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斯巴達之夢的破碎,一段獨特而又強悍的歷史風格

一、古希臘的‘’日不落‘’

斯巴達是古代希臘的眾多城邦之一,回顧歷史,斯巴達盛極一時的那瞬間頗有當年英國的“日不落”之風。在古希臘的歷史中,斯巴達因為強大的軍事能力有過短暫卻無比深刻的一段輝煌,像是在高溫下反應的鋁和鐵,光芒炙熱且刺眼,形成了一段獨特的強悍歷史風格。

最開始的斯巴達城沒有像樣的城也沒有像樣的牆,只是一支遊蕩的阿卡亞部落入侵併佔領了拉哥尼亞,隨後形成的一個鬆散的政治中心而已,和現在的國家不同,斯巴達初期還沒有清晰的法律與管理,更多的像是佔領了一座山丘的羊,然後人們稱之為羊群一般,這就是起初的斯巴達,而居住在斯巴達城的阿卡亞人就叫做斯巴達人。他們稱原先的拉哥尼亞人為皮裡阿西人,意為居住在這周圍的人,在這個時候斯巴達就已經有反客為主的意味了。到了後來,被趕出自己家的拉哥尼亞人開始了反抗,引起了斯巴達人更強烈的鎮壓,斯巴達人鎮壓了反抗之後,直接將他們從客人貶為奴隸,成為希洛人。後因為人口的增加,斯巴達開始向外擴張領土,又佔領了美塞尼亞,將其原有居民變成奴隸,分配給斯巴達人為他們勞動。

二、斯巴達的武力統治

希洛人除了高壓力的勞作之外還要承受沉重的軍事勞役,不僅什麼累活苦活都要幹,在人格上活得也毫無尊嚴。在平時,希洛人要承擔一切農務勞作,而勞動成果很大一部分卻是上交給了主人,每天付出的都是最辛勤的體力活,卻過著半溫不飽的日子。如果爆發了戰爭就更慘了,許多希洛人被要求跟隨軍隊一起出徵,有的當了死侍,有的就是換個地方幹活。除了體力上的無限壓榨之外,斯巴達人對這些奴隸還有精神上的踐踏,甚至他們教育下一代希洛人是卑賤的種族,以此來顯示自己優越的地位,並且將這個當成生活樂趣。斯巴達人可能也認識到自己對希洛人過於殘暴多多少少也會有些心虛,因為害怕他們的背叛起義(畢竟希洛人的數量是佔絕對上風的),為此他們需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用以威懾。

斯巴達是個全民皆兵的城邦,每個嬰兒自出生起就會接受烈酒的洗禮,只有透過考驗的嬰兒才有資格活下來,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體格強壯的嬰兒長大後才會成為強大的戰士。孩子在七歲之前都會留在父母身邊撫養,父母不會對孩子百般呵護,而是教導他們如何沉穩、勇敢、甚至是勇於犧牲,留在父母身邊只是為了讓他們學會走路之後,就經歷從出生再到一個煉獄般生活的過度。到了七歲之後,真正的噩夢就開始了,所有的男孩都會被集中在一個軍事營,每天都是沒完沒了的跑步鍛鍊體能,以及各種格鬥教學訓練場上的廝殺技巧。

我都懷疑大多數人不是死在戰場上而是死於抑鬱吧,人的天性不應該都是嚮往自由的嗎,這種管理怎麼能忍受呢?在軍事營中他們還會經受耐性的訓練,例如拿鞭子鞭笞你,但是你不能出聲也不能求饒,就像以前電視劇裡落到反叛手上的英雄,看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起日本士兵的切腹自盡,感覺他們都像是被邪氣洗了腦,竟然能對自己這麼殘忍。至於女孩子,也不是在家學習做家庭主婦就好了的,她們也要每天鍛鍊身體,因為斯巴達人認為強壯的母親才能生下強壯的孩子。從歷史書上的文字來看,那是一段只有彪悍沒有人情的記錄。

三、古希臘時期的群雄爭霸

就這樣過去個百來年,斯巴達也漸漸落成了他們的獨特的體制,國家一旦更加穩定之後,野心和實力就會日益膨脹。斯巴達透過與其他城邦聯盟的方式在希臘的城邦集團裡取得了一席能說得上話的位子,之後就開始四處干預其他城邦的內部政治。歷史本身就是一個淘沙揀粒的過程,到了最後只剩下斯巴達與雅典之間的角逐了,一開始古希臘的老大是雅典,只是後來雅典想要把眾城邦的關係變成臣屬關係導致了眾城邦的不滿,雅典在權力上的擴張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慌,於是一場決定古希臘接下來該是走向武力還是文明的戰爭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作戰雙方實力都很強,雅典因為擁有先進的船艦而側重於海上進攻,斯巴達則側重於戰士的廝殺能力,雙方各有優勢,引來了無數的追隨者,所以這場戰爭的波及範圍特別廣泛,當時古希臘幾乎所有的城邦都先後牽扯進戰爭,雙方實力相當以至作戰一直僵持不下,期間大大小小長達十年的作戰,其規模堪稱是一場世界大戰的縮影。

戰爭最終是以斯巴達的勝利告終,從歷史的大體上看,這是一場野蠻戰勝文明的戰爭,從斯巴達培養士兵的方式就可以看出它的直接粗暴,斯巴達人對文化是不屑的,而縱觀雅典,卻是一個相較於文明程度很高的城邦,不論是當時的民主制度(有別於現代民主制)還是科技發展,雅典似乎是更加順乎時代潮流的走向,所以這場戰爭對於古希臘文明來說是個倒退的標誌。但是站在斯巴達的立場看,這是它開始到達巔峰的旗幟,打敗雅典之後,斯巴達幾乎是霸佔了整個希臘,當時的氣焰頗有些“日不落帝國”的韻味。

四、斯巴達政權的衰落

斯巴達作為歷史上特有的一枝奇葩(人類歷史上再沒有崇尚武力到這般程度的記載了),戰士身體素質極高,不畏生死,還具備高超的作戰技巧。在《斯巴達300勇士》的影片中,斯巴達可是以三百的兵力幹掉了整整兩萬敵軍的可怕戰績,雖然影視與現實並非完全吻合,但也說明了斯巴達的戰士的英勇善戰,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斯巴達在統治希臘很短的時間內便走向了衰落呢?

首先,我們得回到斯巴達對希洛人的強暴奴役上,在斯巴達沒有成立前,希洛人還不是希洛人,他們無需被迫勞動,無需受辱,憑啥最後就得平白受氣呢?這麼一想,不管怎麼樣都是一定會有人起來反抗的,儘管統治者的鎮壓很血腥,以至於無數波反抗都以流血結尾,可是所謂的一個人倒下就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日子久了,說對斯巴達沒有一絲影響這是不可能的。甚至在其中一場起義中,斯巴達不得不向波斯救援,最終是以還給希洛人自由身落下的帷幕。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還是因為斯巴達的人數太少了,他們採取全民皆兵,生活資料只能以壓迫奴役的方式獲取,他們一邊激起了怨憤,一邊又要採取措施提防背叛,無論怎麼想這都是筆虧損的買賣。

再者,伯羅奔尼撒戰爭實在是消耗了斯巴達太多元氣,雖然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就其保留下來的資源而言,雙方其實是兩敗俱傷的。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俗話又說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在斯巴達和雅典打得不可開交最終一損俱損的時候,而第三者馬其頓趁這個時候迅速發展了起來,等馬其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開始找曾經和現在的兩任老大挑事,還一度逼得這兩冤家不得不聯合抵抗,可以看得出來,斯巴達和雅典的衰落以及馬其頓的後來居上有著比較鮮明的對比了。

五、由衰落走向滅亡

由於斯巴特只崇尚武力,什麼治理不治理的它是一概不懂。斯巴特的政治體質具有很大的守舊落後部分,對於一個寡民的小城小邦可能還足以勉強支撐,但要帶領整個希臘,是完全不夠的。所以霸佔希臘後進行的武力征服使得大家怨聲載道,以至於底下的城邦們暗暗商量,引發了科林斯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波斯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一開始它站在反抗力量的這一邊,這一邊就連著勝了好幾仗,後來波斯因為種種考慮倒戈了,於是勝利也倒戈向了斯巴達,當然,這是一種實力而不是運氣的討論。

科林斯戰役導致了斯巴達和它的盟友國之間徹底的劃清了互幫互助的友好界限,雖說這場戰爭助長了斯巴達在希臘的統治,但是在削減其力量的意味裡到有些模稜兩可。但是經過這場戰爭,屈於其統治下的一些實力較強的城邦已經不再服從其管教,為斯巴達日後的滅亡也做好了鋪墊。

斯巴達的統治本就存在種種問題,不是單靠武力就可以解決的,而當問題噴薄欲出是,留克特拉戰役就因此而生。留克特拉戰役對於底比斯來說是場復仇之戰,在斯巴達還未成為霸主之前就沒少針對底比斯,還差點害得人家亡城,只是沒想到最後時來運轉,是底比斯結束了斯巴達的政權。

結語:

經過這場戰爭,斯巴達徹底走下了神壇,歷史上一代曾經名噪一時的斯巴達文明就此結束了。斯巴達曾經以突破人體的一個個限制,創造了一個以武力和神秘著稱的別樣羅曼史,在古希臘甚至是人類歷史上留下別具風味的一筆,只是以歷史的走向來看,從沒有哪一段野蠻的武力是可以長久統治的。也許斯巴達就是一個突然闖進的文明社會的原始野蠻人,可他再如何的橫衝直撞,也抵擋不住歷史的淘汰。

參考文獻:

《希波戰爭史》希羅多德

《歷史》希羅多德

《希臘化研究》陳恆

《希臘的生活觀》狄金森

《希臘史》J.B.伯裡

《希波戰爭史》希羅多德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希羅多德