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他12歲寫了首詩無人不敬佩,長大後更是成為著名的思想家和詩人

提起明朝的江山,人們多數會想到那時的繁華盛景,不過最讓人驚歎的還是那時湧現出了眾多才子佳人。明朝才子輩出,如著名才子唐伯虎,提筆便能繪出一片山河,其畫令人浮想聯翩,而且其詩作也是一絕,讓人拍手叫好。

又如明朝時的徐渭,有著東方梵高之稱,足以見得其才能。像這樣世人皆知的才子還有許多,就不一一道來了。

小編想表達的是,明朝之所以會湧現出那麼多才子,是有原因的。因這一時期的思想政治層面發生了巨大變動,政治背景變得寬鬆了許多,才使得這些才子能夠無所顧忌的一展才華,而不用時刻提防觸動了朝廷的利益。

圖片:才子佳人劇照

眾所周知,宋代以朱熹為尊的理學根據開始動搖,隨後被王陽明的心學給取代了。心學,崇尚心理。也正是心學佔了上風,所以明朝才能湧現眾多才子。

王陽明創出的心學,主要肯定人的自身,將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慾”這一套給摒棄了。所以說,不管是唐伯虎還是徐渭,或是張居正首輔,都是心學的受益者。

由此來看,王陽明才是真正的大才子!因為他開創了心學,為無數才子鋪墊了一條寬鬆的思想道路!其實王陽明早在12歲之際,就突顯出了自己的才華。

當時,他舉頭望月,突發感想,揮灑筆墨寫下了一首奇詩,讓人讀罷無不生出敬佩之意。各位,你們知道這首詩作嗎?

圖片:寫詩劇照

這首詩名為《蔽月山房》,此詩沒有特別的表現手法,也沒有生僻之類的字來賣弄才華,給人樸實無華的感覺,但卻讓樸素的文字充滿了靈動之意。

可能有些人不認可,說他只是在思想層面上做出了重大貢獻,此外就沒什麼可稱道的了。其實不然,只是因他在思想上所做出的貢獻太過盛大,這才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優點,讓人以為他只是一個思想開創者!

他的這首《蔽月山房》便是最好的印證,堪稱古今佳作,也表露出了他與眾不同的思想以及過人的智慧才華。

這首詩作有著獨特之處,妙在用不尋常的一面來揭示事物的規律。王陽明是真材實料的學者和詩人,僅用質樸之語,便道出了超凡脫俗的思想見地!這樣的詩作是一般的詩人難以超越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做不到!

圖片:《蔽月山房》

真正有才華的人,不會用精妙絕倫的語言去修飾篇幅,那隻會顯得你的渺小,只知表面功夫,語言的堆砌,卻忘了最為根本的內容。

當時王陽明才12歲,現在來看這般大小的兒童還只知道玩遊戲,當時的他卻能深入淺出,將深奧的道理轉換為淺顯的詩文,給解讀出來,讓大眾都能看得明白。

要知道,詩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而是要以廣大民眾為本。民眾們都能讀懂,這才是真正的佳作。王陽明少年之際便能有如此作為,實在是讓人驚奇,甚至是感到不可思議!

圖片來源於網路:月亮

其詩作中有提及,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月亮是那麼的渺小呢?難道是月亮本身就很小,如銀盤一般大?若是真是如此,那又怎麼能夠照亮整個宇宙呢?

這個問題在現代人看來,根本算不上是一個問題,不用作過多的解釋,大家都已心知肚明瞭。但是在明朝之時,這就是一個非常深奧的問題了,深深的困擾著人們,既想探究一番,卻又不知道從何入手。

王陽明卻能很好的指出問題所在,直指矛頭:“山近月遠覺月小”。這是個很淺顯的道理,卻是沒人能夠用淺顯之語概括出來。

要知道,在西方畫家之中有一透視技法,便是以近大遠小的想法為核心,這是西方繪畫家的重大理念。而年幼的王陽明,卻能一言而蔽之,將問題解釋都非常透徹,卻又是那麼平易近人。

很多人都無法做到,年幼的王陽明卻能輕鬆做出,可以看出,王陽明的學識積累是有多麼深厚,而且悟性又是多麼的高深。

圖片來源於網路:月亮

凡是離得我們越近的東西,在我們眼中浮現的影像便會越大。同樣是這個理,離我們越遠之物,在我們眼裡看來便會越渺小。

所以我們在眺望遠山之時,總會感覺並不高大,也不過如此。可是當走到山腳之時,在抬頭望去,便會有一種震驚之感。

山還是那個山,為什麼現在觀之如此雄偉磅礴呢?這也就是近大遠小的道理了。不過,王陽明舉的例子卻是用山和月來作對比。

因為山離我們很近,所以看起來很大。而天上之月離得我們太遠,只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所以一些人的思想就是月亮太小了,和家中的銀盤相差無幾。

假如人們的眼睛是無邊開闊的話,能看清世上所有事物的身影,那又另當別論了,自然會發現月亮越遠,大於近山,這是不爭的事實。

圖片來源於網路:月亮

王陽明的這首望月而思之詩,看起來是在描寫月亮的恢弘,其實不僅是停留在這個層面上,還含有更為深刻的道理。

此詩的尾句之中,表露出了王陽明的希冀,希望人們能夠“眼大如天”,經過自己的實踐去觀察事物的本質,最後再得出山小月大的結論。

從這裡能夠看出王陽明不是提倡“唯心”的,而是要講究“知行合一”,透過具體的實踐得出最終的結論。不要盲聽盲信那些“天理”,都不是自己經歷過的,不一定都是真的,只有自己嘗試過了才知道真假。

此外,王陽明也不主張“主觀”之意,不然就會陷入盲目自大之中,脫離不出來,從而不能達到主客體一致,這也是不可行的。

圖片:年幼王陽明讀書劇照

所以說,王陽明用“人眼大如天”來結尾,還充滿了一種寄託,希望人們的眼光不要太過侷限,要開闊自己的眼界和心胸。

如此看來,王陽明乃是真正的大才子,其思想已經到達了非常高的一個層度,而且具有著一定的前瞻性。可想而知,這樣的人日後必定會有大作為,所以成年之後王陽明也創出了一套更為先進的“心學”,他也因此被尊為了聖人。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