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山海情》:一部讓人看起來很真實的農村劇,但我們的心裡卻很痛苦

正午陽光的《山海情》開播,沒有某些大IP劇大吵大鬧的宣傳,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樣子,在看過的人心中狠狠一擊。

太感動!

是怎麼回事?

因為自己從小生長在農村,所以不太喜歡看這些年的農村題材劇,覺得一點也不真實。

農村,雖然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但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富裕。

農村人或許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樸實,但也沒有某些農村劇裡的人那麼小心眼與嘴碎。

《山海情》,向觀眾展示提上世紀九十年代真正的農村。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九十年代有點遠,於我來說,那正是我生長生活的時代,並不遙遠反而很親切。

上世紀90年代,從寧夏貧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區搬遷到玉泉營地區的移民們,從無到有地建設著他們的新家園,村幹部馬得福(黃軒 飾)操心著通電、灌溉用水等樁樁件件的問題,他足夠努力,卻不自信未來什麼時候來。

直到國家新的扶貧政策出臺,福建對寧夏的扶貧事業進行對口援助,並建立了合作樣板閩寧村,陳金山(郭京飛 飾)、凌一農(黃覺 飾)等一批優秀的福建幹部、技術人員為閩寧鎮灑下奮鬥的汗水,幫助得福找到了未來的方向,白麥苗(黃堯 飾)、馬得寶(白宇帆 飾)、李水花(熱依扎 飾)等村裡的年輕人也透過勞務輸入、發展庭院經濟等收穫了自信。

在發展的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尋根與斷根等問題不斷突顯,對於馬喊水(張嘉益 飾)、白校長(祖峰 飾)、李大有(尤勇智 飾)這些上一輩的人們而言,挑戰和轉變也在不斷髮生著。從西海固走出的人們沒有忘記他們的初心,他們沒有斷根,而是把根紮在了這片更肥沃的地方,互相扶持著走上了康莊大道。

《山海情》講述的是寧夏移民們的奮鬥史,也是一個時代,國家對貧困地區,以及沿海發達地區對口扶貧的一個過程。

一群有夢想的年輕人,一群眾為了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奮鬥的農民,一批優秀的扶貧幹部。

誰都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但他們相信未來會更好,所以樣手創造了更好的未來。

故事裡有很多典型的人物。

比如,從農校畢業的馬得福,十九歲,正值最好的年華。父親希望他能進縣裡的機關,這是那個年代每個跳出農門家庭的夢想。

他很執著。

雖然沒有多大的能力,但他會盡全力幹好自己的工作,不推脫,不找藉口,勇往直前。他的身上有年輕人的那股衝勁和拼勁。他不知道未來是什麼,但深信未來會更好。所以,一直在努力。

記得我的一位堂兄,在九十年代初中專畢業,那時候家人最希望的也是他能留在市裡的單位工作,畢竟跳出了農門,沒有一個農村家庭是希望孩子回去的。

馬喊水,馬得福的父親,村裡的代理支書,這應該是村裡最大的官。

如果是放在現在,一個村支書手中還是有些權力的,但在那個時代,在那個窮得叮噹響的山村,村支書其實也無能為力。

他既有小農思想,也能在關鍵時候帶頭。不是一味地展示他的無私,他的節操,他就是個真實的人,一個真實的農村人,一個不完美的人。但也因為不完美,所以這個人物才成了完美的。

閆妮的楊縣長,最初出場的時候,我真的有點忍不住想笑。沒辦法,看過她的情景喜劇,印象太過深刻,很難一時間轉過彎來。

包括郭京飛的那一口福建普通話,我也差點笑噴。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方言,才會覺得這個故事很真實。

寧夏當年的移民無以得見,但十幾年前重慶的三峽移民我的親眼所見的。家在淹沒區,周圍也有親友、鄰居移民去了外地。

二十一世紀初的重慶剛剛直轄不久,整個經濟的發展遠遠不敵現在,沒有那麼多工作機會,很多人仍舊要去沿海打工。年輕人渴望移民去沿海,是因為他們覺得那邊工作好找,能掙錢。老年人不願意移動,是捨不得家。

雖然老家很破舊,甚至交通還不方便,沒有沿海的條件好,可是故土難離。很多老人是帶著眼淚走的,奔向他們不知道的未來。

年輕人希望未來更好,也相信未來更好,所以奔赴了沿海。

多年以後,我曾去過沿海的親戚家,當年建房的心酸,生活的不易,在後來他們的言談間都成了故事。

所以,看到劇裡西海固的人不願意移民過去,最大的原因是沒有錢建房。當初我的一位兄長移動去浙江時,也沒有錢建房,畢竟那個時候的經濟條件本來就不好。去沿海,就是想尋一個更好的出路。

看這部劇,真的想到了很多。

比如通電。

九十年代初,重慶的山村雖然不缺電,但是,真的經常停電。經常在油燈下寫作業,就算有電,到晚上用電高峰期的時候,那電燈真的不如煤油燈亮。

想起那時候一些鄉村學校,低矮的教舍,還沒有劇裡新修的學校漂亮,遇到下雨天,屋頂漏雨,總是外面下大雨,裡邊下小雨,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要走很遠的路去學校,並且風雨無阻。

還有故事裡的結婚,父親為了一頭驢,一個水窖就把女兒給嫁了。說起來很現實,但真的是被生活所逼迫。

記得當時我們那裡臨近鎮上,還算條件好一點的。有些更偏遠地方的女孩常會以嫁到我們這裡為榮,不為愛情,也不為別的,只為上街不用走上半日。這聽起來有點可笑,但那時候的現實真的就是如此。

《山海情》帶給人太多回憶。可能現在的孩子看這劇,會下意識地問,那時候的農村真的是這樣嗎?二十多年前真有那麼苦嗎?

真的,比什麼都真。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即便是農村,國家的基礎建設也做得很好。偶爾我家兒子會問,媽媽,你總說上學的時候,還有同學家連飯都吃不飽,他們家真的沒有錢買米嗎?

這種問題,我確實有些難以回答。那個時候的國家,真的不富裕,人民也不富裕,但是,十來歲的他,又如何能相信那些話呢?

這部劇很好,告訴孩子們一個真實的中國,一個真實的中國農村,一個真實的歷史發展程序。沒有什麼是輕易得來的,都是更多的人在負重前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