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文化】古代沒有音響裝置,古人是如何聽清戲臺上那一片聲音?

當我們坐在大戲院聽渺渺仙音,聞掌聲雷動的時候,是否想到,幾百年前,沒有音響裝置的古人是如何聽清檯上的聲音的呢?

起初,戲曲的演唱登不得檯面,是在田間地頭,屬於高臺教化,尚屬農夫農婦的娛樂。這時候的戲臺是露天的,演員多半顧不得唱腔之類,只取一個熱熱鬧鬧,鑼鼓喧天,想聽請並不容易。這時候的戲臺是“露臺”,也叫“四面觀”戲臺。

後來,為了防止雨淋,戲臺增設了頂棚,無意間阻攔了聲音漫無目的的傳播和傳播過程中的損耗,換言之,則是減少了聲音的“散射”。

到金元之際,這種“三面觀”的“亭臺”戲臺已經被廣泛應用,推動了戲曲藝術的發展。所謂“三面觀”,就是說戲臺的後面及兩側後半部分的三分之一築牆,成“三面”,更明確地有效擴大聲音。這種戲臺更多地保留在古建築中,可以算作持續時間較長的形式。

其後,戲臺不斷被改進,層次結構更為複雜寬闊,增加了戲曲的可觀性。最成熟的古代戲臺變為“一面觀”,也叫作廟臺,分前後場,多見於達官貴人修建於家中的戲臺子。

至此都還是“看”的層次,到清代,修建了側牆、八字音壁,對側牆、後臺、臺下設腔等也多有佈置,這樣就使戲曲成為一種“聽”的享受,技藝更為精進。

最初,牆體的簡單增多, 使舞臺聲音透過兩面側牆、後牆、臺基平面和臺頂牆體實現多次反射得以加強,有效地擴大了聲音。

後來,匠人們學會了在臺下放置甕、牆上設洞等方式使聲音傳播得更為洪亮雄渾,這些措施被通稱為臺下空腔、臺底空腔等。

講究的人家請戲曲演員去唱堂會,也就是將人請到家裡來唱,這時候幾進幾齣的大宅院圍住戲臺,環形的建築也有利於聲音的傳播和擴大。

中國建築還有一件巧奪天工的設計——藻井。這不是單為戲臺設計的,但戲臺能夠將其功用充分利用。藻井能夠將人聲聚攏在上,又反彈到各個方向,於是聲音變得更為圓潤洪亮。老式的戲臺往往天花板上有數個藻井。

舊說站在天壇中央,四周的人都能聽到聲音,在沒有麥克風的年代,恐怕也正是建築上的這些取巧營造了這樣的效果。

另外,一些設施往往身兼數職,既方便了觀看,又能夠擴音。

如地井。清代戲樓天井、地井相通,這樣的佈置便於演員演繹神神鬼鬼的劇情。既然有地井,那麼地面成了中空的,能夠更好地使聲音產生共鳴和共振。

有些戲臺不僅有地井,還修建有深而廣的水井和蓄水池,水既可以成為有些劇目的道具,也可以聚音。這一點,曾在水下嬉戲的人們應當都深有體會。又如戲廊,演員的聲音也可以透過戲廊再次反射,造成3D環繞立體音效。

精深之至,則門窗也選用單薄的木質或玻璃,能夠有效阻攔一部分聲音的散失。

誠然,一言以蔽之,沒有麥克風等擴音裝置的當時,在戲臺上做手腳而又能夠有效擴音,不至於毀掉演員嗓子的方式,不外乎將聲音“攔住”或者使聲音加大。

以上列舉的小機關都圍繞這兩點展開,所謂臺下空腔與地井,牆體與戲廊、門窗的區別,竊以為也只在於觀賞性。

一方面,社會發展了,實用性之外,人們要求物品的審美價值,另一方面,劇目增加,設計精巧了,演員們也需要場地施展“特效”。但於擴音的作用,是沒有什麼變動的。

除了客觀的設施,演員本身也要有“真功夫”。不同的戲曲流派有不同的唱腔特色,同一流派的不同的演員也有個人特色,如程派柔中帶剛,梅派柔潤寬亮,餘叔巖、言菊朋師從譚鑫培而自己又開宗立派等等。

但為了將聲音更好地傳出去,梨園有約定俗成的唱的規矩。首先是要避免白聲,即在臺上唱戲不能不經擴大,這樣容易“堵在嗓子眼出不來”。

其次,戲曲演員要愛護自己的嗓子,但又不能只用嗓子唱戲,這對嗓子是毫無必要的過度使用,而且發聲效果也並不理想。

這樣,就要求演員要口咽共鳴,喉肌放鬆,找到自己的“氣息支點”,使聲音由口、咽腔,經過喉腔到達胸腔和腹腔,這樣,聲音更為圓潤、富有流動性,而不凝滯、不艱澀,音色更好,能夠傳得更遠、更亮,而且對嗓子的消耗也少一些。

人們常說的“吊嗓子”,其實也就是戲曲演員日常生活中練習自己的聲音穿透性,使唱戲時能夠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放鬆口腔、胸腔等,在放鬆狀態下使音色、音質都得到更好的展現。

另外,戲曲演員還有“大嗓”、“小嗓”的講究,粗略地講,也可以看做真聲和假聲的歌唱。演戲過程中,不僅有高亢的唱段,還有婉轉低柔的唱段,更有唸白、韻白等,這時候,要讓演員通通扯著嗓子喊是不現實的。

那麼,歌唱的前輩就想出了“混聲唱法”這一方式,也就是將頭聲區、口咽腔區、胸腔區的聲音有機結合, 使聲音更為和諧,真假聲切換時近於無痕轉換的一種方法, 也能增加穿透力, 讓假聲得到和真聲一樣的音質質感。

這樣,就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兼顧小嗓的低柔和傳聲效果。

一直到現在,各個劇種的戲曲演員唱腔特色各異,但無一例外氣息綿長,音域廣,穿透力強,中氣足。這也許是對傳統的保留吧。

一切成果都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戲臺上的聲音之所以能被廣泛聽到,不僅是藝術家們唱功了得,更應該感謝設計和建造戲臺的工匠們,正因為巧妙的結構設計,戲臺和演員才能相得益彰,共同使觀眾享受到絕佳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