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朝時期的牛肉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宋朝時期的牛肉是從哪裡來的呢?

“主人家,先打兩角酒,切三斤熟牛肉,待俺吃喝個痛快!”這可能是《水滸傳》中出現最多的場景之一,也是讀起來最有代入感的片段,常常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也想弄些酒肉吃個痛快。

《水滸傳》插圖

北宋時期是否允許吃牛肉?

當今生活中,牛肉已經是人們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肉食品之一,而且由於豬和牛繁殖數量的差異,導致牛肉價錢相比豬肉來說要高出一些。

然而,《水滸傳》的寫作背景是北宋徽宗年間。根據史料來說,中國古代對於牛肉的買賣宰殺十分嚴格,像宰殺耕牛就已經是犯法行為。

宋朝時期也不例外,宰殺耕牛是重罪,官府明令禁止不可屠殺。但我們要注意,官府所保護的是“耕牛”,而不是所有牛,像一些肉牛就可以宰殺食用。

所以,“中國古代不允許吃牛肉!”這種說法顯然比較武斷,施老爺子並沒有誑我們,梁山好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是北宋歷史上可能出現的場景。

宋人生活圖

如此稀缺的牛肉為何價格卻比豬肉便宜?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耕牛被嚴格保護,那可以食用的牛肉肯定不多,這樣一來,北宋的牛肉是不是價格非常昂貴?非一般人可食用?

答案恰恰相反,北宋牛肉非但不貴,反而要比豬肉價格便宜。

蓋一牛之價不過五七千,一年之肉不下三二百斤,肉每斤價值需百錢。 ——《宋會要。刑法志》

由於北宋時期的法律條文中對宰殺耕牛一事有著非常嚴重的懲罰,所以導致大部分人在吃牛肉時產生一定的心理陰影。舉例來說:

張三去李四家中(或者酒館)吃肉,心中難免會對牛肉的來源起疑心,倘若牛肉來源不正,那麼張三作為吃耕牛肉的人,同樣會遭受處罰。

宋代市井風貌圖

另外一點,宋朝雖然有可供宰殺的肉牛,但是一頭肉牛成為牛肉可不僅僅是宰殺烹飪那麼簡單。往往需要非常複雜而繁瑣的手續,從而來證實牛肉來源是否清白,所以很多店家以及商家屠夫對於牛肉有一種牴觸心理,自然而然也就很少去購買或者獲取。

以此縣故例,凡遇開剝病牛者,必投狀給公憑乃許之,蓋欲防私宰殺也。

——《夷堅志·泰寧牛夢》

那麼問題又回到了最開始的“牴觸層面”,老百姓就算想吃,但也不敢吃,誰能保證你的肉就是清白的,總不能來一個食客就把手續拿出來讓看一遍。這樣一來,銷量自然而然就下降了,沒有銷量的商品又怎能賣的上價錢?

宋人耕作圖

牛肉行情的背後,是北宋王朝複雜的文化特色

所以在北宋社會中,牛肉成了一種稀有但又並不昂貴的食材和商品,完全違反了“物以稀為貴”的規律。

在簡簡單單的牛肉背後,是複雜的北宋政治經濟和飲食文化特色,是法律和人文之間的緊密聯絡,這其中既有讓我們覺得有趣的故事,也蘊含著引人深思的歷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