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教科書的《將進酒》早就被改了,李白的原文,狂得不敢讓我們背

教科書的《將進酒》,早就被改了,李白的原文,狂得不敢讓我們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一曲《將進酒》,寫盡一身狂傲氣。

即使處在賜金放還的路上,李白還是不改他“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痴狂,《將進酒》一開篇就是處在雲巔的神來之筆。目前,這個為我們熟讀背誦的篇目已經足夠看出李白超乎凡人的氣魄,但卻有人提出:其實原文更狂,狂到不敢讓人讀!

《將進酒》背後的故事

專業人員研究分析說,《將進酒》最有可能是寫於李白被賜金放還之後,在一次與好友岑勳和元丹丘的聚會上的勸酒之作。那時候的李白,經歷了大匡山學藝的少年時期;經歷了腰纏萬金而迅速散盡的出蜀雲遊期。

再到“貴妃倒酒,力士脫靴”的榮耀時刻;然後被讒言擊倒,從翰林院被掃地出門。其實,即使是在受到唐玄宗賞識的時候,也是多把他的作品當作一個在飲宴取樂的,並沒有真正能夠讓李白實現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抱負。

所以,李白一生都是鬱郁不得志的,表面上是“狂”,骨子裡卻是“寂寞”的。一曲《將進酒》,不只是狂氣,更有因仕途之路坎坷而難言的憂愁寂寞。

《惜罇空》才是真正的《將進酒》

近代學者在研究敦煌文化的時候卻發現了一首與《將進酒》非常類似的作品,名為《惜罇空》,這首詩的內容與我們熟知的《將進酒》只有幾字之差,但是僅僅是幾個字的改動,表達的意味確有著天壤之別。

比如我們熟知的“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一句,在《惜罇空》一詩中則寫作“古來聖賢皆死盡,唯有飲者留其名。”兩字之差,《惜罇空》中的狂氣卻是“更上一層樓”,是直衝霄漢的狂,是痛到極致的頹喪與狂歡,而少了《將進酒》中那種寂寞悲涼之感。透過觀察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惜罇空》中的詩句更加能夠表現出李白“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酒後情態。

但是《將進酒》卻表現的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醒寂寞,無路可走的悲憤。研究《惜罇空》的學者們聲稱,這才是李白的原作,《惜罇空》裡體現出的才更像那個“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李白。而我們現在學到的《將進酒》則是宋代文人因原文存在太多消極情緒而加工改造後的“贗品”。

李白原作為何被後人篡改?

李白的詩詞大部分時候是寫他自己,也永遠最推崇他自己,然而這兩篇相近的詩中展現出的都是李白的一面,究竟哪個才是他想要表現的自我,除非親眼見他執筆的人,誰也無法妄下定論。

但是對比起《將進酒》,《惜罇空》中的某些句子表達的情緒過於激烈,可能會引起年輕人的誤解,存在傳播不健康情緒的因素。所以,古人為了不影響學子向學的心志,對其加以改動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且這個改動也更符合我們如今的價值觀,是可以肯定的。

小結

說因為李白原文太狂,不敢讓人背誦,不如說是這種狂不是一般人能夠駕馭的狂,一不小心就會“走火入魔”,這正如宋代文人公認的“學詩當學杜詩”一樣,不是李白的詩不好,而是後人沒辦法學出他的神秀氣韻,反而空落得頹廢之感。正如余光中先生對李白的評價“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盛唐沒了李白,也就難以展現出讓後人心馳神往的錦繡氣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