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這項手藝現在很多人都不會了,但是這項手藝,讓很多人都不會了

手藝活兒對現在的人來說概念不是很強,但是對於很多的農村人手藝活兒是祖上留下來的手藝,是吃飯生活得手藝不能丟了,而我們今天說的這項手藝現在很多人都不會了,就是柳編,在南趙扶鎮小流漂村就有著柳編這門手藝,編織歷史有600多年,是遠近聞名的柳編專業村,村裡有一位68歲的大爺叫路太春,他和柳編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從小就學習柳編手藝,而如今年齡已高,想把這門手藝傳下去。

現在的我們對於學習手藝的觀點不是很強烈,包括所有人,一說到中國傳統的老手藝,人們只是稱美讚揚並不是說想去學習這項手藝,因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如今的社會步伐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以手藝養活一家的時代,不過確實也是,當初很多的農村人為了生計吃苦耐勞的學習一門手藝。

學好一門手藝可以養活一家人,而現在很多的手藝幾乎是面臨失傳的可能。而對與柳編來說,現在生活很難用到的東西,城裡人幾乎是不用的。但是村裡的路太春他堅持自己的手藝已經50多年,路太春說他從很小的時候就看著父親每天做柳編,慢慢的也就有了興趣,當時的柳編手藝很是吃香。

所以自己在15歲就開始學習柳編,直到現在,可以說是編著柳編長大的。路太春所居住的村子在20世紀上半期達到了鼎盛時期,當時村裡家家戶戶都做柳編,種類繁多編筐、編簍、簸箕、笸籮等十多種樣式,整個村子是遠近聞名的柳編專業村,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製品被不鏽鋼產品或者塑膠產品所取代,從而這項手藝也逐漸被冷落,城裡人幾乎是不用了,能用的人群還是生活在農村的人們,用來存放糧食。

路太春說自己現在編一個籮筐的話簡單的小點的3個小時就完成了,如果大點兒的話需要一天的時間,基本上一天都會在地窖下面待著,也許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在地窖下編,其實這也是柳編的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柳編在剛開始編織的時候都會在水中將其泡軟,這樣在編織的時候才不會折斷。

在地窖的原因就是因為地窖不通風空氣潮溼,這樣在在編織的柳條就不會因為風乾而折斷,所以說必須在地窖下面編織而且還得在柳條溼潤的情況下作業,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像很多詳細的步驟我們都不太懂了,串底、打底、上腔、收口等等一個編織過程需要10幾個步驟。

後續還得上色,在整個過程中步驟複雜時間漫長。在路太春的家裡大大小小的做好的柳編有很多,路太春說大點的能買一百左右,小的也就幾十塊錢,除去成本和時間掙不了多少錢,都是辛苦錢,但是現在年紀大了出去打工沒有人要了,也就這點手藝生活一下。

像以前柳編吃香的時候有一句話這樣說“編筐編簍養活三口”但是現在就不行了,靠這個柳編很難養活起一家人,現在的年輕人出去打工又能見世面又能賺錢,在這村裡邊什麼都見不到,在加上現在這些東西需求量不斷地減少,所以這項手藝也就是村裡的幾個老人們在堅持,想要找到一個傳藝的人很難找了。

看著路太春的柳編手藝,我們是不是覺得很為這種靠手藝吃飯的人群感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