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李味青:一張畫讓人能讀懂是好事,但必須要情懷,必須要情懷| 人物

李味青(1909—1997),原名李樹滋,字味青,曾署竹竿里人,晚號葆真老人。江蘇南京人,現代畫家。李味青的畫作,清奇、脫俗、簡練、飄逸,格調奇古,風神超逸,其用筆、用墨、用水、構圖精妙之極。

以一摘自李味青畫語錄:

有人說任伯年的畫有市井氣,這話講得不對,他要靠賣畫吃飯,想讓人看懂。但他的格調是高雅的,無所不能,以他的手段,近代沒有人能超過他,他是一個天才,人又很勤奮,可惜書讀的少了,我學過他的畫,是深深體會到這一點的。一張畫讓人能讀懂是好事,但必須要情趣高雅,所以勝人一籌。讓人讀不懂,那是故弄玄虛,瞎蒙人,這種人近妖術,象算命先生,瞎子能畫畫嗎?奇談怪論。

白石老人,把很多民俗題材融入畫內,這在當時是很大膽的,也是極其聰明的,這樣他的畫路拓寬了,同時發展了前人。他是文人畫家,畫的格調是文人畫性質。

傅抱石是極度聰明的,不管他採用什麼繪畫手段,他搞出的山水畫,是現代的,區別於古人。他對用筆是很講究的,天賦高,又有才情,學他的人,只見皮毛未見精神。要知道,傅抱石篆書寫得好,又會刻圖章,所以章法往往有出奇之處。這是學他的人所不能具備的。

畫畫是情感的流露,肚子裡要有,才能流得出來。不要做作,不想畫的題材,即使別人點了題,也不能畫。精神不專注,是畫不好的。

要多讀書,讀什麼書呢?詩文詞賦。這些東西有助於啟發人的想象力,畫好後有時要題識,不能用大白話,那樣趣味就不濃了。有詩文詞賦的基礎,隨便湊上幾句,格調就不一樣了,所謂畫外之功,就是指這些。有些畫畫的人題識語言不通,顛三倒四,也學著文人的樣子,活受罪。肚子裡沒有,還題什麼呢?索性不題,那樣畫面還乾淨一點。一張好畫,一隻蒼蠅歇在上面都不允許,何況浪費那麼多墨點。不知道這一點,就不具備這種修養,畫就畫不好。

水墨為上。我在美專時畫過水彩,老師是薛珍,色彩都學過。我年青時畫的東西是敷色的,還用過粉。後來看了一些敷粉的畫,幾十年後色彩闇然,反而缺少神彩,以至於我索性以水墨為主。八大、石濤的畫以水墨為主,幾百年後依然神完氣足,我是受到他們啟發的。一張好畫,不是呈一時之能,要想站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唯有水墨能達到。

一個畫畫的人,不能一天不畫,畫了幹什麼呢?不能天天開展覽會。我晚年生活有了基本保障,錢財對我已沒有什麼用了,生帶不來,死帶不去,有了錢反而累贅。

畫畫要變,不是嘴上說說的,變是自然的過程,也是積累的過程,要有功力,這是本錢。年輕人腦子動得快,畫的也快。年紀大的人腦子遲鈍了,畫的就慢了。快有快的味,慢有慢有味,這就是變,今天象張三,明天象李四,六神無主,那能算變嗎?

我年青時畫過素描,學校搞的是新式教育,有這門課,學會無壞處。但畫中國畫的,還是畫線描為好,那也是一種造型手段。何必硬要用素描石膏像代替真景物呢。中國畫的虛景,象風吹草動的感覺,用素描是搞不出來的。

畫大寫意要敢於留白,計白當黑,要有虛實輕重,寧可簡些,不可太繁瑣,我是做會計審計工作的,有錢要會花,花光為止。在畫畫中我是作減法的,畫畫要敢於減,要減到零,畫面太滿了,容易閉塞,搞不好就象被面子。

蘭竹之事,自古文人多能之。畫石如畫重,讓人抬不動。雀性烈,點雀如墜雪。畫蘭要羞答答,要有處女美,那叫空谷懷佳人。畫松要氣魄大,要古厚,從畫松中可以見到人的胸襟。

畫藤重本,枝葉藤花居其次,十三峰老人於此最有會心。藤本要富有彈性,交錯有度,完全是隸書、草書線條,這樣才能厚重而靈動。

有的人只能畫花和葉,密密麻麻,藤本軟塌塌,還要歇上幾隻雀子,畫面看起來漂亮,蒙外行,其實對畫藤一竅不通,是外道。古人說“草書原是藤一束”,草書是具有大法度的,多頓一下可能就是錯字,畫藤如草書,更是法度森嚴。無法而法,不是無法度,而是更高次層的法度,是高度提煉,不能隨便亂來的。

畫梅要古,最忌俗,不可太溼,梅是開在冬天的花,季節裡缺水。花朵是比較乾的,最宜雙鉤白描。畫紅梅,敷色中少用一點水,畫得太溼沒有寒性,也就體現不出傲霜鬥雪的精神,那是人格精神的象徵。

畫樹木花卉、月色燈光映在牆上、地下的影子,看起來是虛景,是幻覺。其實那也是一種存在,是有真精神的,所謂畫道禪意就是這個意思。

畫石要敢於寓意,風雲、虎豹,盡在其中。純粹畫那些不動的死石頭又有什麼趣味呢?畫石頭要牛鬼蛇神、妖魔鬼怪一齊上,那才夠味道。

山水畫,樹石而已,皴擦點染多來幾遍,還可以修修補補。畫大寫意花鳥,那是真刀真槍,多一筆不行,少一筆也不行,要恰到好處,那是書法,寫一個字哪能隨隨便便多一筆少一筆的呢?搞不好連小學都畢不了業。

古代的畫家是山水、花鳥、人物、牛馬、走獸都畫的,趙子昂、倪雲林,沈石田、八大、石濤等都是全能的。過去是寄情筆墨,俯拾皆是,沒有現在分得這麼細。分得太細,容易得偏食症,喜歡吃肉,不想吃青菜蘿蔔,營養怎麼能豐富起來。一個畫畫的要有全面的修養,即使不畫某一題材,也要懂欣賞,會讀,會欣賞,能讀懂,本身就是學習和提高,眼光也會開闊,有很高的眼光,也不是一件簡單說說的事情啊。

書畫這門藝術是客觀公正的,字畫一掛上牆,不論你地位多高,自動排隊。地位高寫不好,畫不好,還是排在後面的。地位是暫時的,人總是要死的,藝術是永存的,欺騙不了人民。

現在許多畫畫的人只注重形式美,以為筆墨技法是次要的東西。要知道,筆墨技法的作用是千萬忽視不得的,沒有精湛的筆墨技法,又怎麼能表現出形式美?“氣韻生動”不是一句空話,是有具體內容的。筆墨技法和章法結構都很重要,還要有思想,有真感情,都是不能誰主誰次的。

一個好的中國畫家,應當是思想家、哲學家。畫中的一草一木、陰陽虛實、濃淡輕重、偃仰高低、伸縮屈張,無不包含著中國的哲學。

天趣是自然流露的,肚子裡要有貨,手上功夫要過硬,筆墨這個東西最容不得假,一到紙上就露餡。如果沒有本錢,硬要去表現什麼天趣,那是刻意做作,天趣是做不出來的。小孩子都會隨便塗兩筆,看起來很有天趣,但那不具備法度、也沒有筆墨情趣,更談不上主觀感受。如果小孩子畫畫具備這些條件,那是超天才,誰也超不過他。

有法、無法、有我法,法法相生,生出最高的法,所以藝無止境。不然,就老是停留在那裡打轉轉,最後鑽進死衚衕。

畫畫不要只看到眼前一張紙,紙外面才是真世界。是要由裡面的實象延伸到外面的幻象中去。

畫家的眼睛要象顯微鏡,不要象照相機。只有發現別人看不見的東西,才能煉出火眼金睛。其實這些東西都在你身邊,要你去發現。

畫家要有過濾器的本事,把一大堆陳言碎語都篩掉,精煉到只用一個字就能表達意思,以至於達到無一字也能表達意思,那才叫簡,這是心靈中的契合。

在畫畫的人採用的手法可謂五花八門,聽說還有用牛奶、洗衣粉搞得潑潑灑灑,也算是別出心裁,那是黔驢技窮。中國畫的生命力在於筆墨,除了筆墨,還是筆墨。

齊白石說“意足何必顏色似”,色彩很重要,大紅大綠照配,但不是照搬自然色彩,而是要畫出心中的色彩。

畫畫要有生機,生機勃勃,是生命力的旺盛。生的痛快,死得乾脆。

畫畫不能被時空、季節限制住,梅、蘭、竹、菊可以合畫在一幅裡,稱“四君子”。松、竹、梅畫在一幅裡叫“歲寒三友”,都是突破時空季節的,這是中國獨有的藝術,都是體現精神寓意的。有很多東西,都不能考慮時空,只要具備美感,就將他們組合成畫面。

什麼叫中國畫的取捨?視而不見,取最能體現精神的一塊,刪去冗繁囉嗦的一塊。無中生有,依靠你的想象力來完善一幅作品。

不論畫大畫、小畫,不能在乎筆的大小,破筆、爛筆都能用,要充分利用筆的彈性,把筆尖到筆根都用上。若中途換筆,一則煩瑣,二則全幅斷氣,氣息都斷了,還有生機嗎?所以要學會用一枝筆幹到底,使筆意筆筆相連,氣息處處暢通。

(圖片均為李味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