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衡實國學·衡水說】衡水說衡水看世界

淺 談 葉 公

葉縣檔案局 樊鳳麗

沈諸梁(葉公)像

葉公,全世界葉姓華人之始祖。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水利工程專家。

葉公,姓沈,名諸梁,字子高(公元前528—439)父親是楚國名將左司馬沈尹戌。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因感沈尹戌忠貞愛國的精神而將軍事重地的葉邑封給沈尹戌之子沈諸梁鎮守,主宰葉邑。因楚國縣尹稱公,故號“葉公”。後官拜於楚國令尹、司馬。

沈諸梁尹葉後,深感自己對葉地治理的好壞關係著楚國北部邊防的安危,責任重大,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從發展生產,增強經濟入手,進而提高防禦能力。發展農業的關鍵是興修水利,於是他帶領縣民開山鑿渠,導引發源於西南部山地流經縣境的河流,選址修築了西東兩大陂塘。變水害為水利,使得當地數十萬畝良田得到灌溉,旱澇保收,國富民安。這兩項大型水利工程比戰國初年魏國鄴縣令西門豹開鑿的十二道引漳水渠工程早一百年,比秦國修築的灌溉工程鄭國渠早三百年。葉東西二陂經歷代整修,到南北朝時還發揮著效益。酈道元《水經注》卷二十一記載“二陂,並沈諸梁之所 也”據縣檔案館館藏清《葉縣志》載:“方城山有湧泉東流,畜以為陂,方二里,即西陂也。陂水散流,經葉縣東南而北注澧水。澧水又東注葉陂,即東陂也。東陂最大,東西十里,南北七里,引水以溉民田,二陂併為葉公諸梁所作(鑿),今遺址尚存,名水城,東陂蓄水水面百三十平方公里,估計可蓄水兩億立方米,距今二千四百年前就出現如此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葉公是功不可沒的。

葉孔論證

孔子周遊列國於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經蔡國入葉,拜見葉公,葉公也久慕孔子賢名迎接孔子入邑,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之道《論語·子路篇》載:孔子答曰:“近者悅,遠者來”葉公非常認同孔子的回答,適巧,葉邑發生了這樣一樁事:有一小孩童,因有迷羊誤入其家門,而小孩童之父急將家門關閉,圖將迷羊據為己有。失羊者沿路尋羊,路過小孩童之家門,該小孩童聽到失羊者尋羊之聲,即開門告知失羊者:“你的羊跑進我家!”隨即將羊趕出門外給失羊者。葉邑的人民發稱讚這個小孩童“率直”。葉公以此為題來請教孔子的看法。孔子回答說:“我們那裡(山東曲阜)的‘率直’標準與你們這裡不同,我們那裡的‘率直’就是‘父替子隱過曰父慈,子替父隱錯曰子孝’,父慈子孝,‘率直’就含在其中”。葉公對孔子的回答非常不認同。隔了幾天,葉公遇到孔子的學生子路,葉公為想多知道一些與孔子學說相關的理念,就問子路一些與孔子的為人處世有關的理念問題,子路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因而未回答葉公。後來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對子路說:“你何不這樣回答葉公,說你的老師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奮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也許這位時年63歲“有教無類”的“儒學大師”的孔老夫子的理念水平與這位時年只39歲的“疾惡如仇”的“治安首長”的葉邑主宰葉公的理念水平出入甚巨而無法相互認同,致使孔子只好整裝告別葉公,離開葉邑,另謀發展。孔子師生離開古葉邑繼向東北前往,路過之處,留下不少古蹟,雖距今兩千多年,仍為當地村民津津樂道。其中較出名的有五村:尤潦村、問村、泥車村、妝頭村、鑾場李村、迄今村名尚存。

平定叛亂

公元前481年,楚國白公勝蓄謀發動政變,帶兵進入國都殺死令尹子西和司馬子期,虜惠王欲自立。葉公聞訊後,率葉地之兵,千里挺進郢都《左傳·哀公十六年》載:“葉公至,及北門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國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盜賊之矢若傷君,是絕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進。雙遇一人曰:“君何胄?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見,若見君,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奮心。猶將旌君以徇於國,而又掩面以絕民望,不亦其乎!”乃免冑而進,遇箴尹固帥其屬,將與白公勝。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國矣,棄德從賊其可保乎?”乃從葉公。使與國人以攻白公。白公奔山而縊。平叛取得勝利,葉公輔佐惠王復位,身兼令尹、司馬二職,廉潔奉公,勤於為政,安定民心,發展生產,使楚國走上覆興道路,但他不居功自傲不貪戀權位,在楚國穩定之後薦賢讓位。請惠王將子西之子寧、子期之子寬分別任命為令尹和司馬,自己功成身退,還歸葉邑,安度晚年,後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評價說:葉公“忠於社稷,惠恤萬民方城之外,莫不欣戴。”

葉公好龍

眾所周知的“葉公好龍”一則寓言出自《新序》,全文是“子張見魯哀公不禮,託僕伕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里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字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曰:‘中心藏之,何日亡之。’敢託而去。”《新序》為漢劉向所撰。《隋書·經籍志》著錄《新序》三十卷《錄》一卷。今本十卷,為殘缺本。經錄多為舜禹至漢初軼事,分類編纂,文辭頗為簡潔。惟傳聞異詞,姓名、時代、事實、時與諸書相出入。如何看待《新序》所載“葉公好龍”一番話?

首先,“子張見魯哀公”當為歷史上確曾發生過的事情,劉向是從其它典籍中撮錄而來的,非為劉向杜撰,只是原典籍今已不存,無法追根錄源罷了。劉向無誣衊葉公之意,因在《新序》裡另有兩則有關葉公的文字,其一記述葉公平定白公勝之亂的過程,與《左傳》、《史記》所載基本相同;其二為葉公向樂王鮒晉大夫趙文字子之為人。此兩則文字,不僅對葉公毫無微辭,且對葉公不乏讚賞之意。其次,子張是孔子的學生,名顓孫師,字子張,陳國人,小於孔子48歲,是孔子在陳國遊學時收的學生,隨孔子到葉,見過葉公。葉公對孔子非常敬重,子張無緣惡語中傷葉公。子張關於葉公的一番話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所謂真是指“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宇雕文寫龍。”葉公非常喜歡和擅長畫龍,且在當時諸國的知識界盡人皆知頗有影響。龍是炎黃子孫華夏族崇拜的圖騰,是一種神話動物,葉公出身於夏華程度較高的楚國貴族家庭,對華夏文化的象徵——龍,懷有異乎尋常的感情。於是乎在畫龍上很下過一番功夫,幾至入迷,造詣頗高。所謂假的是指“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歷來只有神話中的龍,圖畫的龍,哪裡有什麼真龍!子張如此說,或是借有當時已流行於各國的神話了的傳說,或者為了需要在葉公善畫龍事實基礎上想像出的虛構情節,其目的在於說明:魯哀公不禮遇自己,不是真愛士。並非故意誣衊葉公。二千多年來,人們把“葉公好龍”一段文字當作寓言來讀,誰也沒有把它看成是史實。北宋詩人黃庭堅任葉縣尉時所寫《春祀分得葉公廟》詩稱其謂“糟粕相傳漫青史”就是明證。

寓言中的“葉公”形象與歷史上的葉公形象是兩碼事,二者不能劃等號。我們不能因“葉公好龍”寓言的存在和流傳而貶損葉公子高這位春秋末期楚國政治家、軍事家的偉岸人格。

葉公一生功勳卓著,有復國之功而不享其利。公元前439年,葉公以89歲高壽仙逝於葉。臨終前,還留下遺言:“毋以小謀敗大作,毋以嬖人疾莊後,毋以嬖御士疾莊士大夫、卿士”。由此足見其高風亮節了。據清同治辛末《葉縣志》記載:春秋葉公墓在舊縣。《漢書》注:《皇覽》曰:縣城西北去城三里、有葉公諸梁冢,近縣祠之日葉公丘。葉縣人民歷來尊重歷史文化名人葉公沈諸梁緬懷葉公在葉縣歷史上的偉大業績,當發現和確定葉公沈諸梁墓冢之後縣政府於1986年把沈諸梁之墓定為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作出了建設葉公文化旅遊區的規劃。

葉公陵園位於葉縣葉邑鎮舊縣村西北1。5公里處澧河南岸崗地上,此崗古名慄樹崗。澧河發源於伏牛山脈,流至此形成了一個半環球形河道,河灣幾乎環抱了陵園的大半周,在陵園的東南方還有一條發源於伏牛山脈的河流——燒車河,在此與澧河交匯,合抱陵園。陵園地處雖不在山區,但抬頭遠望,南是大別山、伏牛山,西、北均是伏牛山脈,山水環抱,群嶺起伏,氣勢非凡。現該陵園總佔地面積為231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主要建築呈中軸線對稱佈局,東西寬107米,南北長180米,依次有大門、葉公問政殿、碑廊、祾恩殿、墓丘、興祖亭、望慈亭等。陵園內的殿宇雄偉,碑碣林立,蒼松翠柏,鳥語花香,是海內外葉姓後裔祭拜始祖葉公沈諸梁的場所。為尋根拜祖、訪古問史、觀光攬勝旅遊地。

葉公是我們葉縣的驕傲。

葉公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87萬葉縣人民為把葉縣建設成為實力鹽都、活力鹽都、魅力鹽都而努力奮鬥。

整理不易,支援小編,支援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