝這時基本上只剩一個都城了,所以趙高不再立帝,隻立王。

趙高想把子嬰當胡亥繼續培養,從子嬰對兒子所說的一句話可知趙高的心思。

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佯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分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

從子嬰的話語中知曉,趙高與起義的軍隊已經達成約定,基本上是想繼續保持他控制秦朝的目的。

可惜子嬰不是胡亥,知道趙高的野心,必須要除去。於是策劃一番,子嬰直接刺死趙高,一代權閹就此落幕。

趙高所犯之罪只能用最嚴厲的刑罰來懲罰,夷三族是最恰當的。隨之趙高的死亡,秦王朝也走到末期。

◎教科書式的擅權宦官

趙高的一生是追求權力的一生,當權力到手時,他又利用手中的權力給自己撅了一個墳墓,很難理解他的所作所為。

分析一,通常認為趙高與嬴氏有仇

這是來源史書中趙高出身卑微,且母親被刑。其母被刑,肯定是因為犯罪了,導致他們一家處在社會的底層。而秦朝作為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的朝代,也許就是導致趙高母親被刑的主要原因。

與其說趙高恨得是嬴氏,不如說趙高恨得是這個嚴刑峻法的朝代。所以就能理解他的進攻方向是沒有具體目標的。

分析二,典型的太監心理

宦官自古是服務皇族的,他們大多出身底層,又被統治階級和社會所看不起,再加上男不男女不女,所以太監的心理基本是扭曲的。

在《孟子》曾有載‘’食色,性也‘’,食和色是人類的天然屬性,在男權社會,性的失去就代表人生的無趣。而這種無趣間接是反應宦官追求正能量的慾望減少和衰退。

趙高無疑是典型的宦官,雖然史書記載他有女兒,但做了宦官後,他的人生可以說是灰色的。雖然字寫得很好,律法背的很熟,但一切都是為了引起皇帝的注意。

可以說,趙高在某個時段,或者是一開始就把注意力放在對權力的追求上。而在得到權力後,又開始清除權力的地基,不能不說他這種矛盾做法反應出他扭曲的心理。

分析三,宦官的尷尬地位

宦官若要論地位,那只是尷尬。它的產生是權力的自私,是權力製造了它,並且導致他只有依附權力才能得到一絲認同。

趙高雖說是個有文化的太監,但他永遠改變不了宦官的身份。那麼他就無法透過正常的學識去實現自己的抱負或者理想,也沒有辦法改變社會對於宦官的看法。可他們這個群體偏偏又是距離權力中心最近的一部分人,身體和心理的缺陷導致他們無法正常去合理使用權力,因為他們無法將權力傳承下去,只能瘋狂地使用權力。

趙高從矯詔到掌握權力,再到被殺,他清楚的演繹了一個宦官的標準化擅權及下場。而這樣的擅權基本成為後世宦官干政的模板。

依附皇權成長,尋找同盟,清除異己,最後被剷除,都造成一個同樣的後果。這也是宦官干政被作為亡國之象的原因之一。

趙高給後來宦官提供了擅權的成功案例,也為後世君王對宦官的危害有了清楚的認識,但這種認識有時不夠徹底。

權力培養出宦官,反過來不斷蠶食權力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