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正念幸福課》,專注當下,接受幸福抵達的時刻

在各種各樣的管理生活中,我經常能夠聽見“正念”這個詞,好像只要學會了“正念”,我們的人生就會相對幸福。所以,每次我在看到這個詞語的時候,我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正念到底是什麼?

它是冥想嗎?不理解“正念”的我,對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冥想。因為不論是正念還是冥想,給我的感覺都是去思考、並讓自己在思考的同時,放鬆自己的身體、大腦還有靈魂。所以,我一度認為,冥想和正念是一樣的。

但是,當我翻開《正念幸福課》這本書的時候,我卻發現我好像混淆了兩個概念。冥想不是正念,這是兩個不同的名詞,所以他們所代表的意義也是不同的。那麼,正念到底是什麼呢?

正念一詞,來源巴利語sati,是大約2500年前佛陀論述所使用的語言之一。《正念幸福課》這本書,對於正念的解釋是這樣的——它通常被翻譯為“充分專注”、“敏銳觀察”或者“充分認知”,但該術語的另一種翻譯為“記憶”或者“回想”。

正念並不是冥想,實際上有時候不需要進行正式的冥想也可以達到高水平的正念境界。簡單來說,並非所有型別的冥想都能通往正念,注意力練習才是達到這種境界的主要方法。

由此可見,正念在注意力上面要求更高一些,而冥想可能只是去思考放鬆自己所有的一切就可以了。

所以,《正念幸福課》這本書,給予了正念兩種含義:一種精神狀態,這是人類頭腦的一種狀態和特徵,所有的宗教和文化對此都有秒速;能夠達到正念的心理技巧,準確地說正念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療法,可用於治療疾病、預防心理困擾以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為一種精神狀態,《正念幸福課》這本書覺得正念就是專注的能力、正念還是活在當下,正念更是對一切的接納;總之,正念是有意的。因此,正念是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的,一個就是自我調節,還有一個是以開放的態度對待經歷本身。

我們應該專注並且完全地聚焦於自己當前的經歷;我們應該活在當下,釋懷曾經的過去;我們需要避免對當下的經歷做判斷、論斷,而是應該從根本去接受一切。我們更應該友誼地去練習,因為進入正念狀態是一種自願的行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過程會變得自然。

我們需要了解正念,才能夠有效的進行正念訓練。我們要知道,正念並不是只適合東方人或者佛教徒的運動,它是人類思想的先天品質,任何人都可以練習。正念不需要採取任何傳統姿勢,並且每週進行一次每天練習20分鐘就會有效果。

我們要記住的是,正念不是讓頭腦放空,而是感知的思考和感覺的過程。與冥想不同,冥想是遠離生活,而正念則是把自己帶入生活,讓我們自己更加了解事物和心理的過程。

《正念幸福課》這本書,最觸動我的地方,是對非正式冥想的基礎建議,也就是正念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驚醒的部分。

我們可以把一天分為幾個部分,然後在每個時段單獨的練習。我們也可以在任何時刻去練習:站著、坐著、走路、出行……我們還可以全天候的去感受自己的呼吸,以此為錨點的感受正念。

總得來說,正念練習不需要像冥想一樣放空自己,而是感受自己的身體,接受自己的呼吸,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在某些時刻,我忽然覺得正念有點像心流時刻,也許正是因為這一份專注的存在,所以我們才會開始感受自己人生的幸福吧。

還在糾結正念還是冥想?從現在開始練習,專注自己的一切,幸福必將緊隨其後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