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孩子“清嗓子”怎麼變成“抽動症”啦?

小兒抽動症臨床上較為多見,男孩多於女孩,學齡期兒童較多。臨床表現為頭面、肢體等部位不自主抽動,比如眨眼睛、吸鼻子、搖頭、聳肩、嘴角抽動、頻繁清嗓子等等,動作快速重複單一,而且持續很久不能緩解。

孩子經常清嗓子,原因並不簡單

常見的有以下5種情況:

1、扁桃體疾病

由於咽部炎症的刺激,孩子的嗓子感覺不舒服,自然就會不自主地清嗓子。對這類孩子,家長可以自行觀察孩子的扁桃體有無紅腫、膿點等。

2、習慣性飲食過飽

有些孩子下午在幼兒園已經用過餐,或者下午放學吃了零食,晚上再飽餐一頓,很容易食積。食積的孩子胃火上炎、胃氣上逆到咽喉,也容易受到刺激而清嗓子。對這類孩子,家長注意控制一下當晚的飲食,孩子第二天清嗓子的症狀就會減輕或消失。

3、食物反流

食管下段的括約肌像個閥門,人進食的時候開啟,不進食的時候關閉,如果有些孩子括約肌鬆弛,胃裡的食物、胃液就會反流到食管,甚至到達咽喉,這時,孩子就會清嗓子。如果仔細詢問,這類孩子大多伴有咽部異物感、慢性咳嗽、泛酸以及燒心等。

4、鼻後滴漏綜合徵

有些孩子有鼻部疾病,比如鼻竇炎,鼻腔的分泌物會倒流至鼻後和咽喉部,這時,孩子也容易反覆清嗓子。

5、發聲性抽動症

由於一組或幾組肌肉刻板、重複、短暫地抽動,孩子就會表現出清嗓子的症狀。但是家長要注意,抽動症表現為綜合症候群,表現症狀不單是清嗓子一種,大多還伴有擠眼睛、吸鼻子、聳肩等。

抽動症是怎樣形成的呢?

目前的研究發現,抽動症的原因並不十分明確,但是與遺傳、神經生理、心理因素與環境因素有關,為多種因素在發育過程中相互作用所致的結果。

發聲性抽動症,在注意力集中、精神放鬆、情緒穩定時減輕,睡眠時消失,緊張、焦慮、生氣、驚嚇、興奮、疲勞、被人提醒或伴發感染時加重、患兒科短暫控制抽動發生。

發聲性抽動,多表現為清嗓子、說話停頓、口吃、結巴、乾咳、嗓中發出咕嚕等鳥鳴音等。由於發聲性抽動多表現為喉部症狀,在門診上常常被誤診為過敏性咳嗽、慢性咽炎。因此如果家長髮現孩子總是清嗓子久治不愈,就要考慮到是抽動症的原因,及時檢查治療是關鍵。

健腦止動湯vs抽動症三大階段!

第一階段:祛風化痰,潛陽息風。藥物入肝經,介類昆蟲等動物及礦物藥,息風止痙及鎮靜安神等。緩解眨眼,發聲,情緒不穩,抽動等病症。

第二階段:緩肝理脾,強土製木。健脾益氣,顧護脾胃之氣,土旺得木方疏通。諸藥合用、柔肝養肝。從而達到止搐、止驚、止攣,止瀉目的。

第三階段:滋水涵木,平衡陰陽。為形全者宜損其有餘,形缺者宜補其不足,人體的陰陽恢復相對的平衡狀態。提高免疫能力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