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是什麼意思?道可道,非常道是怎麼來的呢?

近些年,為了讓自己顯得更有文化,世人對某些看起來很有格調的句子是異常崇拜。於是從劉禹錫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再到鄭板橋“難得糊塗”,都成了風雅人士書房必掛之句。但這些字句與本期要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比起來,還是少了點玄意,畢竟做為被世人最常唸叨的神句,這6個字是文壇2500年來最難解的6個字。

其實這6個字出自老子《道德經》,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它的存在對過去的2500年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也是除《聖經》外全球範圍內被譯成外國文字最多的名著之一。《道德經》總共5201個字,為春秋時老子所著,老子名李耳,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而“道可道,非常道”則是《道德經》的開篇,在開篇第一章老子寫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或許是先賢的智慧非吾輩能企及,只是這一開篇就讓世人暈了頭。事實上,不只是開篇的6個字,下一句中“名可名,非常名”雖也是朗朗上口,卻也是千年難解。但是這兩句放在一起用,才能理解理解此句,也更顯得得有文化、更高階。

目前對於這第一章的前4句的理解,最讓人能接受的是:所謂道,如果是可以用語言說明白的“道”,那它就必然不是永恆之“道”。而所謂“名”,如果可以用言詞說出來,它了不是存在永恆之“名”’。天地之始本就無名,所以“無”才是始,而“有”則是世間萬物的根源。

如果這樣理解,那第一個“道”則是名詞,第二個是動詞,第三個又是名詞,後一句中的“名”也是這樣的情況。雖然讀起來很繞口,但是卻句句都是道理,充滿著辯證的思想。

但對於這種說法,唐代著名的道學者李榮則持不同的看法,作為老子的忠實粉絲,李榮對著有《老子注》,在文中他對老子思想逐章逐句的介紹,不但條理清洗,而且頗有見地。對於“道可道,非常道”,他的理解是:道可以言說,但不是人間常俗之道。名也是可名狀的,只是不是世間俗名。

兩種解法,雖然看上去相差不大,但意思卻截然相反。一個是指大道不可言,言之則非大道;一個是指大道才是能言的,不能言說的則是俗道。目前持兩種觀點的人都有,這6個字也成了1000個人讀有1000種不同觀點之句。因為太玄乎,不少武俠小說等喜歡用上兩句,但是一般僅限於裝裝文化,真的能通解的是少之又少。這兩句話大家聽過嗎?您是怎麼理解的呢?歡迎討論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