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楚漢相爭,齊王韓信可以三分天下,為何卻不接受“蒯通之計”

前言

韓信送出武涉,剛進門,發現謀土蒯通已坐在屋裡。韓信就把剛才的事向他說了一遍,問他如何是好,蒯通默不作聲。

蒯通獻策

韓信問:“先生近日怎麼不常在官裡,有什麼事嗎?”蒯通答道:“我到泰山頂上的天宮裡向一個神仙學習相面去了。那神仙相得很靈,師父要留我,我說來給齊王相面以後再作定奪。”韓信見通幾日未見真有點道骨仙氣,忙問:“先生相面有何要訣?”

蒯通回答說:“一個人的貴或賤在於看骨骼的形象;憂或喜,在於看臉上的氣色;成與敗,在於看他的性情和對事情有無決斷力。用這三個條件來綜合看相,保險萬無一失。”韓信說:“那太好了,請先生給我看相。”蒯通把其餘的人都叫了出去,仔細打量一下韓信,然後說“從大王的正面相來看,你將來最高不過封侯。而且會身困危境,禍從福起。”

韓信唰地繃起臉色問道:“何以見得?”蒯通笑笑說“天機不可洩漏。不過齊王不要著急,剛才說的只是正面相,剛才我看見你轉身,看你背相,那可就貴不可言,洪福齊天啊!”“什麼,我一背,就貴不可言,洪福齊天。”韓信心想:“這話裡有話,難道他也想要我背叛漢王不成?”忙說:“請先生詳細說來。”

蒯通說:“秦時嚴刑峻法,專制兇暴,臣民百姓,移步觸禁動輒得咎,恐怖惶懼,惶惶不可終日。”天下英雄豪傑在那種情況下,發動反秦,只要有人自立為王,登高一呼,天下有志之士,就全都聚合到一處來。多得像雲興霧湧,鱗次櫛比,快得像火光飛濺,疾風狂卷。在那個時候,人們沒有什麼別的所圖,只是齊心合力如何消滅暴秦!

現在的情況可就截然不一樣了,楚漢雙方的爭奪並不是誰對誰錯的事情,更不是為了救民於水火而是在於爭奪天下,爭統一中國的王位。項羽本是無心一國天下,劉邦卻雄心不止。然而,劉邦與他不共戴天,豈能容他。雙方你打我,我打你,使天下無辜的老百姓,死傷遍野,父斃子亡,屍骨拋棄在荒野的不計其數。

西楚霸王從彭城出兵徵東伐西,無往不勝,把漢王劉邦圍困在滎陽,使得他幾次狼狽逃竄,天下諸侯無不為之震驚,然而,現在他的軍隊在京與索二地之間,無法動彈,受阻於西部崇山峻嶺,峭拔險崖,道路崎嶇,無法前進已經三年。漢王劉邦率領幾十萬部隊,佔據鞏城、洛陽,仗著山區和河谷複雜的地形來抵抗楚兵,一天進攻好幾次,可連一尺長的土地都不能奪得,而且常常打敗仗,潰不成軍。

滎陽的敗,成皋的傷亡,通得劉邦逃到宛城和葉城之間,現在楚漢雙方兵扎廣武山,對陣廣武正是智的一方無所用其智,勇的一方無所乘其勇的雙重窘境!老百姓因為長期陷於戰爭,早已精疲力竭,怨聲載道,他們日夜望早日停戰,已經到了無所歸宿的地步。目前,西楚和漢的命運已完全掌握在齊王你的手裡,你如果幫助漢,漢則勝;如果幫助楚,楚則勝。

如果齊王能讓臣傾獻肝膽,以誠相告,並接受臣的忠心,大王不如對雙方都保持正常關係,不幫助任何一方去消滅一方,這樣齊楚漢三國就可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在這種情況下,楚漢兩方誰都不敢先對齊怎樣,大王你再以強大的齊國,牽制著你自己收復的燕趙,然後再出兵收復楚漢雙方力量薄弱地方,制著他們的後方,繼而再順應百姓的願望,出兵向西,阻止楚漢相爭。

到了那時候,天下老百姓唱頌你的功德就會像風像回聲一樣四面蕩響,誰還能敢不聽你的意見呢?你縮小大國的地盤,削弱強國的勢力,用來分封已經失去土地的各國諸侯,天下諸侯有誰不望齊王謝恩呢?天下王君有誰不來朝拜齊國。利慾薰心啊!給了他們的利益,滿足了他們的慾望,他們會感恩報德望風而動的。

古人說得好:天賜給你的,你違背天意而不要,反而會受到禍;時機來了,你違背神意而不實行,反而會受到災難。希望大王三思而行!”韓信說道:“漢王待我恩重如山,他重用我不算,還讓自己的車給我坐,拿自己的衣服給我穿,省自己的飯給我吃,有道是:乘過人家的車子,就要為人分擔患難;穿人家衣服,就要為人分擔憂慮;吃人家的飯,就要為人出力賣命。我怎麼可以忘恩負義,見利絕情呢?”

蒯通說:“大王自以為和劉邦友善,想為劉邦建立萬世的功業,可謂忠心可嘉,知恩報德。不過,下臣認為大王錯了!想當初常山王張耳和成安君陳餘,二人的關係像生死兄弟一樣。可後來因為張隱、陳澤事件,兩個人就變成了仇敵一樣,常山王背叛項羽,捧著項羽使者項嬰的頭逃走,投降到漢王麾下,漢王借給了他的部隊,向東進軍,在浜水之南殺掉了成安君。

這兩個人的交往可謂是生死與共,情真意厚,到最後還是弄成你想殺我,我想殺你,何以致此,實在是因為貪心不足,慾海無涯,人心變幻莫測的緣故。現在,你要用忠信之道來和漢王相交往,勢必不可能比陳餘、張耳二人的生死之交,患難與共的相交更牢固,然而你們之間的厲害衝突卻遠比張、陳澤的事件大得多,那可是社稷之爭,是擔心自己江山能否做牢的君王之慮啊!這難道不會互相爭殺嗎?

以前大夫文種和范蠡把已經覆滅的越國重震雄風,使勾踐重新稱霸於諸侯,結果等到功成名就,一個被殺死,一個逃身湖上。有道是:野兔被獵狗捕捉完了,獵狗就要被宰殺;飛鳥被射殺盡了,再好的弓箭也只能藏起來;敵對的國家被消滅了,立過大功的文臣武將也就留著沒有用場。大王和劉邦的關係,以相處感情而言,不如張耳和陳餘的深厚;以君臣道德而言,沒有文種、范蠡和勾踐的忠信。

難道大王還不明白君王的惡毒之心!古人有言:勇猛、謀略使得主子震動,那可就有生命的危險;功勞、業績超過天下所有的人,爵祿達到極點而無法賞賜,那可就要大禍臨頭。大王你從南鄭統兵東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一舉攻得三秦,繼而又渡過西河,擄了魏王,擒了夏說,兵至井陘,打敗了趙國,又降服了燕國,平定了齊國,推毀楚國二十萬大軍。

當今時節,天下還有誰的功勞能超過大王,你可是個負有震動主子漢王的威勢,擁有無法賞賜的大功之人。你去歸附西楚,楚人不會信賴你;你去幫助漢,漢王表面上歡迎,內心裡卻時刻擔心害怕你。你處於這種情形之間,如若不背漢,和楚漢雙方共親共往,我真為大王感到處境危險啊!”韓信聽完,心裡忐忑不安,拿不定主意,說:“先生不要再說了,請讓我想想。”

韓信拒絕蒯通的建議

過了幾天,蒯通又勸韓通道:“一個善於聽取意見的人,才能預見到將來的徵兆;遇事能反覆考慮,才能掌握成敗的關鍵。不聽取別人意見,或做了錯誤的決定而能夠長久安全,不發生問題的,實在少見!一個人如果能廣納並取,十次中沒有一次失敗,就會成為智者,一些閒言碎語就無法迷惑他心中的高謀遠略。

一個人遇到關鍵時刻的關鍵事情,如果能深思熟慮瞻前顧後以大局為重,就不會本末倒置,輕重相背,而成為一個胸有成竹之人,旁人的花言巧語就無法攪亂他心中的宏偉目標。如果一個人隨遇而安,甘心情願作人家的奴僕雜役,就會失掉掌握君權的機會!留戀滿足於有限的俸祿,就會失掉為卿作相的地位。

所以高瞻遠矚、當機立斷是聰明之舉,遇事遲疑不決,在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精心計較,就會遺棄國家大事。天下許多大事失敗的禍根就是決心不夠,遲遲不做!猛虎爪牙足以傷人,但因猶豫疑惑而常被人擒獲;不如小蜂蠆以尾端的毒刺蜇傷了人;千里馬亍不前,反不如劣馬能夠穩步前進。

雖然勇敢得像孟,如果猶疑不決,倒不如一個平庸的人能夠達到目的;雖然有舜、禹一般的大智慧,但如果閉著嘴一言不發,倒不如又聾又啞的人打打手勢的效果好。這些都是不能當機立斷、付諸實踐的惡果啊!自古是,事業難成容易失敗;時機難得容易錯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著失誤,全盤皆輸啊!”

蒯通忠心耿耿,一腔熱血如潮湧,一片痴情如火燒,然而韓信卻說:“漢王對我恩德像海水一樣深不可測,我對漢王的忠心,像日月一樣天地可鑑。我為漢王立下這麼大的功勳,難道他真能翻臉把齊國奪了去?”韓信拒絕蒯通的建議,蒯通當時如被當頭一棒,心灰意冷。“韓信不採納,萬一此事被漢王知道那還了得?”

想到這,蒯通頓生一計,站在韓信內官裡忽地呆板起鐵青的臉,仰天一陣愣笑,隨聲就口吐白沫跌倒在地,亂抓亂爬,弄得渾身上下全是泥水,沒有人樣。韓信疑惑不解,正要喊人,只見蒯通,歪歪斜斜地站起身,直勾勾地打量韓信一番。“你是誰?”說罷磕磕拌拌地走出宮門。“流氓來了,流一一氓一一來一一了。”“天要下雨了,天一一要一一下一一雨一一了。”“寒心啊!太一一太一一寒一一心一一了。”韓信聽蒯通的叫喊語無倫次,心裡納悶。

蒯通裝瘋扮傻,直向泰山去。武涉回到楚營把韓信拒絕歸順的經過告訴了項羽,項羽悶悶不語,氣憤地坐在案後,雙手握住放在案上的那把寶劍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恰好這時,有人進來報告:“大王,漢的使者侯公在門外求見。”大家聽後無不驚奇:“漢使求見,劉邦又在搞什麼鬼?”劉邦派張良前去齊地請齊王韓信。

心想:“這次韓信總該發兵來了吧,不久,我就可以消滅霸王了。”劉邦彷彿又看到了金碧輝煌的宮殿,情溢意漾的宮女,頓覺自己心潮澎“漢王今日的精神真可謂流光溢彩,心裡定有喜事!”蕭何進門見劉邦兩眼隊眯,唇角藏笑,美飄飄,笑臉躬賀。劉邦說:“我都要被困死了,哪裡有什麼喜事!只是因為張良此次去齊地傳我封韓信為齊王,我想我們的困境不會再久了!”

蕭何說:“這道也是。不過……”劉邦問:“不過怎樣?”蕭何回答道:“大王不知想過沒有?自己處危難之時,為臣民加官晉爵,顯然是要臣民為自己忠誠效力,是想以官祿爵位來吸引人以命相拼,並不能說明大王真的唯オ是任,廣納人オ。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豈不會貌合神離,背地裡說大王的壞話,削弱大王的威言,毀謗大王的聲譽。”

劉邦被這一說,臉上頓時又罩上一層雲影。蕭何說:“大王不要有什麼顧慮,臣有辦法叫大家心向大王,願為大王肝腦塗地。”“快說來聽聽。”蕭何道:“這很簡單。大王若再重用提擢兩個人,就可聲威大震。”“誰?”“英布、周昌。”“英布、周昌!周昌是誰?”蕭何回答說:“周昌,掌管京師警衛的中尉,周苛的兄弟。”

“重用英布,可感召那些放棄自己的國土而投奔漢王的諸侯將士,可誠召天下豪傑歸附漢王旌下。重用周昌,可激勵漢軍將士像周苛那樣對大王忠心耿耿,死不變節。天下諸侯看到英布的榮耀,爭相歸附你,漢軍上下將士看到周昌晉升而像周苛一樣為大王賣命,天下還有什麼軍隊可阻擋的呢?”

漢王劉邦的信

劉邦聽信蕭何意見,封英布為淮南王,都壽陽。封周昌為御史大夫。曾有戰功的將士也一一得到封賞。漢軍上下頓時沸沸揚揚,朝氣蓬勃,鑼鼓喧天。一晃又是幾個月。張良早回來了,可還是不見韓信蹤影,劉邦不由又提心吊膽起來。當日,他找來蕭何、張良、陳平,面含慍色說:“齊王至今還沒發來救兵,項羽又緊圍不退,如果照這樣對峙下去,太公、呂雉的命可就不長啦!”

劉邦說罷還假惺惺地抹著眼淚。張良見狀,心裡一陣害怕,封韓信為齊王,這是張良說的,也是張良去具體操辦的,如今韓信還沒發兵,他自覺負有很大責任。張良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欣然說道:“大王有一個人可把太公、呂夫人救來!”劉邦忙問:“誰?”張良說:“按我的計謀,侯公可承此大事!”侯公來到楚營拜過霸王,奉上漢王的信。

霸王接過一瞧,上面寫道:“項羽弟,我劉邦枉作你的兄長和你前後交戰幾十次,雙方都死傷了不少人馬,把天下的老百姓攪得叫苦連天,怨聲四起,真是沒臉看到沛縣的鄉親父老啊!想當初,我帶領百十號人馬從豐西山澤投奔武信君,僅想能在武信君的帶領下推翻暴秦為天下平民百姓求得一份安寧,絲毫不敢奢望能做上什麼王。

感激武信君在天之靈,若不是他給我一批人馬,我劉邦哪有今天。項羽弟不會忘記八角亭下我們結拜兄弟的情景吧!我們曾對天盟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想起來,我這做兄長的內心有愧啊!我憑藉你的武功先入秦關,後來到南鄭作漢王,這些都是羽弟的賞賜,本該盡職盡責治理好巴蜀漢中,可因一時糊塗偏信蕭何、張良、韓信之言東進佔領三秦。繼爾又錯上加錯,忘記了兄弟手足之情,攻佔彭城,引起了楚漢相爭的戰事。

城邑毀亡,將士殘殺,百姓缺吃少穿,飢寒交迫,實在是因為我們二人,如果照這樣爭下去,那我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作為兄長,我不能一錯再錯了;作為小弟,也應遵照大哥的意思。我真心真意地派候公前去講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的土地為漢地,鴻以東的土地為楚地,各守疆土,彼此不再侵犯。倘若羽弟同意,我們倆既可繼續保持過去結義時的友情,又可和平相處,各自為王,共享榮華富貴,更可使天下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霸王看著劉邦的鮮紅的玉璽印色,心想:“楚軍征戰久矣,疲憊不堪,且糧草不足。如果現在就打還可以,要是劉邦就是不出城,這樣等下去對楚軍百害無益啊!可憐天下百姓還要因為我和劉邦再煎熬幾年嗎?我項羽從起兵會稽到直踏函谷關進入成陽,為的是一個目的,殺掉秦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如今秦國滅了,秦王死了,西楚都又堂堂正正地在彭城雄壯威武,我還有什麼所求?”

結語

項羽思前謀後,在屋裡踱來踱去很長時間。突然,他停佇窗前遙望著遠處楚軍低掛的戰旗和風中欲倒的帳篷,木然發呆。他看到了一張張蒼白無血的臉,他聽到了一聲聲痛苦的呻吟……項羽同意了,他要回彭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