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紅柳飛燕:詩仙李白的師父,詩人紅柳飛燕寫下一首詩,讓人淚流滿面

作者:紅柳飛燕

公元前179年,西漢,成都一戶姓司馬的人家生了一個小男孩,像所有做父母的一樣,這家人對孩子寄予了無限希望,希望他能平安長大,長壽無恙,於是,便給他起了個小名,犬子,大名司馬長卿。

小長卿聰明伶俐,活潑好動,他喜歡詩書音樂,又愛好武術擊劍。在家人的悉心培養下,很快,他就能文能武,能彈能唱,成為同齡孩子膜拜的物件,眾多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少年時,飽讀詩書的司馬長卿,特別崇拜戰國名將藺相如,很敬佩他的為人。稍長,他便自作主張,給自己改名為司馬相如。沒想到,這一改名,司馬相如四個字,在文學史上名傳千古。

二十出頭時,長得英氣非凡,高大魁梧的司馬相如,看到出入官府的人排場宏大,耀武揚威,便萌生了也想當官的想法。但那時還沒有科舉制,想要做官,只能由政府根據家產選舉官員,或者是本人花錢買職位。

因為西漢尊崇的是“倉廩實而知禮節”,如果你們家產豐厚,他就覺得你這個人靠譜,經過各方面考察後會給你一個官職。司馬相如家雖然家境優渥,但是還沒有到被選官的程度,痴迷做官的司馬相如,只能央求父親花重金,給他買了個官職,武騎常侍。

這個官職,說白了就是陪漢景帝打獵,遊玩,給皇上當保鏢。也許骨子裡並不是只知貪玩的人。很快,司馬相如就厭倦了這種只是吃喝玩樂,無所事事的“官場”生活,他感到了思想的憋屈和生活的煩悶。

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景帝的弟弟,喜愛文學的梁孝王劉武來朝辦事,隨他同行的是當時的幾位辭賦大家枚乘、羊勝,嚴忌等人。司馬相如看到他們言談辭賦,非常羨慕。他憋屈的思想和煩悶的生活似乎找到了釋放的出口。從此,他潛心研究起了當時流行的文體——辭賦。

一個人,一旦迷戀上什麼,便會為此不顧一切。痴迷上辭賦的司馬相如,意不自得,藉口生病,辭官回家。客遊於梁,結交“梁園”文學團體,專心學習寫作,一天辭賦琴劍,日子好不愜意快活!

但好日子沒幾年,父母相繼過世,家業漸消。不善經營,只知道讀書、寫字、彈琴、練劍的司馬相如,很快就坐吃山空,家徒四壁了。

但此消彼長,辭職在家,專心寫作的他,很快名聲大噪,梁孝王劉武慕名請其寫賦,想到梁王當初對自己的無意點透,司馬相如用心地寫了一篇《子虛賦》。

沒想到,辭藻華麗,想象瑰麗,氣勢磅礴的《子虛賦》一炮打響,深得文藝青年梁孝王劉武喜歡。見他精通音樂,梁王便把自己珍藏的綠綺琴饋贈於他,得此“世無第二”的名琴後,司馬相如的聲名更加遠播。

一時間,辭賦第一,琴藝絕倫的司馬相如,受到權貴爭相邀請,大家以結識他這個才子為榮。

一日,應臨邛縣令王吉相邀,來此遊玩的司馬相如,接到當地富翁卓王孫的宴請之邀。久聞卓王孫有一女兒文君,相貌清麗,才藝非凡,只是新寡,回家不久。赴宴時,司馬相如心中有了一點小九九。

他來了,周到得體,不卑不亢的禮節中,自有一股風流,稍有口吃的他,沉靜少言,巧妙地避過了自己的弱點。隨著手指嫻熟地撥彈,琴聲悠揚飛起……

那些附庸風雅的人,很快閉目陶醉於琴聲中去了,他不動聲色地觀望中,知道湘簾後那一雙秋波的主人,才是真正聽得懂琴音的人。於是,他心動音變,大膽地以琴傳情。

一曲《鳳求凰》高昂激烈,意蘊悠長,座中人如聆仙樂,皆以為他在表達懷才不遇,渴求明主之意,而湘簾後的那個人,卻早已聞絃歌而知雅意。

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可量。

梧桐結陰在朝陽,濯羽弱水鳴高翔。

——《琴曲歌辭·司馬相如琴歌》

心有靈犀的倆個人啊,以琴定音。於是,這個超凡脫俗,有勇氣有決心的女子卓文君,夜奔於他,幹出了驚世駭俗,流傳千古的風流雅事……

在當今這個光怪陸離的時代,一對年輕人的私奔,仍具耳膜鼓張力和眼球擴張力,何況幾千年前的西漢?何況一對才子佳人?

私奔後的他們,如千萬情投意合者一樣,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幹什麼都是甜的。於是,她拋下千金小姐之身,當壚賣酒。他也捨下文人名士的架子,跑堂當夥計。雖苦雖累,卻夫唱婦隨,幸福甜美。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不拘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幸福愛情的果敢行為,被譽為“中國十大經典愛情之首”,聞名中外。連“詩聖”杜甫都寫了一首詩,讚揚他們的愛情。

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雲。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

——《琴臺》

也許是不想過於傷害父母,也許是私奔後的她想家了,也許是存心要寒磣老爹,總之,在成都賣酒的他們,卻突然把酒店搬回家鄉臨邛城了。在家門口開酒店,滌器街頭,倆人仍然坦蕩自在,自得其樂。

孩子和父母叫板比倔勁,父母永遠鬥不過孩子。果然,父親很快原諒了她,分給他們家資奴僕,好日子倏忽而來。這個店,搬得實在太值了!適時,適地,適運,適宜!司馬相如的運氣好像也因此而轉過來了。

某日,繼漢景帝之後當了皇上的漢武帝劉徹,偶然讀到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以為是先古高人所作,忙向左右打聽,當他得知是當世文人司馬相如所做時,驚詫不已,連忙命人召之。

來見漢武帝的司馬相如,謙虛有禮,“《子虛賦》乃敘諸侯之事,不足觀,請為天子游獵之賦。”於是作《上林賦》。

《上林賦》與《子虛賦》,雖然寫作時間前後相隔十年,但內容連貫,構思一體,結構嚴謹,實際上是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兩篇賦假設子虛、烏有、亡是公三人,透過他們對楚國雲夢和天子上林苑的遼闊,物產的豐富,天子打獵的盛況,做了極其誇張的描繪,賦予了作品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作品具有了超乎尋常的巨麗之美,也產生了一個成語:子虛烏有。

兩篇賦氣勢恢宏,波瀾起伏,氣脈貫通,一瀉千里……賦之卒章顯志於節儉,因以諷諫,真有豹尾之力。武帝大悅,賜官侍從郎。

這兩篇賦,在許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人作品而成為漢賦的典範之作,後人因此稱司馬相如為“賦聖”和“辭宗”。

但若認為司馬相如是因此而取悅皇上的御用文人,那就錯了。他生活在漢初走向鼎盛的時期,這個時期成長起來的文人,仍然兼具縱橫家的精神和氣質,司馬相如身上的策士遺風更明顯。

對社會現實的關注,使他寫了《蜀中父老文》《哀二世賦》,面對君主的好仙,他寫了《大人賦》來勸諫。讓他意不自得的官,他辭而歸隱,恩施不斷的官,他迥別於汲汲功名利祿者,常稱疾避事。

西南夷唐蒙嚴法苛責,巴蜀民驚恐萬分,武帝遣司馬相如出西南夷,“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司馬相如撰《喻巴蜀檄》,將西南夷民族團結統一於大漢疆域,被稱之為“安邊功臣”。

這些特立獨行,讓他表現出了很強的獨立精神,他諫說、論事、宗旨嚴正,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即使在極端誇張的文學創作中,也要有所諷諭,有所針砭,注重自己作品的社會效果。正是基於這一點,他受到了漢武帝的信任,被委以重任,官至中郎將等職。

多篇文采出眾的《賦》,使司馬相如名聞遐邇。曾被漢武帝金屋藏嬌的陳阿嬌,也千金求其一賦,以期重獲寵幸。有感於眾多受冷遇女子的悲苦,他揮筆而就《長門賦》——

日黃昏而望絕兮,悵獨託於空堂。

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

左右悲而垂淚兮,涕流離而縱橫。

……

她登上蘭臺,獨自徘徊,曾許諾朝往而暮來的他,卻不見行蹤,唯見浮雲四塞,天日幽冥,風捲帷幄,對愛人的期盼與失落充滿心中……

以景寫情,幽怨深婉,情味雋永,匠心獨具,被認為是歷代宮怨作品之祖。

漢武帝看了後,感動萬分,想起和阿嬌兩人當初的甜蜜,自慚不已,重新回到了阿嬌身邊。

陳阿嬌不食其言,奉送百斤黃金給司馬相如。後人有好事者,計算一番後,說司馬相如是古今中外得稿費最高者,因為《長門賦》一個字相當於人民幣1000元,果真如此,可真是一字千金!

一時間,司馬相如意氣風發,風頭健茂。看著激揚文字的他和眼前幸福歡騰的日子,卓文君幸福得要眩暈了,喃喃自語“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愛情,永遠不是男人的全部,但愛情,卻是男人最後的全部。無論何朝何代,有些男人,有共同的毛病。更何況古代還允許男人那樣做。

像許多成功者一樣,成名後的司馬相如,交遊日漸廣闊,應酬日漸頻繁,久之,眠花宿柳,成了家常便飯。最終,他向她攤牌: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聰明的她讀懂了,他心淡漠,唯獨無“億”(伊)了!天下男子多薄情,可患難而不可共富貴。痛定思痛,她立刻回書:

一別之後,兩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榻,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書信首尾聯環,情深意切。憤怒悲痛的她,要讓他明白,如果要玩弄文字遊戲,她並不遜於他!偏偏要噫(伊)!

現在看來,若不是那個時代對女子的侷限,卓文君文采當真絲毫不遜於他,甚至她比他會更出名,更火爆!因為美女作家在那個時代更難得!

寫完了信,細剖心底,明白自己還愛他,她也不忘給自己和他留迴旋的餘地,又加上一句“努力加餐勿念妾”,再來首《白頭吟》,讓他看看自己不比他差: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這個心底明淨,誓要於俗世中堅守和一個人白頭到老心願的明媚女子,以女人少有的決絕氣勢,決定放手一搏,他不回頭,她決然放手,他回頭,她原諒他。

結果,她贏了,他回來了。從此,歲月靜好,現實安穩,倆人終於白頭偕老。這個超級聰明的女子,如此有理智,有方法,讓千年後的我們,依然仰望……

晚年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居住在茂陵,曾居仕途的他,不肯與公卿交遊,清靜養病,修身著書。每有賦文和書出來,就被人索去。

公元前118年,司馬相如因為消渴疾(糖尿病)辭世。病逝後,朝廷派人到他家取他所著的書,結果只有一篇《封禪文》。

司馬相如,雖已騎鶴遠遊兩千多年,卻在文學史上一直享有崇高的聲望,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賦是漢代最重要的文學樣式,司馬相如是公認的漢賦傑出代表和漢賦的奠基人,晚他幾十年的揚雄讚歎說:“長卿賦不似從人間來,其神化所至邪!”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偉大的文學家。《史記》中,專為文學家的立傳只有兩篇:一篇是《屈原賈生列傳》,另一篇就是《司馬相如列傳》。

司馬相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還把二人放在一個章節里加以評述。

《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現存《子虛賦》《天子游獵賦》等6篇,明人張溥輯有《司馬文園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策士遺風,卓立一世的司馬相如,其賦其行,讓千年後的我們,仍然心神莞爾,悠然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