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願我們始終心懷善意,與人同行,克服挫折,終將渡人,渡己,得舒心

強者互幫,是懂得彼此搭臺,才能互利共贏;智者成全,是懂得傳授經驗之道,方可相互成長;仁者行善,是懂得做雪中送炭的人,終善有善報。願我們始終心懷善意,與人同行,克服挫折,終將渡人,得人心,渡己,得舒心。

有位盲人喜歡在夜裡點燈行走,旁人不解,問他:“為何多此一舉?”

盲人笑了笑,解釋:“點燈之意,一是讓人看清路,二是看到我,以免互傷。”

深以為然。

縱使盲人眼瞎,心卻不盲,借燈之光,為別人照亮前路,亦為自己點亮心燈,何嘗不是在渡人時,亦讓人渡己呢?

正如《左傳》中所言:“輔車相依,唇寒齒亡。”

人與人間的關係好比唇齒,既相互關聯,亦相互扶持。

我們對別人當下的舍給,亦會在將來回饋到自己身上。

人生在世,與人為善,方能得道多助。

01

強者搭橋,弱者築牆

作家海錦曾說:“弱者互撕,離心離德,路越走越窄,終會害到自己;強者互幫,惺惺相惜,路越走越寬,終會助到自己。”

有些人,偏偏境界過低,格局過小,只懂暗箭傷人,最終惹禍上身。

戰國時期,龐涓與孫臏拜師鬼谷子,學習孫子兵法,立志為國效力。

一次偶然機會,龐涓聽聞魏國正在招賢納士,便毛遂自薦,隻身前往魏國當軍師。

同時龐涓許下承諾,待他日功成名就時,必舉薦孫臏出仕。

可事與願違,當上軍師的龐涓,心懷叵測,不願向魏王引薦孫臏。

不巧的是,孫臏被墨子之徒秦華禮引薦至魏國,成為軍師,並與龐涓齊名。

但龐涓妒忌孫臏的聰明才智,暗中出詭計禍害孫臏,致其膝蓋被折斷,困其于山谷。

最後,孫臏佯裝患瘋癲之症,才得以逃至齊國,後因自己的才智被齊威王賞識,常為其籌謀劃策。

當魏國和齊國對戰時,龐涓被孫臏在馬嶺道用兵圍剿,陷入孫臏的計謀,進退不得,最終拔劍自刎。

而有勇有謀的孫臏卻成為齊國軍師,常向齊威王獻良策,助其進行政治改革,國力日強,齊國得以成為與秦國並霸的強國。

兩人本可強強聯手,為國效勞,奈何龐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終禍害自己。

弱者築牆,堵人前路,奈何斷己後路,寸步難行,深陷困局。

《易經》上說:“利者,義之和也。”

強者互幫,利自然來,弱者互撕,利繞道走。

有句老話說得好:“優秀的人相互抬,愚蠢的人相互踩。”

心胸狹隘的人,見不得別人好,使盡各種手段毀對方,卻毀掉自己的人生。

互幫互助的人,齊心協力,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02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相互成就

古語有云:“雲映日而成霞,泉掛巖而成瀑,所託者異,而名亦因之。”

雲彩因遇太陽而繽紛,泉水因遇岩石而壯觀,就像人生路上,遇到良友,相互欣賞,相互扶持,才能成就彼此。

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溫崢嶸對後輩演員的鼓勵與幫助,尤為讓人敬佩。

節目裡,溫崢嶸與黃夢瑩搭戲《梅蘭芳》電影。

兩人對戲時,黃夢瑩直言因無法理解人物臺詞所隱含的心理依託,遲遲未能進入狀態,深感羞愧。

溫崢嶸為讓黃夢瑩更快地進入角色狀態,蒐集人物資料,講解背景,引導她跳出原扮演者的人物框架,思考當代的文化氛圍,融入自己的情感。

她還拉著黃夢瑩身著戲服,戴上符合年代氣息的首飾,在每一個卡點上,一遍又一遍地排練,研究人物的姿態,語言,情緒,力求每一個眼神,每一處肢體皆到位。

在溫崢嶸的幫助下,黃夢瑩的表演少了點用力的痕跡,多了份自然的情感,排練漸入佳境。

最終,兩人出色地完成作品,贏得導演們一致的好評,成功晉級。

事後,曾有人不解地問溫崢嶸:“為什麼願意花心思教對方?”

溫崢嶸笑答:“演員間的對戲就像打乒乓球,她打過來,我打回去。對方有困惑,我便分享演戲經驗,幫助她入戲,順利完成拍攝。既為她,也為自己,成就彼此。”

深表贊同。

詩人約翰。多恩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孜然而立。”

總有些人,總有些事,需與人相互支援,共同進步。

別人有難時伸手拉一把,既成全別人,亦成就自己。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相互幫忙,相互成就。

03

你的善良,終有回報

清朝末年,一位落魄的商人因生意被坑,資金缺口大,遂來到胡雪巖的當鋪,想以低價當掉家族產業來渡過難關。

當鋪夥計竊喜,此乃穩賺不虧的生意。

胡雪巖瞭解到商人的真實情況後,便表示,當鋪將以市場價收購其產業,可做保管,不當賣,他日待商人東山再起,補償利息便可贖回產業。

商人深感震驚,為胡雪巖的善良之舉所感動,簽署完協議,連續鞠躬道謝,含淚而別。

夥計不解,擔憂此乃虧本生意。

胡雪巖卻不以為然,笑答:“人這一生總有被雨淋的時候,你肯為別人打傘,別人才肯為你打傘。”

後來,商人以這筆錢渡過危機,振興家族產業。

商人牢記恩情,主動成為胡雪巖的合作伙伴,生意往來密切,常為其帶來大訂單。

而胡雪巖好心救助落魄商人的事件,被揚名全國。

眾人敬佩胡雪巖深情大義的品行,紛紛登門拜訪,生意合夥,助其成為商業傳奇。

作家劉迎軒說過:“生命是一種回聲,你給對方最好的,別人也給與你最好的。”

深以為然。

善良是一種輪迴,行善是一種幸福,是發自內心的選擇,付出善意,心快樂了,福氣自然就降臨。

《水木格言》中有言:“不論高貴貧賤,心地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一心利益他人,即使不求回報,回報也會突如其來。”

善良從來不為求回報,但心懷善意,終將結出善良的果實。

04

成年人的圈子,渡人亦渡己

知乎上有個問題:“成年人間最好的相處模式是什麼?”

有一個高讚的回答是:“助人亦助己。”

細細想來,真是如此。

成年人的圈子,何嘗不是以渡人之勢,解渡己之惑?

林清玄在《送他一輪明月》中也寫到:“我們時時保有善良、寬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說送一輪明月,同時送出許多輪明月都是可能的。因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種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

強者互幫,是懂得彼此搭臺,才能互利共贏;

智者成全,是懂得傳授經驗之道,方可相互成長;

仁者行善,是懂得做雪中送炭的人,終善有善報。

願我們始終心懷善意,與人同行,克服挫折,終將渡人,得人心,渡己,得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