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愛情霸權壓迫」:你有沒有被“人生必須要有愛情”的觀念困擾過

以下這些觀點,你認同幾個?

能夠讓位於友情的愛情,那一定不是真愛;

只有帶有浪漫意味的關係才能稱為“親密關係”;

如果不願意為了愛情放棄事業,是因為還不夠愛;

愛情註定是將兩人鎖定在一起的最親密的一種感情,與其他感情不能相提並論;

一段愛情如果不能走向婚姻,便是失敗的;

最美好的愛情就是和對的人一起相伴終生,至死不渝;

……

這些在生活中十分普遍的想法,都屬於社會對於愛情的理解正規化。這些正規化規定了愛情應該有的模樣,並且往往認定它們是適合所有人的。

如果以上的觀點有一條或幾條引起了你的反對甚至反感,那你大概體會過這些正規化對個人生活可能帶來的壓力。

這些壓力可能來自朋友、父母、親戚、或者生活的環境,讓沒有愛情的人感到自己“inferior”(比不上/低人一等)。

當然,如果你認同以上全部的觀點,也可能會產生疑問:難道這些觀點有什麼問題嗎?愛情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不著急,今天這篇文章並不是在駁斥任何一個人關於愛情的看法。不過,我們今天確實想討論,除了社會普遍認同的上述愛情觀點,關於愛情的一些其他聲音,一直因為這套理解正規化而被忽略。

對愛情的過度神話,其實無意識中壓迫了我們每一個人。

來看今天的觀點:

愛情的神聖化,

賦予了愛情一種“霸權”

愛情,尤其是異性戀之間的愛情,在美國萊斯大學哲學教授Elizabeth Brake (2011) 的眼裡,是具有某種“霸權”的。

她認為,社會有一套

“愛情至上範本”(Amatonormativity)。

愛情是浪漫的、排他的、長久的,並且高於其他所有感情的關係。這套範本同時相信,人們擁有這樣的愛情會生活得更幸福,並且大家都在追求這樣的愛情。

愛情範本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它可能體現在人們關於愛情的觀念中,比如,我們往往預設和戀人走向婚姻並相伴終生,但很少想象和摯友或兄弟姐妹相伴終生;沒有戀人的陪伴會被認為是孤獨的,甚至可悲的;我們也更能接受為了愛情犧牲友情,而非為了友情犧牲愛情。

除此之外,這套範本也引導了我們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時談到相關話題的態度——

1. 預設人人都會對談戀愛感興趣

2. 預設戀人關係比友誼關係更親密

3. 預設不結婚的戀愛有問題

這些對話背後都體現了愛情範本關於愛情的假設:

愛情的重要性和親密程度高於其他任何關係,且愛情與婚姻是我們人生軌跡裡的“規範”,人人都必須服從。

日常用語也早已暗含了這些預設——

用“伴侶”特指戀人,即便有時候給我們帶來長久陪伴的可能是朋友、兄弟姐妹、甚至寵物;

“親密關係”特指愛情/婚姻,其他重要的人際關係再親密,也很少被稱作“親密關係;

一個人和朋友再親密,如果沒有戀人,也是“單身”;

……

看到這些,可能有人覺得這未免也太小題大做,不過是習慣用語而已,不過是大家都習慣了一種主流的關於愛情的理解而已,又沒人拿刀逼著別人非得這麼理解愛情,有什麼關係呢?為何稱之為“霸權”呢?

會的愛情至上範本,霸道在哪裡?

Brake認為,

當社會的愛情範本將愛情置於所有關係之上時,人們會因此失去了對於其他關係/生活模式的想象。

選擇和最好的朋友結伴度過一生,而不去選擇婚姻,一定不能幸福嗎?

“大齡剩女”哪怕是主動選擇的單身,也要承受他人或批判或同情的目光嗎?

我們也很難想象選擇一輩子停留在原生家庭裡,和手足兄弟姐妹相伴一生。

當我們讓其他關係為愛情讓位時,我們便也限制了其他關係的潛力——

我們難以知道相伴終生的友情是什麼樣的,難以想象一個人生活怎麼會比擁有愛情更好,因為這些敘事在我們的文化中是缺失的(Larosn, 2017)。

犧牲其他關係的潛力的同時,愛情範本也並不見得會讓愛情變得更好。

對愛情的神聖化,有時會反噬我們對愛情的認知。

在愛情中,我們強調尋找最終發生婚姻的“另一半”。這裡隱含的假設是,

在沒有找到伴侶之前,我們遇到的都是錯的人。這令很多人在無法明確通往婚姻的關係中,感到焦慮不安、認為自己在付出機會成本。

此外對愛情的神話,也抬高了我們對於愛情的期望,認為理想中的伴侶應該是一個總是能滿足我們需求的人(Brown, 2017)。

實愛情就如同生活一樣,是斷裂的、不延續的,哪怕是好的愛情裡也包含著大量彼此厭惡、痛恨的瞬間

——

這個

社會的愛情神話沒有幫我們做好面對這些時刻的準備。

現實卻是,我們很難真的找到滿足這種期望的人。朋友、親人可能都比戀人更加了解我們的某一部分。過高的期望在愛情中太容易失落,也太容易激起我們對戀人的沮喪和不滿。

難的不是愛情,而是符合範本的愛情。

“愛

情至上範本”的背後,

其實是另一種更為普遍的霸權

前文提到,“愛情至上範本”往往關注的是異性間的愛情。在這套範本中,不僅友情親情等其他關係是缺位的,性少數群體的關係模式也是缺位的。Brake指出,

“愛情至上範本”其實是社會異性戀本位(heteronormativity)的一種延伸。

異性戀本位將異性戀間的浪漫關係視為愛情的規範,並習慣賦予男性與女性固定明確且對立的角色。

異性戀本位也對男性和女性的愛情有不同的模板——比如,我們勸男性進入婚姻時往往說“你需要有人照顧自己”,而對女性則更傾向於說“你需要有人可以依賴”。

巴特勒在《性別麻煩》中指出,社會把二元性別建構為

“前話語”

,建構為一種不需要論證的天然事實,本質是為了保證社會的異性戀本位,從而延續社會人口的再生產。因此,看似天經地義的男女異性戀故事,其實只是社會為了保證其運轉的一種制度。

受異性戀本位的影響,我們從小就被教導如何與異性保持距離,相處,交往,預設浪漫情愫和性吸引只會在異性之間發生,而同性之間只會產生友情。

這種教育的過程也在無形之中鞏固了愛情至上的範本,並影響著非異性戀群體對於自身關係的理解。比如,同性間的愛情往往伴隨著男女性別角色的分配,0(bottom)通常代指關係中的女性形象,1(top)則象徵著關係中的男性形象。

似乎不把關係中的雙方或多方代入到男女的性別角色裡,就無法有愛情的成立,人們也將不知道如何在關係中行動和生活。

(我們在愛情中都拿著怎樣的性別指令碼?點選閱讀:姐妹都說ta不愛我,勸我分手。我該聽從嗎?)

們該怎麼從這種親密正規化的框架中跳出來

我們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想批判親密正規化霸權是錯誤的,我們更多的是想讓大家瞭解到:

作為社會中的個體,我們的意識和認知有時也並不是先驗、自然地存在於大腦中,而更多是

一種社會文化和話語的建構

親密正規化霸權正是這樣一種社會建構。除了宏大的界定愛情地位的話語之外,還有許多細節化的行為準則與之配套——我們都會在身邊和網路上看到人們對他人愛情中行為的評價,“xxx的行為就說明ta不愛你”,這些更加細節的規範,進一步讓人們失去自己去感受和發展愛情的自由,被社會話語束縛。

當愛情的霸權地位被話語塑造之後,社會進一步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婚姻,婚姻和財產分配、子女上學、醫療服務等制度緊密結合在一起,變成社會認可的一種合法關係。

有了這樣一套標準之後,生活在其中的人會不假思索地按照這個“慣性思維”生活,忽略了其他的聲音和可能性。而無法符合這種標準的人,則生活在來自自我和他人的懷疑和批判中;或者感到自己相比於符合標準的其他人,欠缺了某種幸福的可能。

如果你發現自己並不認同愛情至上的價值觀,或者覺得“為什麼我們對關係的理解一定要服從社會的既定標準”,那麼恭喜你,你可以開始試著跳脫出這個框架。

當我們覺察到社會文化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對親密關係的共同假設之後,我們就已經走在了對抗這種假設的路上。而這種對抗的目的,最終是讓生活在社會里的每個人都更加自由——當幸福的可能性變得更加豐富,人們實現幸福的機率也會相應提升。

心理學家Tartakovsky(2018)說,比起“哪個選擇更好”這個問題,“我是怎麼想的”這個問題更為重要。覺察自己對生活的真實需求,依託於自己所面臨的現實狀況,主動賦予更多元的關係以可能性。誰說和自己最好的朋友相伴度過一生,不是一種幸福呢?

希望大家勇敢探索那些真正值得你享受的東西。

References:

Brake, E。 (2011)。 Minimizing marriage: Marriage, morality, and the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S。 (2017)。 Romance is not universal, nor is it necessary。 Wear Your Voice。

Calhoun, C。 (2002)。 Feminism, the family,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closet: Lesbian and gay displace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Demand。

Dreyer, Y。 (2007)。 Hegemony and the internalisation of homophobia caused by heteronormativity。 HTS Teologiese Studies/Theological Studies, 63(1), 1-18。

Larson, V。 (2017)。 Marriage Marriage should not come with any social benefits or privileges。 A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